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九年级物理(上)优生辅导提升资料(人教版)
课时13.3 比热容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质量、初温相同的甲、乙金属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 B.甲的比热容小
C.甲、乙的比热容相同 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物体放出热量与物体质量有关的是( )
A.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3.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已知质量关系为mb=m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4.金属块和液体的质量、比热容都不同,金属块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温度。把金属块投入液体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不计热量散失)。最后( )
A.液体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金属块降低的温度
B.液体的温度一定低于金属块的温度
C.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
D.液体的内能一定等于金属块的内能
5.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煤油
2.1×103
沙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6.在生活中水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背后也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以下水的作用与运用原理都正确的是( )
A.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没有成熟的橘子喷水﹣水的凝固吸热,防止橘子冻伤
B.汽车装有水箱作为散热器帮助气缸降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
C.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气温﹣水的液化吸热,带走空气的热量
D.寒冷地区,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会使岩石崩裂﹣水结冰密度变大,体积膨胀
7.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如甲物体的比热容为c甲,质量为m甲,乙物体比热容为c乙,质量是m乙,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若m甲=m乙,则c甲<c乙 B.若c甲=c乙,则m甲<m乙
C.若m甲>m乙,则c甲>c乙 D.若c甲<c乙,则m甲<m乙
8.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2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了10℃,如果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两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可再升高(不计热损失,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 )
A.10℃ B.8℃ C.6℃ D.4℃
9.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10.冷水的温度为t1,热水的温度为t2,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t3的温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比应为( )
A. B.
C. D.
11.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铅
0.13×103
A.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其状态无关
B.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干泥土吸收热量较多
C.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b是煤油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吸收的热量比是1:3,则升高温度之比是1:9
12.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甲和乙,降低相同的温度后,放出热量也相同,则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若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若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D.若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两杯水吸收的热量Q甲 Q乙,两金属块比热容cA cB(均选填“>”“<”或“=”)
1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15.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河岸上沙土热得烫脚,但河水却非常凉爽,是由于水的比热容 (“大”或“小”),清澈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深度要 (选填“深”或“浅”),容易造成误判,因此不要贸然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16.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保护环境、变废为宝。某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时,在一定条件下,1t生活垃圾能“榨”出140kg燃料油。某城镇每天产生30t生活垃圾,则这些垃圾“榨”出的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 J;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的30%被400t,15℃的水吸收,则水温能升高到 ℃。[c水=4.2×103J/(kg?℃),q=4.0×107J/kg]
17.将初温为30℃、质量为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剩下的2kg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c水=4.2×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 。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如图中的图象正确的是 。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5)对100g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的热量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9.在冬天,为了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暖气片每小时需放出6.3×106J的热量,若流入暖气片的水温是80℃,流出的水温是65℃,求每天(全天供暖)需要有多少千克80℃的热水流过暖气片?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0.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析】因为甲、乙两个金属块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材质不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说明甲的末温比乙的末温高,则甲降低的温度比乙降低的温度低,即△t甲<△t乙,根据c=可知,当放出的热量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降低的少大。故c甲>c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解析】A、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降低温度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可以用来比较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即没有保证降低相同的温度,无法比较,故C不符合题意;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说明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析】由图象知:
A、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0﹣t2时间内这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大,由公式c=知,b的比热容小于c的比热容,故A错误;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处于沸腾过程中),但质量减少,所以其内能减少,故B错误;
C、用相同的加热装置,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说明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4.【解析】
A、金属块和液体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说明温度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由△t=可知,质量、比热容都不同的液体和金属温度变化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最终金属块和液体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说明它们最后的温度相同,故B错误;
C、不计热量散失情况下,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种类、温度、状态、质量都有关,最后金属块和液体的温度相同,但质量、状态、物质种类都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5.【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B、由△t=可知,物体降低的温度还与质量有关,未知质量不能比较降低的温度,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
D、由Q吸=cm△t可知,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热量相等,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6.【解析】
A、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没有成熟的橘子喷水,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橘子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能避免橘子被冻坏,故A错误;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故B正确;
