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
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
A.理气关系
B.本体论
C.道统论
D.格物致知
3.“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
A.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B.遵循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4.如果说,身体的DNA
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他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
A.DNA的重要性
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5.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俱词~的阳纯阳治。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扎于很导东间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6.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7.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
8.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离经叛道”
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
D.“天下为主,君为客
9.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后的休养生息阶段
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
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
A.自强不息的精神
B.追求卓越的精神
C.认真务实的态度
D.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中国礼仪的特点是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这一变化反映
A.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
B.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形成
C.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2.如表为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颁布的自谴诏书统计表。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宣帝
元帝
成帝
哀帝
4次
7次
7次
4次
A.“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B.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
C.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
D.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
3.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
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
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4.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
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
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5.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在这个学术和咨议中心,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宏漠。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A.开辟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B.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成熟
C.体现了齐文化开放兼容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6.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
B.天人合一
C.敬天保民
D.厚德载物
7.钱穆说:“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他意在强调
A.文化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B.要从历史发展中认识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D.应明白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8.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城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丈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
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9.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追求思想自由
B.主张人格独立
C.反对三纲五常
D.主张灵活变通
10.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说:“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此观点
A.凸显对纲常伦理的维护
B.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
C.说明了正君心的重要性
D.强调君主应实行德政
11.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
A.包容性和连续性结合
B.本土性和包容性结合
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
D.连续性和创新性结合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济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1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原因的是
A.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中华民族有重视总结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的传统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未受到外族文化影响
D.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做到既博采众长又兼收并蓄
14.中国古代的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主要有天、地、君、亲、师,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C.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D.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15.安徽西递慈善堂有一刻于明朝初年的“孝”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会由人变猴的意蕴。这说明孝敬父母(
)
A.只是公民的道德义务
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一定要付出代价
D.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
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3.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4.古代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各有不同的寓意,如,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水清玉洁,品行高尚。据此可知,皇帝的冕服
A.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B.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宣扬了儒家“仁”的治国理念
D.反映了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的落后
5.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6.妇好在商朝武丁时代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八方、夷方、鬼方等方国的大作战,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代表军权的大铜钺。据此可知商代
A.母系氏族色彩浓厚
B.宗法等级观念淡薄
C.华夏文明不断扩展
D.中央集权观念萌发
7.中、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8.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9.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10.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黄帝内经》指出“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责与人。”这说明中医药学
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
B.立足社会实践
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D.利于健康养生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及尊严是十分崇尚的。儒家重视人
的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可谓知矣。”孔子自己也坚守“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事放在首位。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孔子之后,儒
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家学者都十分强调人事。儒家的《四书》,即《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
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
——摘编自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儒家“反宗教”的历史因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天下的观念,这种观念并不是在地理空间上的无限延展,而是基于当时地理知识所及的有限认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主宰,人受命于天,天下人要服从天之子的统治,疆域上实行天下一统。随着思想一统的实现,政治一统和天下一统作为理想为历代王朝所追求。但这种观念随着辽、金、蒙古等政权的崛起而遭受挑战,所以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夷夏之辩”观念,主张用文化来区分华夏和夷狄,以至于19世纪以前的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在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后以“小中华”自居。
古代天下观意识形态化的同时,封建王朝对其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制度。……清朝统治者通过祭祀历代帝王以表达天下为公,祭祀孔子以尊崇儒学,恩赐满洲王公表明统治根基,恩赐外藩王公表明领有天下,免征浮粮、增加科举名额表明重民。从秦汉到宋,中原王朝与“夷狄”几乎一直维持在“礼”的范围内,如汉宣帝接见匈奴呼韩邪单于时,大臣们认为应以君臣之礼来对待,而汉宣帝则认为应待以客礼,此后基本作为定例。随着后世王朝对天下进一步有效管理的诉求增加,对边疆和藩属国都颁布了相关律令进行管理和控制。此外,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等官职管理西域和其它边疆地区,唐代安西、安南、安东、安北等都护府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清朝更是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将军、都统和大臣等进行管辖。但对于传统疆土概念以外的地区,往往视其为“绝域”,即使一些部落主动内附或归顺,也会因为恪守传统天下观的理念而予以拒绝。
——摘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天下观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在制度实践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天下观。
3.(古代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不再专擅学术与文化活动,于是明代后半期的文学、戏剧、艺术诸方面,也出现了浪漫精神的风气。……戏剧方面,自从元曲兴起,中国的舞台艺术进入成熟阶段。明代南曲渐盛,多为民间传奇戏,却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戏。明代中叶,昆曲兴起,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南北曲艺长处,甚至引入江南民歌小调,又经江南文人学士的帮助,昆曲遂一跃而为戏剧主流。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以及这一整合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代后半期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概括昆曲一跃成为戏剧主流的原因。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
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
A.理气关系
B.本体论
C.道统论
D.格物致知
【答案】C
3.“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
A.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B.遵循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答案】B
4.如果说,身体的DNA
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他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
A.DNA的重要性
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答案】D
