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5 20: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思考::
1.还记得冬季玻璃窗上的窗花吗?夏天打开汽水瓶
盖的时候有冷气冒出来吧?
2.你知道湿的衣服变干了,浸湿衣服的水哪里去了吗?
3.蜡烛燃烧了,整根蜡烛燃烬都不见了,它变成什么了呢?为什么蜡烛可以燃烧,常见的石头不能燃烧呢?
4.面粉和其它谷类可以做成熟的可口的食品,如果食品不在一定时间内吃掉就会腐烂呢?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
(3)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1)将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2)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在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的记录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1-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液态的水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有气泡放出,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1.物理变化
(1).
定义:
(2).
现象:
(3).
举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矿石粉碎、三态变化、气球爆炸
灯泡发光、酒精挥发等
2.
化学变化
(1).
定义:
(2).
本质特征:
(4).
举例:
(3).
现象: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同时
伴有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火药爆炸等
(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特征
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联系
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实例
实验③和④、燃烧、腐烂、发酵、金属生锈、火药爆炸等
实验①和②、凝固、挥发、升华等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怎样区别“性质”和“变化”
描述词不同
性质:
变化:
能(够)、可(以)、(不)易、难等
变成、生成、成了、
举例:判断下列各种说法分别属于物质的变化还是性质。
(1)水变成水蒸气。
(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
(4)铁杵磨成针。
(5)铁器易生锈。
(6)纸张能燃烧。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三、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决定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水沸腾
C.天然气燃烧
D.菜刀生锈
例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B
D
【变式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C
【变式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D
类型二、
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3、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浓盐酸易挥发            (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例4、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                    
【变式】 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缸内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
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问: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银白色、质地较软、导电性和传热性
容易与氧气作用、
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密度比空气略大
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变化
组成
结构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联系
区别
区别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