C、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利用水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温度,故C错误;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ρ=可知,体积变大,故会使岩石崩裂,故D错误。
故选:B。
7.【解析】
甲物体吸收的热量Q甲=c甲m甲△t甲,乙物体吸收的热量Q乙=c乙m乙△t乙,
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即:Q甲=Q乙,
则:c甲m甲△t甲=c乙m乙△t乙,
因为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即△t甲>△t乙,
所以c甲m甲<c乙m乙,
变形可得<,
A、若m甲=m乙,由上式可知>1,则c甲<c乙,故A正确;
B、若c甲=c乙,由上式可知<1,则m甲<m乙,故B正确;
C、若m甲>m乙,由上式可知>>1,则c甲<c乙,故C一定错误;
D、因为c甲m甲<c乙m乙,若c甲<c乙,则有3种可能,即m甲=m乙,或m甲<m乙,或m甲>m乙,故D可能正确。
故选:C。
8.【解析】设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t,
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20℃,
由于无热损失,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20℃)=cm×20℃,﹣﹣﹣﹣﹣﹣﹣①
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为m0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10℃,
△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20℃﹣10℃)=c(m+m0)×10℃,﹣﹣﹣﹣﹣﹣﹣②
则①﹣②得:
10℃×cm0=20℃×cm﹣10℃×cm﹣10℃×cm0,
解得:m=2m0;
代入①式可得,t=60℃;
假设我们将全部热水一次性注入,则由热平衡方程可知:
4m0c(60℃﹣△t)=mc△t,m=2m0;
联立两式解得:△t=40℃;
则注入后4杯水后,水温还会上升:40℃﹣20℃﹣10℃=10℃。
故选:A。
9.【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物质种类一定时,比热容大小与物体吸放热的多少、温度变化大小、质量的多少都没有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解析】
冷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1(t3﹣t1),
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2(t2﹣t3),
由题知,Q吸=Q放,
∴cm1(t3﹣t1)=cm2(t2﹣t3),
解得:
=。
故选:C。
11.【解析】A、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会发生变化,例如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同,故A错误;
B、由表中知道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c水>c土),由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热量较多,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可知:a液体升高的温度升高的快;根据c=可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越快,它的比热容越小,比较酒精和煤油的比热容可知:煤油的比热容小,所以a液体是煤油,故C错误;
D、铜和铅若吸收的热量比是1:3,比热容之比是0.39×103J/(kg?℃):0.13×103J/(kg?℃)=3:1,
由Q吸=cm△t得,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t铜:△t铅=:=:=1:9,故D正确。
故选:D。
12.【解析】根据Q=cm△t可知,甲乙降低的温度和放出的热量相同时,甲乙物体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相等,则
若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故A不正确,B正确;
若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则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故CD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解析】
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达到热平衡,金属块的末温等于水的末温,因为此时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所以金属块A的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低;
两金属块使水温升高,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则甲杯水升高的温度小,而两杯水的质量相同,由Q吸=cm△t可知甲杯里的水比乙杯里的水吸收的热量少,即Q甲<Q乙;
两金属块都从沸水中取出、初温t相同,
对于金属块A来说有:cAmA(t﹣tA)=c水m水(tA﹣t水初)…①
对于金属块B来说有:cBmB(t﹣tB)=c水m水(tB﹣t水初)…②
因水的质量相同,且mA=mB,
则①÷②得:=,
因tA<tB,则tA﹣t水初<tB﹣t水初,故cA(t﹣tA)<cB(t﹣tB),
由于t﹣tA>t﹣tB,所以cA<cB。
故答案为:<;<。
14.【解析】(1)由公式Q=cm△t得:
△t===50℃,
所以t=t0+△t=20℃+50℃=70℃。
(2)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发动机,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70;比热容;热量。
15.【解析】
(1)烈日炎炎的夏季,水和沙土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加热条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所吸收到的热量是相同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的温度升高的慢,所以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地上时却感到烫。
(2)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
故答案为:大;浅。
16.【解析】
(1)某城镇每天产生30t生活垃圾,1t生活垃圾能“榨”出140kg燃料油,
则这些垃圾“榨”出燃料油的质量m=30×140kg=4200kg,
这些垃圾“榨”出的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Q放=m油q=4200kg×4.0×107J/kg=1.68×1011J;
(2)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Q放η=1.68×1011J×30%=5.04×1010J;
由Q吸=cm△t得质量为400t的水吸收这些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为:
△t===30℃,
则水能升高到的温度:t=t0+△t=15℃+30℃=45℃。
故答案为:1.68×1011;45。
17.【解析】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故将初温为30℃、质量为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不变。
(2)根据Q吸=c水m△t可知,吸热后水升高的温度:
△t===25℃,
则温度将升高到30℃+25℃=55℃。
故答案为:不变;55。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解析】
(1)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较小;
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热量,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大,因此,小明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
(2)由Q吸=cm△t得,△t=,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的,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为水升高温度的2倍,所以C正确;
(3)A、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如果温度一样,则就不会发生热传递,故A错误;
B、0℃的冰变成0℃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B错误;
C、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C错误;
D、摩擦生热,是用克服摩擦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正确;
(4)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表面发热内能增加,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爆竹点燃后腾空升起,是爆炸产生的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爆竹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D、电灯消耗电能发出光和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5)由图可知,经过3min加热,水温由70℃升高到92.5℃,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0.1kg×(92.5℃﹣70℃)=9.45×103J;
故答案为:(1)大;大;(2)质量;C;(3)D;(4)A;(5)9.45×103J。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9.【解析】
由Q放=cm(t0﹣t)可得,每小时需要热水的质量:
m===100kg,
则每天需要热水的质量:
m总=24m=24×100kg=2400kg。
答:每天需要有2400kg80℃的热水流过暖气片。
20.【解析】
(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
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
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
Q合吸=c合金钢m合金钢(t﹣t0)=0.42×103J/(kg?℃)×1kg×(836℃﹣20℃)=3.4272×105J。
(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
则有:Q水吸=Q合放,
即:c水m水(t′﹣t0′)=c合金钢m合金钢(t﹣t′),
代入数据:4.2×103J/(kg?℃)×5kg×(t′﹣20℃)=0.42×103J/(kg?℃)×1kg×(836℃﹣t′),
解得:t′=36℃。
答:(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3.4272××105J的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36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