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下面现象中,能反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的是(
)
A.用两根钉子将细木条固定在墙上
B.锯木料时,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用墨盒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
C.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时,要拉直尺子
D.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
如右图,点O在直线DB上,已知∠1=15°,∠AOC=90°,则∠2的度数为(
)
A.165°
B.105°
C.75°
D.15°
2点35分时,钟表表盘上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
)
A.120°
B.135°
C.132.5°
D.150°
某多边形由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可以将该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9
B.10
C.11
D.12
如果线段AB=6cm,BC=4cm,则线段AC的长度是(
)
A.
2cm
B.
10cm
C.
2cm或10cm
D.
无法确定
如右图,∠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D平分∠BAE;②AF平分∠EAC;③AE平分∠DAF;④AF平分∠BAC;
⑤AE平分∠BAC.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反向延长线段,得到射线
C.直线比射线长
D.射线有两个端点,分别是点和点
半径为6,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面积是(
)
A.3
B.6
C.9
D.12π
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B上,且AD?:CB=1?:3,则DB的长为(
)
A.4
B.6
C.8
D.10
如图,一条流水生产线上L1,L2,L3,L4,L5处各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现要在流水生产线上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五人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这个供应站设置的位置是(
)
A.L2处
B.L3处
C.L4处
D.生产线上任何地方都一样
二、填空题
计算:
(1)30.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24′-60.6°=__________°.
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COD=2∠COB,若∠COD
=40°,则∠AOD的度数为__________.
如图,AB、CD相交于O,OE⊥AB,∠DOE=35?,则∠BOC=____________;
木工师傅在锯木料时,先在木板上取出两点,然后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列车,中途需要停靠4个车站,如果每两站的路程都不相同,问:
(1)这两地之间有_____种不同的票价;
(2)要准备______种不同的车票.
用A,B,C分别表示学校、小明家、小红家,已知学校在小明家的南偏东25°方向上,小红家在小明家的正东方向上,小红家在学校的北偏东35°方向上,则∠ACB=________.
三、解答题
如图,已知线段a,b,作出线段c,使c=a-b.(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从点分到点分,时钟的时针转过多少度?
(2)再经过多长时间,时钟的时针转过?
李老师到数学王国去散步,刚走到“角”的家门,就听到、、在吵架,说:“我是,我应该最大!”说:“我是,我应该最大!”.也不甘示弱:“我是,我应该和一样大!”听到这里,李老师对它们说:“别吵了,你们谁大谁小,由我来作评判!”,你知道李老师是怎样评判的吗?
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PA,PB的中点,线段AB=14.
(1)如图,若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MN的长为_____________;
(2)若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试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
如图所示,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已知平分、平分,请问与有什么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索规律,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
第五个图形有____________个点。
(2)
第n个图形,有____________个点。
(3)
当点数为210时,n=(
)
A.第17个
B.第18个
C.第19个
D.第20个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B
C
B
D
C
B
D
D
B
二、填空题。
(1)30,15,36(2)59.8
120
125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5(2)30
55°
三.解答题。
解:如图所示
解:(1)时针1分钟旋转的度数是
30°÷60=
从4点16分到5点40分旋转了84分钟,
从4点16分到5点40分,时针旋转了
0.5×84=
42°
(2)时钟的时针转过50°,时针还需旋转的度数50-
42=
8°,
8°÷=16(分钟)。
答:再经过16分钟,时钟的时针转过50°。
解:∠A=
37°18′
∠B=
37.2°
=
37°12′
∠C=
37.18°
=
37°10′48″
∠C<∠B<∠A.
解:(1)7
(2)当点P在点A左侧时,
∵点M,N分别为PA,
PB的中点,
∴MP=AP,NP=BP
.∴MN=NP-PM=(PB-AP)
=AB,
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点M,N分别为PA,
PB的中点,
∴MP=AP,NP=BP
∴MN=NP+PM=
(PB+AP)
=AB,
当点P在点B右侧时,
∵点M,
N分别为PA,
PB的中点,
∴MP=AP,NP=BP
∴MN=PM-PN=
(AP-BP)
=AB,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
解:OD⊥OE.理由如下:
∵OD平分∠AOC、OE平分∠BOC,
∴∠DOC=∠AOC,
∠COE=∠BOC,
∴∠DOE=∠DOC
+∠
COE=(∠AOC+∠BOC)=
×180°=
90°
∴OD⊥OE.
解:(1)15;(2)3n;(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