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阶段性检测
选择题答案:1——5____________ 6——10_____________
11——15_____________16——20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3、在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l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8、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自力更生 D.坚持科教兴国
9、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0、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
A.19世纪80年代后期B.20世纪80年代初期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初期
11、共和国走过60年风风雨雨,实现了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 )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种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3、.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4、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15、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16、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8、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广州 C.汕头 D.珠海
19、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GDP对世界的贡献从1%提高到9%,国际影响力日增。下列成就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重返联合国 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二、非选择:
1、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据此回答:
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成立于何时何地?
⑵中共七大把什么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样的规定?这次大会有何意义?
⑷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1个合理化建议。
3、安徽凤阳小岗村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多元
(1)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1)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