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优生辅导提升资料(人教版)
课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值的是
A.3.2cm????????????????????????????????B.3.24cm????????????????????????????????C.3.3cm???????????????????????????????D.3.5cm
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3.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刻度尺,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用同样规格在室内放置的金属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那么
A.L=L′???????????????????????????? B.L>L′????????????????????????????
C.L<L′???????????????????????????? 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
4.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
5.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雷雨天,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则时间的测量应选择的方法是( )
A.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
B.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
C.用选项A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
D.用选项B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内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8.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9.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10.工厂里生产的薄铁皮是卷成圆筒形的,为了计算铁皮的总长度,先剪下长为l的一段铁皮,称得它的质量为m,再称得整筒铁皮的总质量为M,那么铁皮的总长度L应为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1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mm=0.96×10-3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12.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 )
A.1min9.8s B.9.8s C.1min39.8s D.2min9.8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3.如图所示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图甲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所用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要测播放一集电视连续剧所用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14.某同学测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厘米.
15.用一根金属丝在铅笔上,密绕20圈(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20圈的宽度是 _________ mm,这根金属丝的直径为 _________ mm.
16.每层楼高3米,某同学从一楼上到四楼,该同学共爬高了_________米,某同学用脚步估测距离.已知他从教室到图书馆,21米的路程走30步,从他家门口走到学校门口,共走了800步.则学校距他家_________米.
17.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小,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准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false,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false.外半径为false,则卷筒纸的总长度false为__________,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内半径为false,外半径为false,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false.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false减小到false,则卷筒纸的总长度false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解答过程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8.(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A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数据记录表格,表格第一行false实验序号所在行false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______ 和______ false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false、false和false,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 mm.
(3)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______ false
(4)在测量纸堆下落速度的实验中,所依据的测量原理是______ ,所选用的基本测量器材是______ 和______ .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由图知:下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5cm=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下=3.3cm.上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上=3.30cm.因为上面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木块的长度更接近于3.30cm.
故选B.
2.A
【解析】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假设。
故选A。
3.B
【解析】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即L>L′.故选B.
4.D
【解析】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B
【解析】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C错误;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故B符合题意;
CD.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A.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是在测量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测量再认真,也会因为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问题造成误差,故BC错误;
D.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或者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3min30s左右,即3.5min,故A不符合题意;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比成年人身高略大,约2m,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与双人课桌长度相当,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不到1min,约为50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C
【解析】铁皮单位长度的质量为:false,铁皮总长度为false;故C正确.
11.C
【解析】A.0.96mm=0.96×103μm=9.6×102μm,故A错误;
B.9.6cm=9.6×0.01m=0.096m,故B错误;
C.9.6cm=9.6×10mm=96mm,故C正确;
D.9.6cm=9.6×10mm=96mm,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39.8s。故选C。
13.机械停表 1s 石英钟 1min 甲 乙
【解析】[1][2]甲表是停表,大表盘分度值是1s,最大读数是60s;小表盘分度值是5min,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60min;
[3][4]乙表是石英钟,分度值是1min,指针走一周最大读数是12h;
[5]停表测量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200m跑的时间,应用此表;
[6]测量一集连续剧的时间,不需要准确程度较高,选择钟表即可.
14.1mm 2.10cm
【解析】[1]由图像可知该刻度尺最小一格为1mm,即最小分度值为1mm;
[2]木块起始端与零刻线对齐,则物块长度为2.10cm.
15.20.0 1.0
【解析】[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总宽度为:
L=12.00cm-10.00cm=2.00cm=20.0mm;
[2] 金属丝的直径为:
false.
16.9 560
【解析】[1] 该同学共爬高了
3×3m=9m;
[2] 21米的路程走30步即每一步长度为:
false
800步长度为:
800×0.7m=560m.
17.false false
【解析】①甲同学的方法:
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
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false ;
因为纸的厚度为d,所以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false ;
②乙同学的方法:
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false;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false;因为纸的厚度为false ;
所以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false .
故答案为false; false.
18.1mm 3.40 纸的张数 纸张的总厚度 false false false 刻度尺 停表
【解析】(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2)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量多张纸的总厚度L,数出纸的张数n,L与n之比是一张纸的厚度,所以表中第一个空代表纸的张数,第二个空代表纸张的总厚度;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false≈0.087mm;(3)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0.3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1min40.3s=100.3s;(4)在测量纸堆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false;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运动时间的工具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