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角的度量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角的度量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07: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角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体验量角器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这种‘激流勇进’的运动项目你见过吗?这里有两种滑梯,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生:B。B更刺激一些。
师:为什么B更刺激一些。
生:陡一些。
师:把这两个图形变一变就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角
师:你知道角的名称吗?
生:老师指学生作答。
师:这两个角谁更大?
生:【B大一些】
师:B的边要短一些,A的边要长一些。为什么B要大一些?
生:-0-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二、自主探究,体验并构建量角器模型
1、比较角的大小
师:B这角要大一些,它比A大多少?你们看的出来吗?【并把∠A和∠B画在黑板上】
生:-o-沉默
师:我们学习面积时用小正方形去摆,那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判断∠A比∠B的大多少呢?
生:小角
【交流:老师与小朋友合作摆一摆】
师:其他小朋友要注意观察,他们比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生:-0-
师总结:①小角的共同顶点要和∠A,∠B的顶点重合
②角的起始边要和∠A,∠B的一条边重合
③小角和小角要靠紧
师:∠B比∠A大多少呢?
生:大3个角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角B有6个小角,∠A只有3个小角。所以∠B比∠A大了3个
师:真好。通过前面的操作。我们不仅知道了∠B比∠A大,还知道了∠B比∠A大了3个角,就更加精准了!用眼睛无法一下子做到。
2.启发学生思考用小角比的优点。
师:刚才用小角一个一个去比,太麻烦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比他更小的角量。老师用18个小角摆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图形。为了更加的美观,更加的方便,我们把它修改下,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半圆
师:刚才我们用小角去量,有没有比这个更小的小角?
生:有或没有
师:到底多少的小角适合作为标准呢?国际上的数学家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研究。给出了一个规定,想了解吗?
二丶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
化量角器
(微课播放)1度角是如何规定的:将一个小角平均分成10个小小角。想一想,整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个小小角? 生:18个
师总结:我们将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是一个小小角,这每一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这是一个小小角,它的大小就是1度 “度”是个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度记做1°。(板书)
师:这个角是1°,那这个角呢?还是1°吗? 生:是
师:整个半圆工具上有多少个1°角啊? 生:180个
师:180个啊,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为了更加简约美观,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变一变,再变一变【学生跟着数】现在清楚多了吧!
思绪:认识几度的角 认识10°5°的角
师总结:1小格5°1大格10°
② 识内外刻度线
(1)读角的度数
师:屏幕上的这个角55°,你能读出几度吗?【屏幕显示】
师:我们从哪里数起啊?谁能把这个数的方向来比划一下
生:‘从右往左’
师:再看一下这个角,从哪边数起?
生:从右往左
师:几度呢?能一口气告诉我吗?
生:不能
2.启发学生标上内圈刻度线
师:看来每一角,我们都要数了以后才知道它的度数。太麻烦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一个角的度数呢?【标刻度】
师:刚才我们从哪些开始数的?
生:手指右边
师:开始数起的地方就表上0°,为了简洁,美观。10°10°的标一直标到180°为止(学生齐数)
(1)根据刻度读角。50°和80°的角。
(2)再次读角,引出外圈刻度线。
师:这个角多少度呢?(反向显示的60°角)” (学生疑惑)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也能一下子就读出来它是多少度吗?
师:总结我们可以再标上一圈刻度。
师:你们认为呢?好的,这回我们从哪里开始标起?
生:从左边开始标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生:60°
3.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展现的就是我们现在专门用来量角的工具,叫做量角器。我们的祖先可是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创造出来的,咱们班同学太了不起,今天在这节课上就完成了这个创造发明!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到这个量角器的。
介绍量角器,介绍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师:内圈的0度在哪里?(生指)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做内圈零刻度线。外圈的0度在哪里呢?(生指)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做外圈零刻度线。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统称为零刻度线。(动画显示)
(2)学生认一认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3)学生展示是怎样认识量角器。
四、练习量角。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方法要点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及时练习)
师:小朋友们,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到底读哪圈的刻度呢?你会读吗?一起来读几个。
强调:从哪边读起?为什么要从那边读起(从右边读起举右手,从左边读起举左手)
书上P41页第一题
2、学生量角,并尝试总结概括量角方法。
(1)学生尝试量角,老师指导并演示。
师: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的量角方法。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②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汇报结果,用量角器来量角,应该怎么量?和你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板书:点重合)
也就是要边重合(板书:边重合)。
我们只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指着刻度几,把它读出来就行了。(板书:读刻度)
(4)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内、外两圈刻度。
师:现在这个角的另一条边既指着内圈80°,又指着外圈100°,为什么读100°?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全班的交流已经弄清楚了角的度量方法。(板书课题)
及时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请同学观察这个角的度数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角的度数一样
师:两个角的边很明显不一样长,为什么度数一样,你有什么发现?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即使练习(做一做第三题)
(1)需要延长边的量角练习
师:那老师这个角该怎么量,你会吗?请位小朋友来说步骤,老师来操作。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看得清楚吗?怎么办?
生:把线延长出去
师:大家一起读记刻度。
(5)倒着的角的量角练习
师:这个角又应该怎么量呢,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展示台上量)汇报量的结果。
五、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这节课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六、拓展训练,课后延伸
1、猜猜被书遮住顶点的这个角有多少?
2、这个角的顶点也被数学书遮住,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少度呢?他可能有多少度呢?
板书: 角的度量
1度 写作 1°
怎样量角 一、点重合
二、边重合
三、读刻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