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盐酸 。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硫酸钠,氯化钠 。
(3)C点溶液的pH值 大于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1)向氯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开始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故OA段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AB段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A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时硫酸铜恰好反应,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氯化钠。(3)C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溶液的pH值大于
7。
故答为:(1)盐酸;(2)硫酸钠,氯化钠;(3)大于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
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质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 6.6 。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写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4)B中所装药品为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解答】解:(1)由表可以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最大量为6.6g,在第8分钟和第12分钟时均为6.6g,则第10分钟也为6.6。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解得:x=15g
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3)根据表中给出的时间和气体的质量绘制图如下:
(4)由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烧碱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1)6.6;(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3)见图;(4)偏大
3.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 Mg(OH)2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 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 。
(3)a中溶液含有 2 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HCl、MgCl2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钠与盐酸不能共存,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沉淀;由图象可以看出,刚开始无沉淀产生,则说明了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有盐酸则不含有碳酸钠,过一段时间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则不含有硫酸铜,一定含有盐酸和氯化镁。由此可知:(1)ab段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沉淀,化学式是:Mg(OH)2。(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3)由图象可知,a点时,氢氧化钡和稀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含中生成的BaCl2与没有反应的MgCl2两种溶质组成。(4)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MgCl2
故答为:(1)Mg(OH)2;(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3)2;(4)HCl、MgCl2
4.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
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
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
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 盐酸 。
(2)试从加入药品的种类、顺序及发生的化学反应等角度来解释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盐酸。故填:盐酸。
(2)加入盐酸时,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气球体积不变,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故答案为:加入盐酸时,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气球体积不变,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5.往200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
(2)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c→d段溶液的pH大于7的原因是 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
【解答】解:(1)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硝酸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设
c
点时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x则:
Na2CO3﹣﹣﹣﹣2NaNO3
106
170
150g×21.2%
x
根据:解得x=51g;
设生成碳酸钙沉淀质量为y
Na2CO3+Ca(NO3)3=CaCO3↓+2NaNO3
106
100
100g×21.2%
y
根据:解得y=20g
设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为k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106
44
50g×21.2%
k
根据:解得k=4.4g。
反应到
c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7%。
(3)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c→d
段溶液的
pH
大于
7。
故答案为:(1)Na2CO3+2HNO3=2NaNO3+H2O+CO2↑;(2)15.7%;
(3)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6.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H+ (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HCl (填化学式).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
(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30kg.
【解答】解:(1)酸在解离时能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故填:H+;(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由于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化学式是HCl;故填:HCl;(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填:40%;(4)设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
C2H5OH+O2═CH3COOH+H2O
32
60
16kg
x
;解得:x=30kg;故填:30.
7.现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50g,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四次加入到该混合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合计/g
50
65
80
100
生成的沉淀质量/g
0.98
1.96
2.94
2.94
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标出折点坐标)
【解答】解:由表中信息可知,15g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0.98g氢氧化铜沉淀,其中45g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反应,加入80g氢氧化钠溶液时硫酸铜完全反应,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8.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气泡 。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碳酸钠 。
