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内 容 标 准
学 科 素 养
1.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2.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6页
[教材提炼]
知识点 科学试验、生活中的三角函数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具有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特点的周期运动变化现象,如果某种变化着的现象具有周期性,那么可以考虑什么函数来描述?
知识梳理 简谐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正比于它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的运动称为“简谐运动”.A就是这个简谐运动的振幅,它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这个简谐运动的周期是T=,它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往复运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这个简谐运动的频率由公式f==给出,它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往复运动的次数;ωx+φ称为相位;x=0时的相位φ称为初相.
[自主检测]
1.函数y=sin的周期、振幅、初相分别是( )
A.3π,,
B.6π,,
C.3π,3,-
D.6π,3,
答案:B
2.已知简谐运动f(x)=2sin的图象经过点(0,1),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正周期T和初相φ分别为( )
A.T=6,φ=
B.T=6,φ=
C.T=6π,φ=
D.T=6π,φ=
答案:A
3.弹簧振子的振幅为2
cm,在6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2
cm,由此可知该振子振动的( )
A.频率为1.5
Hz
B.周期为1.5
s
C.周期为6
s
D.频率为6
Hz
答案:B
4.如图,单摆从某点开始来回摆动,离开平衡位置O的距离s
cm和时间t
s
的函数关系式为s=6sin(2πt+),那么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答案:1
s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
探究一 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1] [教材P242拓展探究]
(1)已知弹簧上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时,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cm)随时间t(s)的变化规律为s=4sin,t∈[0,+∞).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函数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球在开始振动(t=0)时的位移是多少?
②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③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
(2)已知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I=Asin(ωt+φ).
①如图是I=Asin(ωt+φ)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图中数据求I=Asin(ωt+φ)的解析式;
②如果t在任何一段秒的时间内,电流I=Asin(ωt+φ)都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
[解析] (1)列表如下:
t
-
2t+
0
π
2π
sin
0
1
0
-1
0
s
0
4
0
-4
0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所示.
①将t=0代入s=4sin,
得s=4sin
=2,
所以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移是2
cm.
②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4
cm和-4
cm.
③因为振动的周期是π,所以小球往复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π
s.
(2)①由题图可知A=300.
设t1=-,t2=,则周期T=2(t2-t1)=
2=,∴ω==150π.
又当t=时,I=0,即sin=0,
而|φ|<,∴φ=.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I=300sin.
②依题意,周期T≤,即≤(ω>0),
∴ω≥300π≈942.48.
又ω∈N
,故ω的最小正整数值为943.
三角函数解决物理问题的三个关键量
(1)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即初相.
(2)完成一次运动需要的时间,即周期.
(3)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振幅.
探究二 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 估计某一天的白昼时间的小时数D(t)的表达式是D(t)=sin
(t-79)+12,其中t(t∈Z)表示某天的序号,t=0表示1月1日,以此类推,常数k与某地所处的纬度有关.
(1)在波士顿,k=6,试画出当0≤t≤365时函数的图象;
(2)在波士顿哪一天白昼时间最长?哪一天最短?
(3)估计在波士顿一年中有多少天的白昼超过10.5小时.
[解析] (1)先用五点法作出f(t)=3sin
(t-79)的简图,由(t-79)=0及(t-79)=2π,得t=79及t=444.
当t=0时,f(0)=3sin
(-79)≈3sin(-1.36)≈-2.9.
∵f(x)的周期为365,∴f(365)≈-2.9.
将f(t)在[0,365]上的图象向上平移12个单位,就得D(t)的图象(如图所示).
(2)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即D(t)取最大值的一天,此时t≈170,对应的是6月20日(闰年除外),类似地,t≈353时D(t)取最小值,即12月20日(闰年除外)白昼最短.
(3)D(t)>10.5,即3sin
(t-79)+12>10.5,
sin
(t-79)>-,t∈[0,365].
∴292>t≥49,292-49=243.故约有243天的白昼时间超过10.5小时.
已知实际问题的函数解析式解决相关问题,题目一般较容易,只需根据函数解析式并结合题中所提供信息即可求解.
某实验室一天的温度(单位:℃)随时间t(单位:h)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f(t)=10-2sin,t∈[0,24).
