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暑期训练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汽化和液化暑期训练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6 10: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汽化和液化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2.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雾气”是汽化现象
D.“雾气”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
3.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
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
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
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
4.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会发现眼镜的镜片上有时会形成“小水珠”,如图所示。关于“小水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水珠”与湖面上“白气”的形成原理相同
B.常出现在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
C.常出现在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时
D.夏天,也可能出现在走出空调房到室外时
5.如图所示,常温下的烧杯装有冰块,杯口盖有玻璃片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上的水珠是冰块熔化形成 B.a 上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形成在a 的下表面 D.小水珠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6.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两者都吸热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两者都放热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7.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
A.水能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比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
8.超市是我们经常购物的地方,在那里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产区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减缓了地面上水的蒸发
B.碎冰撒在冻鱼上,是利用冰熔化时降温来保鲜
C.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燕发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
D.保鲜膜包裹的蔬菜,减缓了水分的汽化
9.如图所示,是郑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某天的天气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该天的最高气温为false,读作“摄氏12度”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云是地表的水在蒸发时上升到空中的水蒸气D.云在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0.某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
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C.OB段表示沸腾过程,且温度先上升后不变
D.AB段虽然温度不变但也在不断吸热
二、填空题
11.年初,黄河部分地段出现了“水煮黄河”景象,远远望去,河面雾气腾腾,蔚为壮观。水煮黄河景象是由于河面上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形成一层雾气后笼罩水面而成,形成“水煮黄河”的景象的条件:______。(应写出一条即可)
12.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的_________侧(选填:“外”或“内”),它是__________现象。
13.如图,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金属盘内放些冰块,同时将金属盘适当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烧瓶口。
14.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电冰箱就是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工作的。如图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凝器时就会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并______热量。
15.晾晒衣服时,将衣服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表面上方________使衣服尽快晒干。
16.一次性打火机里的液体燃料丁烷在常温下呈气态,有人称其不小心将打火机破碎在口袋中,致使身体冻伤,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17.瓦罐汤是我们南昌特色美食之一,由于滚烫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尽管刚出炉的汤汁温度很高,但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当用汤勺拨开上面的油膜后,能看到热腾腾的白气,这是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殊区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如图所示,在铁路两侧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里面装有液态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发生______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______现象变成液态氨又流回棒底。
19.狗身上没有汗腺,烈日下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狗,这样狗可以通过舌头上汗腺蒸发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一些。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增大汗腺的______,快速喘气可以加快汗腺表面的______,这些都可以使汗腺蒸发加快。
20.如图所示,夏季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三、解答题
21.(1)为什么用纸锅可以烧开水,而纸锅却不会燃烧?(纸的着火点大约183℃)
(2)为什么被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水烫伤更严重?
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向暖水瓶注开水的场景,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注入水增多,我们听声音的音调如何变化?
(2)注水时暖水瓶口周围“白气”是哪种物态变化?
(3)“白气”慢慢消失的过程需要放热还是吸热?
2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______℃;在图中______(选填“甲”“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由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若在沸腾时熄灭酒精灯,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过程中要______;
(4)在图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4.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凡同学在 3 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水,放在同一地方。第一块自然蒸发,如图(a)所示;对第二块玻璃板进行加热以提高水滴的温度,如图(b)所示;对第三块用风扇吹风以加快水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如图(c)所示。三次水滴蒸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且t1>t2,t1>t3。
(1)比较图 (a)和(b)及相关条件可知: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水,______。
(2)比较图 (a)和(c)及相关条件可知: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水,______。
答案
1.C 2.B 3.C 4.C 5.B
6.C 7.C 8.A 9.D 10.D
11.液化 水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水面上的气温较低) 12.内 液化
13.汽化 液化 远离 14.液化 放出
15.温度 空气流动速度
16.正确 打火机里面的液体(或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17.汽化 液化 18.汽化 液化
19.吸收 表面积 空气流动速度 20.增大 加快 吸
21.(1)用纸锅烧水时,纸吸收的热量传递给了水,纸的温度虽然升高,但不能达到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2)水蒸气与水都是100℃,它们接触到皮肤都要向人体放热,水放热后,温度随之降低,等到它与人体温度相同时,即停止放热.而水蒸气向人体放热时先要发生液化,变成同温度的水,水再继续向人体放热,因此质量相同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要放热多,人烫伤也就更为厉害
22.(1)音调变高;(2)液化;(3)吸热
23.92 甲 不变 吸热 减少水的质量,或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加热等
24.空气流速相同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的时间越短 温度相同时,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空气流速越快,水蒸发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