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16: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透镜》同步测试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它利用光的    (填“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中间比边缘    的透镜是凸透镜,如图中的    (填“A”“B”“C”或“D”);中间比边缘   的透镜是凹透镜,如图中的    (填“A”“B”“C”或“D”).?
2.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
B.实验时,需要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C.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3.[多选]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A.可以看成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成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4.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光源,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在白纸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所在位置就是凸透镜的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5
cm和3
cm,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表面凸起的程度越小,焦距越大
C.凸透镜表面凸起的程度越大,会聚作用越强
D.凸透镜表面凸起的程度越小,会聚作用越强
6.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B.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
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盖有塑料薄膜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B.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
C.透镜都是固体,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8.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
9.小星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0.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    镜,能使太阳光    ,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11.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野外利用“削冰取火”的方法生火.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
成     ,“取火”时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     位置,确定这一位置的方法:将冰正对着太阳光,在
其下方找一个     的点.?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点B,则该透镜起到    (填“会聚”或“发散”)的作用,是    透镜.由此说明,能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
(填“一定”或“不一定”)
是凸透镜.
13.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
14.注重探究实验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即每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是相同的.
(1)焦距大小由凸透镜的哪些因素决定呢?请猜想出三个因素:     、    、    .?
(2)某同学用两个材料相同、凸起程度一样,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凸透镜会聚太阳光,测量得出会聚点(即焦点)到光心
的距离都是10
cm.根据这个情况,可推测:?
.?
(3)某同学用两个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凸起程度不同的凸透镜会聚太阳光,测得较凸的凸透镜会聚点到光心
的距离是5
cm,而较平的凸透镜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是8
cm,根据这个情况,可推测:        
  .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折射 厚 A、D 薄 B、C
2.C 【解题思路】 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看光线是会聚了一些还是发散了一些,从而得出结论,故A、B正确.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又称发散透镜,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3.AC 【解题思路】 将这个玻璃体从中间切割成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玻璃体都具有边缘厚、中间薄的特点,可以看成是两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这个玻璃体对题图所示光束有发散作用.故选A、C.
4.【参考答案】 焦点 11.0
5.D 【解题思路】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表面凸起的程度越大,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故选D.
6.C 【解题思路】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选C.
7.D 【解题思路】 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若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很容易燃烧.故选D.
8.A 【解题思路】 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电珠作为研究对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选A.
9.D 【解题思路】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太阳光相当于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即纸片上得到的最小的光斑.如果光斑不是最小的,则不是焦点,此时最小光斑可能在焦点的上方,也可能在其下方.所以D正确.
10.【参考答案】 凸透 会聚
11.【参考答案】 凸透镜 焦点 最小、最亮
【解题思路】 在野外利用“削冰取火”的方法生火,即将冰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在凸透镜后面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处的温度很高,将要点燃的物体放在焦点位置时,温度达到物体的着火点,物体就会被点燃.
12.【参考答案】 发散 凹 不一定
【解题思路】 放上透镜后光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远离透镜,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本题中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也可会聚于一点.由此可知,能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不一定是凸透镜.
13.【参考答案】 0.1
【解题思路】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凸透镜的焦点F,如图所示.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f=0.4
m-0.3
m=0.1
m.
14.【参考答案】 (1)材料 凸起程度 横截面积 (2)凸透镜的焦距与其横截面积无关 (3)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
【解题思路】 (2)实验控制了相同的材料和凸起程度,而使横截面积不同,但测得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凸透镜的焦距与其横截面积无关.
(3)实验中凸透镜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凸起程度不同,结果测得较凸的凸透镜焦距为5
cm,较平的凸透镜焦距为
8
cm,由此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