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2.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
A.8∶1
B.4∶3
C.4∶1
D.2∶1
3.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4.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5.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在太空舱内,是由于铅笔的质量变小了
B.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0
℃升高到4
℃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后,密度减小一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7.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减小, 增大.?
8.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
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
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 kg/m3.?
9.有一底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45
cm3的酒精,现将一冰块投入酒精中,冰块浸没并下沉到容器底,当冰块完全熔化,酒精被稀释成液体A,此时液面下降了0.5
cm.冰的体积为 cm3,液体A的密度为 g/cm3.(假设水与酒精混合时体积不变,ρ冰=0.9
g/cm3,ρ酒精=0.8
g/cm3)?
10.用于制造电动三轮车车架的部分新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
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三轮车,你选择表中 这种材料,若车架全部使用该材料,其体积约为
5×10-3
m3,则车架的质量约为 kg.?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ρ甲 ρ乙(填“>”“<”或“=”);质量为1.8
kg时,乙物质的体积为 m3.?
三、实验探究题(第12小题6分,第13小题16分,第14小题17分,共39分)
12.全国著名的“茶油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kg/m3.?
13.【注重科学探究】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用细线系好小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B.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
为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 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矿石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华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矿石的质量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小矿石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
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是ρ= .?
14.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把空塑料杯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入10
g的砝码后,再向右盘放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时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当横梁再次平衡后,如图所示,塑料杯的质量m= g.?
(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足够的水,完成后面的实验操作,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
第一步:?
.?
第二步:?
.?
(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牛奶= .?
(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四、简答题(共6分)
15.两个形状、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铝球、铜球,表层均涂有白漆,在不破坏外观的情况下,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分辨出它们,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共11分)
16.某空瓶的质量为300
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750
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
(ρ冰=0.9×103
kg/m3)
(1)求空瓶的容积;
(2)向瓶中再加多少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
(3)向装满水的该瓶中缓慢放入质量为125
g的某种金属球,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测得瓶子的总质量为875
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D
2.A 【解题思路】 由题中图像可知,当V甲=1
cm3时,m甲=8
g;当V乙=4
cm3时,m乙=4
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8
g/cm3,ρ乙=1
g/cm3,则ρ甲∶ρ乙=8∶1.
3.B
4.B
5.B 【解题思路】 称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若天平不平衡,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A错误;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正确;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故C错误;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
6.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7.【参考答案】 密度 体积
【解题思路】 冰的密度比水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所以容易导致自来水管爆裂.
10.【参考答案】 碳纤维 8
【解题思路】 由题表中信息可知,碳纤维材料强度高、密度小,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制作的车架具有轻便的特点;碳纤维的密度为1.6×103
kg/m3,车架的体积约为5×10-3
m3,故车架的质量约为m=ρV=1.6×103
kg/m3×5×10-3
m3=8
kg.
三、实验探究题(第12小题6分,第13小题16分,第14小题17分,共39分)
四、简答题(共6分)
15.【参考答案】 方法:用手掂量一下两球,重的那个是铜球,轻的那个是铝球.
理由:因为两实心球的体积相同,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根据m=ρV可知铜球的质量大,所以重的物体是铜球.
五、计算题(共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