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有经验的古董收藏家要得到准确的证据,有时需要用“放大镜”细致观察器物表面的微小细节,此时,他应该将古董放置于“放大镜”的( )
A.1倍焦距以内 B.1倍焦距与2被焦距之间
C.2倍焦距处 D.2倍焦距以内
2.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3.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4.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8cm B.f=12cm
C.f=16cm D.f=20cm
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注意手指挡住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
B.不能看到人的脚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7.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着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小于一倍焦距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8.据专家介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容易引起近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9.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C.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D.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10.如图所示,水池墙壁的射灯射出一束光线射到水池底部,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水池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一直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
C.先向右移动再回到P点
D.一直向右移动
二、填空题
11.一场大雨过后,湖面水清可鉴,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反射远古缘故(填“镜面”或“漫”);水中鱼儿游弋,看到的是鱼的______(选填实像、虚像);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向上飞行时,它在湖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2.如图所示,false是人眼在false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在false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false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那么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______的实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或“异”)侧。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中,表示近视眼的示意图是______,矫正这种视力缺陷应佩戴用______透镜制成镜片的眼镜。
14.疫情期间,为了加强管理,江都区某学校利用热成像筒型网络摄像机对进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选填“人”或”显示屏”)。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并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目的。
15.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
16.如图是一位有视力缺陷同学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果他想矫正自己的视力,除了健康用眼外,还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______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17.刷脸支付的过程非常简单,消费者不需要带钱包、信用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要自己面对刷脸支付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刷验支付系统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整个交易过程十分便捷,如图所示屏幕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镜,刷脸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18.今年流行的手机屏幕放大器,如下图甲所示,其实质相当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它的成像特点与下图乙中蜡烛置于______点(选填:“A”、“B”或“C”)时相同。
19.车载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0.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图,CO为入射光线,______为折射光线;入射角大小是______,界面的______(填“上”或“下”)侧是玻璃。
三、解答题
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如图所示,已经给出了折射光线,请画出大致的入射光线。
22.根据透镜的性质,请完成如图的光路图。
23.小林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且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小林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总结出了光的折射规律。同桌小陈同学却认为不正确,他认为应该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______。
2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false和false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上右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false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______的焦距大些。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凸透镜后方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取走凸透镜,则光屏上(____)
A.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不成像
(4)保持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另一个透镜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接着小莉和小华分别用自己的近视眼镜来模拟视力矫正。小莉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像仍成在光屏前方:小华的眼镜放在透镜前时,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四块透镜如图乙所示,则放小华的眼镜时,实验所用的两块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答案
1.A 2.A 3.D 4.B 5.D
6.D 7.C 8.A 9.D 10.B
11.镜面 虚 不变 12.折射 能
13.缩小 异 甲 凹 14.人 缩小 红外线
1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折射 16.远视眼 凸透镜
17.凸透 倒立 18.放大镜 C
19.B 瓶盖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0.OA 60 下
21. 22.
23.增大 小于 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24.AC 焦距越小 红光
25.焦距 B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