5.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俱词~的阳纯阳治。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扎于很导东间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答案】A
6.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答案】A
7.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
【答案】D
8.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离经叛道”
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C
9.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后的休养生息阶段
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
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A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
A.自强不息的精神
B.追求卓越的精神
C.认真务实的态度
D.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中国礼仪的特点是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这一变化反映
A.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
B.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形成
C.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答案】B
2.如表为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颁布的自谴诏书统计表。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宣帝
元帝
成帝
哀帝
4次
7次
7次
4次
A.“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B.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
C.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
D.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
【答案】C
3.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
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
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答案】A
4.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
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
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答案】B
5.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在这个学术和咨议中心,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宏漠。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A.开辟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B.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成熟
C.体现了齐文化开放兼容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答案】C
6.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
B.天人合一
C.敬天保民
D.厚德载物
【答案】B
7.钱穆说:“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他意在强调
A.文化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B.要从历史发展中认识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D.应明白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答案】B
8.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城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丈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
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答案】D
9.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追求思想自由
B.主张人格独立
C.反对三纲五常
D.主张灵活变通
【答案】B
10.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说:“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此观点
A.凸显对纲常伦理的维护
B.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
C.说明了正君心的重要性
D.强调君主应实行德政
【答案】D
11.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
A.包容性和连续性结合
B.本土性和包容性结合
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
D.连续性和创新性结合
【答案】C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济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答案】D
1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原因的是
A.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中华民族有重视总结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的传统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未受到外族文化影响
D.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做到既博采众长又兼收并蓄
【答案】C
14.中国古代的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主要有天、地、君、亲、师,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C.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D.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答案】D
15.安徽西递慈善堂有一刻于明朝初年的“孝”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会由人变猴的意蕴。这说明孝敬父母(
)
A.只是公民的道德义务
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一定要付出代价
D.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
【答案】B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答案】B
2.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
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答案】B
3.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答案】C
4.古代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各有不同的寓意,如,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水清玉洁,品行高尚。据此可知,皇帝的冕服
A.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B.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宣扬了儒家“仁”的治国理念
D.反映了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的落后
【答案】B
5.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6.妇好在商朝武丁时代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八方、夷方、鬼方等方国的大作战,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代表军权的大铜钺。据此可知商代
A.母系氏族色彩浓厚
B.宗法等级观念淡薄
C.华夏文明不断扩展
D.中央集权观念萌发
【答案】C
7.中、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答案】A
8.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答案】C
9.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答案】D
10.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黄帝内经》指出“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责与人。”这说明中医药学
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
B.立足社会实践
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D.利于健康养生
【答案】A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及尊严是十分崇尚的。儒家重视人
的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可谓知矣。”孔子自己也坚守“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事放在首位。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孔子之后,儒
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家学者都十分强调人事。儒家的《四书》,即《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
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
——摘编自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儒家“反宗教”的历史因素。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价值;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孔子等
思想家及儒家经典的推动;宗教观念与儒家伦理相悖;中国古代是世俗社会;小农
经济占主导。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天下的观念,这种观念并不是在地理空间上的无限延展,而是基于当时地理知识所及的有限认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主宰,人受命于天,天下人要服从天之子的统治,疆域上实行天下一统。随着思想一统的实现,政治一统和天下一统作为理想为历代王朝所追求。但这种观念随着辽、金、蒙古等政权的崛起而遭受挑战,所以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夷夏之辩”观念,主张用文化来区分华夏和夷狄,以至于19世纪以前的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在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后以“小中华”自居。
古代天下观意识形态化的同时,封建王朝对其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制度。……清朝统治者通过祭祀历代帝王以表达天下为公,祭祀孔子以尊崇儒学,恩赐满洲王公表明统治根基,恩赐外藩王公表明领有天下,免征浮粮、增加科举名额表明重民。从秦汉到宋,中原王朝与“夷狄”几乎一直维持在“礼”的范围内,如汉宣帝接见匈奴呼韩邪单于时,大臣们认为应以君臣之礼来对待,而汉宣帝则认为应待以客礼,此后基本作为定例。随着后世王朝对天下进一步有效管理的诉求增加,对边疆和藩属国都颁布了相关律令进行管理和控制。此外,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等官职管理西域和其它边疆地区,唐代安西、安南、安东、安北等都护府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清朝更是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将军、都统和大臣等进行管辖。但对于传统疆土概念以外的地区,往往视其为“绝域”,即使一些部落主动内附或归顺,也会因为恪守传统天下观的理念而予以拒绝。
——摘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天下观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在制度实践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天下观。
【答案】(1)原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王朝大一统的需要;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边疆危机。
表现:祭祀与恩赐制度;礼法体系;边疆管理制度。
(2)积极:有利于大一统王朝的构建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
消极:一定程度上影响古代中国形成封闭保守的国家性格,造成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3.(古代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不再专擅学术与文化活动,于是明代后半期的文学、戏剧、艺术诸方面,也出现了浪漫精神的风气。……戏剧方面,自从元曲兴起,中国的舞台艺术进入成熟阶段。明代南曲渐盛,多为民间传奇戏,却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戏。明代中叶,昆曲兴起,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南北曲艺长处,甚至引入江南民歌小调,又经江南文人学士的帮助,昆曲遂一跃而为戏剧主流。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以及这一整合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代后半期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概括昆曲一跃成为戏剧主流的原因。
【答案】(1)“整合”: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各家思想。积极影响:推动儒学的发展,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汉王朝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有积极作用)
(2)代表作品:文学:《西游记》;戏剧:《牡丹亭》或《红梅记》。原因:①宋元以来,中国舞台艺术的成熟;②昆曲自身改革的推动;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④文人士大夫的推动。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