(1)求实验室这一天的最大温差;
(2)若要求实验室温度不高于11
℃,则在哪段时间实验室需要降温?
解析:(1)因为f(t)=10-2sin,
又0≤t<24,
所以≤t+<,
-1≤sin≤1.
当t=2时,sin=1;
当t=14时,sin=-1.
于是f(t)在[0,24]上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8.
故实验室这一天最高温度为12
℃,最低温度为8
℃,最大温差为4
℃.
(2)依题意,当f(t)>11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由(1)得f(t)=10-2sin,
故有10-2sin>11,
即sin<-.
又0≤t<24,所以<t+<,
即10<t<18.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探究三 根据数据拟合函数
[例3] 某港口水深y(米)是时间t(0≤t≤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作y=f(t),下面是某日水深的数据.
t/小时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米
10.0
13.0
9.9
7.0
10.0
13.0
9.9
7.0
10.0
经长期观察,y=f(t)的曲线可近似地看成是函数y=Asin
ωt+b的图象.
(1)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函数y=f(t)的近似解析式;
(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高出海底的距离为5米或5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6.5米,如果该船希望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那么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长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的时间)
[解析] (1)由已知数据,描出曲线如图:
易知函数y=f(t)的周期T=12,振幅A=3,b=10,
∴ω==,∴y=3sin
t+10.
(2)由题意,该船进出港时,水深应不小于5+6.5=11.5米,
由y≥11.5,得3sin
t+10≥11.5,
∴sin
t≥.①
∵0≤t≤24,
∴0≤t≤4π.②
由①②得≤t≤π或π≤t≤π.
化简得1≤t≤5或13≤t≤17.
∴该船最早能在凌晨1时进港,下午17时出港,在港内最多可停留16小时.
在处理曲线拟合和预测的问题时,通常需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原始数据,绘出散点图;
(2)通过散点图,作出“最贴近”的直线或曲线,即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
(3)根据所学函数知识,求出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的函数关系式;
(4)利用函数关系式,根据条件对所给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以便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已知某海滨浴场的海浪高度y(米)是时间t(时)的函数,其中0≤t≤24,记y=f(t),下表是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
t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
1.5
1.0
0.5
1.0
1.5
1
0.5
0.99
1.5
经长期观测,y=f(t)的图象可近似地看成是函数y=Acos
ω
t+b的图象.
(1)根据以上数据,求其最小正周期,振幅及函数解析式;
(2)根据规定,当海浪高度大于1米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请依据(1)的结论,判断一天内的8:00到20:00之间,有多少时间可供冲浪者进行活动?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T=12,
所以ω=.
又t=0时,y=1.5,
所以A+b=1.5;t=3时,y=1.0,得b=1.0,所以振幅为,函数解析式为y=cos
t+1(0≤t≤24).
(2)因为y>1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所以y=cos
t+1>1,cos
t>0,2kπ-即12k-3又0≤t≤24,
所以0≤t<3或9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8页
一、“众人皆醉我独醒”——三角换元的独特之用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三角换元”是其中一种换元方法,即把某个式子用某一三角函数表示,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也是三角函数的一种应用.
[典例] 实数x、y满足+=1,若x+y-k>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1,设则
代入不等式x+y-k>0得3cos
θ+4sin
θ-k>0,
即k<3cos
θ+4sin
θ=5sin(θ+φ),所以k<-5.
二、因对y=Asin(ωx+φ)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不清致误
[典例] 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在B点,经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2)弹簧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
[解析] (1)设振幅为A,则2A=20
cm,
所以A=10
cm.
设周期为T,则=0.5
s,所以T=1,所以f=1
Hz.
(2)振子在1
s内通过的距离为4A,故在5
s内通过的路程s=5×4A=20A=20×10=200
(cm).
5
s末物体处在B点,所以它的位移为0
cm.
纠错心得 1.本题易出现以下两方面错误:
(1)没有正确理解振幅的含义,且以为从B点到达C点就是运动了一个周期;(2)混淆了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2.在求解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时,常用正弦函数模型y=Asin(ωx+φ)来表示运动的位移与随时间x变化规律.其中:(1)A为振幅,它表示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2)T=为周期,它表示物体往复运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f==为频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往复运动的次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