(4)在图2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2)图中线段BC对应的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故填:产生气泡。(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没有反应的碳酸钠。故填:氯化钠、碳酸钠。
(4)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9.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2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如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
单价(元/吨)
NaOH
2500
Na2S
5000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2S计)
1114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 盈利 (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NaOH+H2S=Na2S+2H2O,
80
34
78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处理1t硫化氢时,需要氢氧化钠质量为:80÷34t=2.4t,生成硫化钠质量为:78÷34t=2.3t,处理1t硫化氢需要投入资金:2500元×2.4+1114元=7114元,收入资金:5000元×2.3=11500元,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盈利的。故填:盈利
(2)设需要氢氧化钠质量为x,
2NaOH+H2S=Na2S+2H2O,
80
34
x
10t
=,x=23.5t,
答: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23.5t。
10.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资料: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玻璃棒、量筒。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答】解:
(1)HCl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玻璃棒。
(3)①第一次实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40g﹣138.9g=1.1g
设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HCl+NaHCO3=NaCl+H2O+CO2↑。
84
44
x
1.1g
=;x=2.1g
②设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y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60g﹣255.6g=4.4g
HCl+NaHCO3=NaCl+H2O+CO2↑。
36.5
44
100gy
4.4g
;
=;y=3.65%
故答案为:
(1)H2O。(2)玻璃棒、量筒。(3)①2.1g;②3.65%。
11.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一、二 组;(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 105.5 ;
(4)求表中m的值。
【解答】解:(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故填:一、二;
(2)由第一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3.0g﹣101.9g=1.1g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1g
;x=2.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5g:(3.0g﹣2.5g)=5:1;故填:5:1;
(3)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第四组比第三组多溶解了12.0g﹣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质量为3.0g×=0.5g,所以a=105.0+0.5=105.5,故填:105.5;
(4)第三组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g+9.0g﹣105.0g﹣m=4.0g﹣m
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4.0g﹣m;;y=,
9.0g混合物中的碳酸钙质量为9.0g×=7.5g;所以+m=7.5g
m=1.25g,故填:1.25。
12.资料显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受热的情况下会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称量洁净而干燥的空坩埚(质量为m克),再称取10克硫酸铜晶体研细后倒在坩埚里;
②把坩埚置于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
③移去酒精灯,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称量.将坩埚连同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称量,反复进行三次,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数据:
称量次数
1
2
3
4
5
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克
m+10
m+6.4
m+6.3
m+6.3
m+6.3
根据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分析,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 6.3 克;
(2)该同学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 37% ;
(3)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该实验结果 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产生
这种偏差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称量的硫酸铜晶体潮湿,导致的水的质量偏大 .
【解答】解:(1)由数据可知,第3次称量后,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所以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m+6.3)g﹣mg=6.3g;故填:6.3;
(2)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37%;故填:37%;
(3)理论上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为=36%,称量的硫酸铜晶体潮湿,导致的水的质量偏大;加热过程中有少量固体溅失,则计算的水的质量偏大等原因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该实验结果偏大.故填:偏大;称量的硫酸铜晶体潮湿,导致的水的质量偏大(合理即可).
13.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的x值,将硫酸铜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直至不含结晶水,某学生测得的实验数据为
质量/g
坩埚+硫酸铜晶体
15.8
坩埚+无水硫酸铜
14.2
坩 埚
11.8
(1)根据实验数据,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 1.6 g;
(2)计算出CuSO4?xH2O中x的值(取整数);
(3)精确实验测得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那么实验产生的误差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AB 造成的(用编号表示).
A.加热前坩埚不干燥
B.加热时晶体有少量溅出坩埚
C.加热时蓝色未完全变白
D.加热后坩埚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数据,水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则水的质量为:15.8g﹣14.2g=1.6g;
(2)由表格中的数据,硫酸铜的质量为:14.2g﹣11.8g=2.4g,
则CuSO
4.xH2OCuSO
4+xH2O,
160
18x
2.4g
1.6g
=;x=6;
(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100%=40%,A、加热前坩埚不干燥,加热后水挥发,导致水的质量测定结果偏大,故A正确;B、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会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大,故B正确;C、加热时蓝色未完全变白,水的质量偏小,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故C错误;D、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会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小,故D错误.故选:AB.
故答案为:(1)1.6g;(2)6;(3)AB.
