第九章压强能力提升测试卷—2021年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能力提升测试卷—2021年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16: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84910010756900第九章 压强 能力提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B C D
A.滑雪板面积较大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2.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3.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5.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密度计 C.连通器 D.飞机机翼
6.(2019·德阳)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7.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 )
A.a B.b C.c D.d
8.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隔板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00A
B
A
B
A.ρA<ρB p甲<p乙 B.ρA>ρB p甲>p乙
C.ρA>ρB p甲<p乙 D.ρA<ρB p甲>p乙
10.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
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各组实验器材完好,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该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各管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B.如图乙所示,微小压强计探头进入水中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C.如图丙所示,放开手指后,玻璃管中液面将会降到和槽内液面相平
D.如图丁所示,向吸管B用力吹气后,吸管A内液面和烧杯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12.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 D. 船闸不是连通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2020海南)如图所示,小益用一块长方体金属块和一块海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现象说明,在_____一定时,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4.(2020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空气中存在_______;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管B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15.(2020乐山)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峨眉山脚的报国寺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 如图所示为70周年阅兵上展出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车,核导弹车的轮子表面做得比较粗糙,是为了________;核导弹车装有多个轮子,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________.
17.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p1________p2,F2________F2(选填“>”“<”或“=”).
18.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水的茶壶,壶嘴与壶身构成________.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18 cm2,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N.(g=10 N/kg)
19.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的流速______室内空气的流速,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室内空气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用吸管吸杯中的饮料时,饮料受到了____的作用被吸入口中。李明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李明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____(选填“大”或“小”)。
2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许多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沿纸条上方水平吹气时,纸条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飘移。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____的地方压强小。这也就是飞机获得升力能够起飞的物理原理。
22.(2019·长沙中考)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造成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
2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甲     乙     丙
(1)同学们是根据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问题补充】
(4)图甲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5)同学们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6)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7)对比甲、丙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4.(8分)在“探究液体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果实验前用手指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两图进行对比.
四、计算题(共19分)
25.(9分)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受困者伏在其背部用力即可从淤泥里成功脱离,这与压强的知识有关.图1模拟受困者双脚站立时的场景,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000Pa;图2模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的场景.当受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 m2.受困者与消防员的质量分别为60kg和50kg,g取10N/kg.
(1)求受困者所受的重力;
(2)求图1中受困者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当受困者完全伏在图2中消防员背上后,求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强.





26.(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kg/m3)
(1)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kg,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求乙容器中0.1m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3)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V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V

参考答案
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D )

A B C D
A.滑雪板面积较大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2.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C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3.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5.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
A.活塞式抽水机 B.密度计 C.连通器 D.飞机机翼
6.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D )
A.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7.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g/cm3)( A )
A.a B.b C.c D.d
8.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隔板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 )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
00A
B
A
B
A.ρA<ρB p甲<p乙 B.ρA>ρB p甲>p乙
C.ρA>ρB p甲<p乙 D.ρA<ρB p甲>p乙
10.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
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各组实验器材完好,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A.如图甲所示,该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各管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B.如图乙所示,微小压强计探头进入水中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C.如图丙所示,放开手指后,玻璃管中液面将会降到和槽内液面相平
D.如图丁所示,向吸管B用力吹气后,吸管A内液面和烧杯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12.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 D. 船闸不是连通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2020海南)如图所示,小益用一块长方体金属块和一块海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现象说明,在_压力____一定时,__受力面积越小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4.(2020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空气中存在__大气压 _____;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管B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小____(选填“大”或“小”)。
15.(2020乐山)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减小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峨眉山脚的报国寺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增大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 如图所示为70周年阅兵上展出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车,核导弹车的轮子表面做得比较粗糙,是为了___摩擦_____;核导弹车装有多个轮子,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___压强_____.
17.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p1____>____p2,F2____<____F2(选填“>”“<”或“=”).
18.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水的茶壶,壶嘴与壶身构成___连通器_____.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__1.5×103_____Pa.若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18 cm2,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2.7____N.(g=10 N/kg)
19.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的流速__大于____室内空气的流速,窗外空气的压强___小于___室内空气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用吸管吸杯中的饮料时,饮料受到了__大气压__的作用被吸入口中。李明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李明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__大__(选填“大”或“小”)。
2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许多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沿纸条上方水平吹气时,纸条会向__上__(选填“上”或“下”)飘移。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__大__的地方压强小。这也就是飞机获得升力能够起飞的物理原理。
22.(2019·长沙中考)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小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低__造成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
2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甲     乙     丙
(1)同学们是根据__海绵的凹陷程度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压力越大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__。
【问题补充】
(4)图甲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__形状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5)同学们__可以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6)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7)对比甲、丙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__。
24.(8分)在“探究液体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果实验前用手指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液体压强计漏气__.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深度__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无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乙、丙__两图进行对比.
四、计算题(共19分)
25.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受困者伏在其背部用力即可从淤泥里成功脱离,这与压强的知识有关.图1模拟受困者双脚站立时的场景,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000Pa;图2模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的场景.当受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 m2.受困者与消防员的质量分别为60kg和50kg,g取10N/kg.
(1)求受困者所受的重力;
(2)求图1中受困者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当受困者完全伏在图2中消防员背上后,求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强.
25.(1)600N (2)0.04m2(3)2200Pa

26.(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kg/m3)
(1)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kg,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求乙容器中0.1m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3)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V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V
26.(1)V酒精===2×10-3m3;
(2)p酒精=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1m=784Pa;
(3)由题意,将B放入乙中,压力和压强最大。且:
F最大=G最大=(3ρV+m)g;
p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