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5 22: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变迁时代的见证者
——爱新觉罗·溥仪
古代中国交通
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千里东风一步遥——近代交通的变化
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老佛爷”同款汽车
扶摇直上
请叫我飞机!
近代交通的变化
天涯若比邻——通讯方式的变化
着旗装的满族妇女
穿旗袍的宋美龄
时样新装称柳腰——近代服饰的变化
民国人士
西服革履学欧风——近代服饰的变化
清朝官员
近代饮食的变化
辫落欢呼齐称赞——风俗习惯的变化
天足跚跚海样妆——风俗习惯的变化
裹脚缠足的旧习俗
昂首阔步的新女性
跪拜礼
握手礼
自由平等新风尚——风俗习惯的变化
鞠躬礼
修养文明倡简洁——风俗习惯的变化
民国集体婚礼
传统婚礼
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明黄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衣服帽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无一不是黄的。
——溥仪《我的前半生》
阅读思考
在对童年的回忆里,你能了解到哪些情况?
一组照片·见证变化
溥仪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
一次会面·折射新风
会面中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体现了什么新风尚?
1922.5.30 故宫养心殿
交通
通讯
生活
方式
风俗
习惯
多元发展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电报、电话······
西服、西餐、洋酒、公园、咖啡馆·····
剪发辫、废跪拜、改称呼、禁缠足、新式婚丧礼节·····
近代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溥仪可以看到哪些新事物或新现象?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还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论从史出
不平衡
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甚至同一座城市内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张文燕《晚清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旧并呈
近代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想一想
1840年
1949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鸦片
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历次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外部
鸦片战争后,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内部
洋务
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变迁时代的开拓者
张 謇
人才
原料
交通
能源
通州师范
南通纺织学校
复旦公学
同济医工学堂
上海商科学校
天生港港口
兴修公路
大达轮船公司
通海垦牧公司
大丰公司
隧通公司
中孚公司
天生港发电厂
东明电气公司
资生铁冶厂
大生
福利院、气象台、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公园
一次开拓·实业救国
一份调查·把握潮流
合作探究:如果你是张謇,你会如何投资扩大企业呢?先进行市场分析并简述理由(结合课本、地图册和已学知识)。
1、什么时间投资办厂收益最高?
2、工厂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3、投资哪个行业比较有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A
B
C
D
1、什么时间投资办厂收益最高?
短暂春天
为什么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的春天?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2、工厂建在哪里比较合适?有什么依据?
主要集中在
沿江沿海大城市
主要集中在
轻工业部门
3、投资哪个行业比较有利?请说明理由。
力量薄弱
总体落后
一段心声·体味艰辛
材料一:官绅的接洽说话,一天几变,捉摸不定。上面的总督虽然赞助,而底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拆台。有钱人的面孔,更是难看,推三阻四。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为什么民族工业呈现出这些特征?
材料二:自1922年起,洋纱大量涌进,外商大举在国内投资开厂,导致花价暴涨而纱市剧跌。加之企业资金不足,一厂陷于连年亏损之中,终致破产。
——《张謇与近代社会》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卢作孚
中国船王
荣宗敬 荣德生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 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毛泽东
范旭东
化学工业之父
经济和
社会生活的变化
萌芽
出现
曲折 发展
短暂
春天
再度
受挫
开拓者
见证者
本课小结
多元 发展
生活
方式
风俗
习惯
交通
通讯
百年上下求索
百年风雨兼程
多少磨难和浩劫
多少汗水与智慧
才孕育了今日中国的璀璨光华
劈波斩浪
沧海变桑田
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里
我们不仅是见证者
更应该是开拓者!
猜一猜
蝌蝌






1.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2. 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练一练
3.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4. 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