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文档属性

名称 伶官传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7-25 10: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伶官传序》 年级:高二 学期:下期 学段:第1学段
目标 1.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重点 1、品味史论的语言。 2、把握主旨,明确作者的目的。
思路 诵读,整体感知——分析讨论,把握主旨——拓展探究
方法 诵读品味,合作探究。
资源 1、课本 2、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过程预设(共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中国古代经常以天命的思想来解释朝代的兴衰,但北宋的欧阳修却提出独到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现他独到观点的文章——《伶官传序》。请同学欧阳修的生平。请一位同学来解释题目。注意“伶官”的意思。 课前阅读《伶官传》的有关记载。简述欧阳修生平。根据资料介绍课文背景。 营造气氛,引发兴趣。结合背景把握文章的目的。
二朗读把握词句品味语言 齐读课文。请同学串讲第一段,点出重点字词。请同学串讲第二段,点出重点字词。请同学串讲第三段,点出重点字词。请同学串讲第四段,点出重点字词。 学生串讲课文,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学生归纳重点词句: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函、告以成功、抑、举、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加强诵读。在学生的串讲中适当点拨,提高翻译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梳理知识,学会把握重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齐读课文,请学生分析结构。 请同学结合背景及内容,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与写作意图。明确:中心论点——盛衰之理,重在人事。意图——劝谕北宋统治者吸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教训。 分析讨论结构。提出观点——概括叙述庄宗成败事实——得出结论分析讨论。明确中心论点与写作意图。3、诵读。 1、提高学生把握文章结构与主旨的能力。2、加强诵读,强化语感。
四拓展探究 请同学分析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举史实,对比)讨论: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请同学分析语言特点。 认真阅读全文,讨论分析论证方法。分析讨论文章的语言特点。(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有起有伏。) 1、进一步把握议论文的写法。2、训练概括分析能力。
五作业设计 课外收集庄宗与伶人的故事。 利用网络搜集《伶官传》中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写出心得体会。 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的关键点:组织好课堂,对学生的讨论分析能做准确的点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