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分数的意义》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分数的意义》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5 20: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课是以学生已掌握的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为认知起点,研究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问题,要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结合具体情境,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3.在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等活动中初步感悟“归纳”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主动建构分数的意义,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三年级我们就初步认识了分数,分数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三年级上教材分月饼情境图;
师:每人分到的月饼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课件出示古人测量情境图。
师:其实分数很早就产生了,古人在测量、平均分物品时常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为了准确地表示这些结果,分数就诞生了。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构建1/4的意义
1.学生举例说1/4的含义。
2.课件出示1/4的例子,学生说含义
(1)正方形和线段的4等分图
(2)出示一盘4个苹果图
生:把一盘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盘苹果的1/4。
师:其中的1份是1个苹果,应该用1来表示呀,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呢?
引导学生体会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师: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它们是一个整体呢?
生:把它们圈起来。
师:这个办法好!说明我们可以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3)课件出示8个月饼图
师:它的1/4是哪一部分呢?
师小结:一个物体,1分米这样的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我们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二)教学单位“1”
师:这里的“1”为什么要用引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师:(指着情境图)这里分别是把谁看作单位“1”呢?
师:这里的单位“1”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呢?
学生举例。
师小结:世间万物,小到一粒沙,大到整个宇宙,都可以看成单位“1”。
(三)深入体会分数的意义
师:这几个分数1/2、2/3、5/6,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请你任选一个,在图中分一分,用途色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学习单分成几类:有3个正方形的,6个正方形的,9个正方形)
1.学生在学习单上选一个分数自主完成涂色。
2.和小组同学交流所表示的分数的含义。
师:想想我们刚才所理解的这些分数,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
学生讨论后表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并将概念补充完整)
3.对比发现:单位“1”不同,但表示相同的分数。
收集有代表性的单位“1”不同,但表示2/3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
师: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1:都表示2/3
生2: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每份的个数也不一样。
师:都表示2/3,为什么涂色的个数不相同呢?
引导学生边指作品边介绍:1号作品表示的是3个正方形的2/3,2号作品表示的是6个正方形的2/3,3号作品表示的是9个正方形的2/3,单位“1”不一样,所以涂色的个数不一样。
师小结:看来找准单位“1”很重要。
4.对比发现,单位“1”相同,但表示不同的分数。
师收集都是6个正方形,但涂色部分是不同分数的作品。
师:再来看看这几幅作品,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后师小结:用分数表示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单位“1”,还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和要表示的份数。(在概念上做勾画)
(四)认识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数轴。
师:如果把数轴上的0—1这一段看作单位“1”,你能在上边找到1/2、2/3、5/6这三个分数吗?
师故意出错指着第一份说成是1/2,强调要把线段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才是1/2。
学生在学习单上找出2/3、5/6。
收集资源,让学生介绍怎样找到2/3、5/6的。
生: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数出2份就是这条线段的2/3。
师:那1份是几分之几?
师:在找分数时,我们先把单位“1”平均分,然后1份1份去数。表示这样1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板书: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3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找到5/6的?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师:用1/6作单位来数,你还能数出哪些分数?怎么数?
师小结:找分数时,先要平均分,找到分数单位,再1份1份地数。不仅整数是数出来的,分数也是数出来的。(板书:数源于数)
三、理解应用,感触分数
1.找一找单位“1”再说说分数的具体意义。
(1)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占世界覆盖面积的1/25。
(2)长江干流3/5的水体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你想说点什么?)
2.出示一个正方形。师:这是一个正方形,可我偏偏告诉你这个正方形表示的是2/5,你能想想原来的图形也就是单位“1”是一个什么样的吗?
引导学生先想2/5的分数单位1/5,再想原来的图形。
四、交流总结,拓展延伸
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认识了分数,其实除了在测量、平均分东西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时要用到分数,我们在计算时也会遇到商不是整数的情况,这时候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研究。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数源于数)

达成目标的相关措施:
1.通过环节一帮助学生唤醒旧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体会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产生的,进而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
2. 建立单位“1”的概念,探究分数意义的本质,是本节课的重点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表述1/4的具体含义,接着教师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从1个物体到计量单位,再到多个物体拓展1/4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呈现单位“1”,再通过比较自然数1和单位“1”的不同,让这个具体分数为载体,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使学生经历“感知—比较—抽象”的过程,完成单位“1”的概括和理解。
之后让学生从1/2、2/3、5/6中任选一个分数,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操作,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让学生在多层次的活动中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明白了“分谁”、“怎样分”、“分成了几份”“取了几份”等一系列问题,再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对两组作品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体会用分数表示时既要弄清单位“1”,也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和要表示的份数,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认识更加丰富、厚实。
3.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深入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本课借助数轴这一载体,让学生尝试将1/2、2/3、5/6这3个分数“搬”到数轴上。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感受到了分数除了代表“局部与整体”的抽象关系,还和自然数1、2、3等一样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同时运用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分数教学分数单位,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也能像自然数一样用单位1份1份地去数,沟通了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