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的捕食和消化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了解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2)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并继续练习临时装片的方法;
(3)了解草履虫的捕食和消化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
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有多种单细胞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腐败有机物的污水中,或含氧充足的清水中,因此,可根据原生动物区系鉴定水的污染程度,从而预防严重的水污染,培养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运动、捕食和消化过程,了解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三、教学难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草履虫的取食及食物泡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方法
讲述、实验为主的综合课
五、教学准备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衣藻结构图、革履虫的结构模型
实验用品:草履虫、载玻片、盖玻片、革履虫的培养液,酵母、酵母一亮甲酚兰试剂(或酵母一亚甲基兰试剂)
六、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衣藻(1)衣藻的细胞结构(2)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异同二.草履虫(实验)(l)形状和运动(2)结构、摄食和消化 观察衣藻的挂图与模型;通过挂图,比较衣藻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异同;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草履虫形状和运动;重做装片,高倍镜观察结构、摄食和消化;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分析、总结衣藻的细胞结构以及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异同;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草履虫作为生命体的主要特点。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的生物体,以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体,即显微镜下的生物。今天,我们首先认识一下最原始,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新课学习
大多数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只有少数的生物生活在水中,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今天我们以衣藻和草履虫为例介绍单细胞生物。
一.衣藻
(出示衣藻的挂图与模型)
提问:(l)衣藻是何形状?(2)有哪些细胞结构?(3) 靠什么结构运动?
衣藻在细胞前部偏一侧的地方有一红色眼点,眼点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
(取出洋葱表皮细胞挂图),比较衣藻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异同。
总结:衣藻是植物,它具有植物细胞的结构,它又有其特殊的结构,来适应外界的环境。
二.草履虫
那么,单细胞的动物,它们的结构又怎样呢?下面以草履虫为例。
学生实验:观察草履虫。实验步骤: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运动
(出示草履虫的模型)
小结:草履虫的身体微小、形状像草鞋、单细胞,用肉眼可看到。
介绍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和作用。
提出问题:根据我对动物摄食和消化的理解,你设想一下草履虫的哪
些结构可能参与食物的摄取和消化?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提出假想。如何加入验证假想,做下面的实验。
学生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摄食和消化
注意: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用酵母一亮甲酚兰试剂染色;用显微镜观察食物从草履虫的什么部位进来的?食物泡从形成到消失的途径怎样?观察酵母在草履虫体外和食物泡内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根据学生的观察,让学生总结对草履虫摄食和消化的认识。
总结强调:单细胞生物虽微小,但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板书设计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 单细胞生物
一、衣藻
(1)衣藻的细胞结构
(2)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异同
二.草履虫(实验)
(l)形状和运动
(2)结构、摄食和消化
教案点评:
前面介绍的生物是能用肉眼见到的,本节介绍的生物却是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单细胞生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物,以前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作为基础,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微观生物。以草履虫和衣藻作为单细胞生物的代表,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全部的生命活动都可以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性地学习草履虫的捕食和消化过程,允许学生提出多种假说,并加以验证,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是一种教师无法替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