14.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
(1)当稀硫酸质量为90g时,取出部分溶液加入碳酸钡粉末,则会产生的现象是 冒气泡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
(2)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 MgO+H2SO4=MgSO4+H2O 。
(3)求出P的值。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答】解:(1)当稀硫酸质量为90g时,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加入碳酸钡粉末,则会产生的现象是冒气泡同时产生白色沉淀;(2)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镁比较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3)设镁得质量为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P
Mg+H2SO4
=MgSO4
+H2↑
24
98
120
2
X
50g×49%
a
P
;X=6g
;
a=30g
;
p=0.5g
(4)设氧化镁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b
MgO+H2SO4=MgSO4
+H2O
40
98
120
Y
20g×49%
b
;Y=4g;b=12g
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0%=52.8%
故答案为:(1)冒气泡同时产生白色沉淀;(2)MgO+H2SO4=MgSO4+H2O;(3)0.5;(4)52.8%。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一定量的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CaCO3、Na2CO3 。(写化学式)
第二步:为进一步确定此固体粉末的组成,实验小组同学用天平称46.2克此固体粉末,完全溶于水中得到174.6克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产生最大沉淀量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00 克。
(2)通过计算确定46.2克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及质量)
(3)计算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答】解:第一步: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澄清溶液,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但溶于水后得到的是蓝色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铜,一定没有碳酸钙和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
第二步:(1)设生成19.6g氢氧化铜沉淀需要NaOH溶液的质量为x,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y,生成Na2SO4的质量为z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80
142
98
y
x×8%
z
19.6g;;x=200g,y=32.0g,z=28.4g
(2)因此46.2g的粉末中含有硫酸钠,且Na2SO4的质量=46.2g﹣32g=14.2g;46.2g固体粉末由14.2g硫酸钠和32.0g硫酸铜组成。
(3)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8.4g+14.2g=42.6g
故答案为:【现象与结论】CaCO3、Na2CO3;
【探索与拓展】(1)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200g;(2)46.2g固体粉末由14.2g硫酸钠和32.0g硫酸铜组成。(3)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42.6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酸碱盐计算题
专题练习
1.(2021?龙湾区校级模拟)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3)C点溶液的pH值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21?高州市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
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质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
。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写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4)B中所装药品为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3.(2021?富阳区一模)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
。
(3)a中溶液含有
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4.(2021?兰溪市模拟)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
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
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
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
。
(2)试从加入药品的种类、顺序及发生的化学反应等角度来解释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5.(2021?潍坊三模)往200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c→d段溶液的pH大于7的原因是
。
6.(2021?益阳模拟)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
kg.
7.(2021?柯桥区校级模拟)现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50g,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四次加入到该混合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合计/g
50
65
80
100
生成的沉淀质量/g
0.98
1.96
2.94
2.94
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标出折点坐标)
8.(2021?秀洲区校级模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在图2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9.(2018?杭州)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2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如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
单价(元/吨)
NaOH
2500
Na2S
5000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2S计)
1114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
(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10.(2018?嘉兴)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资料: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2021?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
组;(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
;
(4)求表中m的值。
12.(2021?庆元县校级模拟)资料显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受热的情况下会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称量洁净而干燥的空坩埚(质量为m克),再称取10克硫酸铜晶体研细后倒在坩埚里;
②把坩埚置于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
③移去酒精灯,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称量.将坩埚连同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称量,反复进行三次,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数据:
称量次数
1
2
3
4
5
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克
m+10
m+6.4
m+6.3
m+6.3
m+6.3
根据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分析,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
克;
(2)该同学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
;
(3)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该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产生
这种偏差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13.(2021?拱墅区校级模拟)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的x值,将硫酸铜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直至不含结晶水,某学生测得的实验数据为
质量/g
坩埚+硫酸铜晶体
15.8
坩埚+无水硫酸铜
14.2
坩 埚
11.8
(1)根据实验数据,硫酸铜晶体中含结晶水
g;
(2)计算出CuSO4?xH2O中x的值(取整数);
(3)精确实验测得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那么实验产生的误差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造成的(用编号表示).
A.加热前坩埚不干燥
B.加热时晶体有少量溅出坩埚
C.加热时蓝色未完全变白
D.加热后坩埚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14.(2021?衢州模拟)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
(1)当稀硫酸质量为90g时,取出部分溶液加入碳酸钡粉末,则会产生的现象是
。
(2)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
。
(3)求出P的值。
(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一定量的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写化学式)
第二步:为进一步确定此固体粉末的组成,实验小组同学用天平称46.2克此固体粉末,完全溶于水中得到174.6克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产生最大沉淀量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克。
(2)通过计算确定46.2克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及质量)
(3)计算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