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2课时
圆的认识(一)(2)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圆
一
情境导入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
分别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代替车轮。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将做好的硬纸板“车轮”沿直尺的边滚一滚,描出A点留下的痕迹。
圆心的痕迹是一条直线。
正方形的中心点的痕迹是一条曲线。
椭圆的中心点的痕迹也是一条曲线。
为什么圆心的痕迹是直线?
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A
A
A
说一说,圆和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
圆无棱角,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现在你知道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了吗?
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而正方形和椭圆边上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相等,运动的轨迹是波浪形。
行驶起来平稳
行驶起来不平稳
练一练
1.淘气设计了下面4种自行车的车轮,骑上这样的自行车会怎样?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试着滚一滚,并与同伴交流。
(教材P4
练一练T4)
答:会上下颠簸。因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边上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不相等。
2.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吗?试着说一说。
(教材P4
练一练T7)
为什么它们都是圆的呢?
圆形的井盖边缘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无论井盖怎样旋转,井盖也不会掉到井中。如果井盖是方形的,方形的一边要比其对角线短,一旦井盖翻转,就有可能落入井中。
水的涟漪是圆形的,是因为物体落入水中的位置就是圆心,这时水受到的力是均匀的,就成等距离向四周扩散,就形成了圆形。
3.把“试一试”的探索活动的过程和发现写成
数学日记,
并与同伴交流。
(教材P4
练一练T8)
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圆。在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能尝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共21张PPT)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1)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圆
一
情境导入
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探究新知
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幅图中小旗到每个人的距离相等,即第三种方式更公平。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认一认。
方法一:手指画圆法
以拇指为固定点,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将纸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方法二:系绳画圆法
以绳的一端为固定点,用笔将绳子拉直并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注意:绳子要拉直,固定点不能动。
方法三:圆规画圆法
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
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绕这个固定
点旋转一周,就可以画成一个圆。
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
1.带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移动;
2.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
3.画出的曲线要首尾相连。
点O是圆心;
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线段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O
圆的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长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d=2r。
想一想,画一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半径决
定圆的大小
通过动手画图可知,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当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时,画的圆就越小;当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时,画的圆也就越大。
圆心确定
圆的位置
通过动手画图可知,用圆规画圆时,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它所在的点为圆心,当圆心处于不同的位置,圆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练一练
1.人们在联欢时,会自然地围成圆形,为什么?
想一想,说一说。
(教材P3
练一练T1)
2.画一个半径是1.5cm的圆,并用字母O,r,d
标
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
(教材P3
练一练T2)
3.填表。
半径
2dm
0.6cm
1.8dm
直径
5m
8.32m
4dm
2.5m
1.2cm
3.6dm
4.16m
(教材P3
练一练T3)
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4.填一填。
圆的半径是(
),直径是(
)。
4cm
8cm
3cm
6cm
2cm
圆的半径是(
),直径是(
)。
(教材P4
练一练T5)
4cm
5.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圆?
系绳画圆法、手指画圆法等。
(教材P4
练一练T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