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配套练习(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配套练习(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21: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测量平均速度-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配套练习(人教版)
一、单选题
1.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由图象可知(  )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
D.物体在0﹣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3.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二、填空题
5.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m/s.
6.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___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实验题
7.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得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在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则:
(1)试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__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_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_ 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
8.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40.0cm,tB=3.0s,tC=5.0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
(3)由以上可知:小车从斜面上A点滑下的过程是做______直线运动。
9.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cm,木块在A、B间滑行的时间为______s,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
10.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______和______。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公式______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做物理实验时,要有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要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1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_____。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些。
(3)小车在3s内运动了0.9m,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四、计算题
12.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五、简答题
13.你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兜里有一块电子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写出具体的步骤。
参考答案
1.D
【解答】A.由图可知物体在2-4s内路程不变,保持静止,故A错误;
B.物体在4-6s的2s内通过路程为60m20m=40m,则速度
v4-6==20m/s
故B错误;
C.物体在前2s的速度
v0-2==10m/s
因为v0-2< v4-6,故C错误;
D.物体在0-6s内平均速度
v==10m/s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由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可看出在0-2s、4-6s内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在2-4s内,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时间变化,然后由图象结合公式s=vt解题。
2.B
【解答】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我们要找到这段时间内通的路程:s=45cm ,时间
t=14h35min05s-14h35min=5s
平均速度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本题要考虑到桌子的长度不是很大、时间路程不能太小、时间用秒表容易记录以及实验时的误差大小等.
【解答】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取较长时间可能会有误差,可能超过台子上运动的时间,再说时间到的时候小球在运动中,不能精确定出小球瞬间所在位置,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所以肯定A好,一到点掐秒表,应该还是较准确的,多做几次,再取平均值,因为掐秒表的动作反应也有误差.
【点评】为了减小误差,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能取太小的路程或时间,一般选定较长的路程来测时间.
4.B
【解答】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我们要找到这段时间内通的路程:s=45cm ,时间
t=14h35min05s-14h35min=5s
平均速度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12.50 0.15
【解答】小球从A点到F点的路程为12.5cm-0.00cm=12.50cm;小球从B点到F点的路程为s=12.5cm-0.50cm=12.00cm,时间为0.2s×4=0.8s,平均速度v===15cm/s=0.15m/s;
6.40 5
【解答】[1]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0.5min和1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因此秒表读数为40s,因此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40s。
[2]平均速度为
7. 不是 4 0.5 0.3 大
【解答】(1)[1]实验时,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算出小车的速度,所以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2]由图知,小车沿直线下滑过程中,AB段距离较短,但所用时间较长;BC段距离较大,所用时间较少,所以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3]由图可知,AB段运动的路程
sAB=10dm-6dm= 4dm=0.4m
[4]BC段运动的路程
sBC=6dm-1dm= 5dm=0.5m
BC段运动的时间
tBC=1s
BC段的速度
[5]AC段运动的路程
sAC = sAB + sBC =0.4m +0.5m=0.9m
AC段运动的时间
tAC=3s
AC段的平均速度
(4)[6]若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这样会使测量的运动时间偏大,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8.2.70 20.0 变速(加速)
【解答】(1)图[1]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刻度值为6.00cm,末端刻度值为8.70cm,物体长度为
L=8.70cm-6.00cm=2.70cm
(2)[2]由图知,BC段的路程
sBC=40.00cm
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
tBC=tC-tB=5.0s-3.0s=2.0s
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vBC=
(3)[3]因为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变速直线运动。
9.4.30 2 2.15
【解答】[1]木块左边缘在A点的刻度为1.00cm,在B点的刻度为5.30cm,AB段总路程为
s=5.30cm-1.00cm=4.30cm
[2]木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B点时的时刻为:5min20s,AB段总时间为
t=5min20s-5min18s=2s
[3]木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
10.停表 刻度尺 v=
【解答】[1][2]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停表和刻度尺。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
[3]用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1.刻度尺 小 0.3
【解答】(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2]实验时为了便于计时,需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因此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些。
(3)[3]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
12.(1)G1482;(2) 180km/h
【解答】(1)由图知

到达萍乡北站所需的时间为
他们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次车。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次车;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13.方法见解析
【解答】(1)用卷尺测出你一步的长度L;
(2)然后测出你家到学校共有多少步n,就可以估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s=nL;
(3)用电子表记录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t。
(4)根据速度公式可求你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