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暑期学情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
B.猫咪在镜中成像
C.放大镜把眼睛放大
D.雄鹰透过小孔成像
2.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 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 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清晰的虚像, 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大于20cm D.等于10cm
4.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合适的位置,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使屏往凸透镜的方向靠近一点,像就会变模糊。那么,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哪种眼镜,有可能使屏上的像重新变清晰?( )
A.近视眼镜 B.远视眼镜
C.太阳镜 D.潜水镜
5.雨后的莲花池内,莲叶上一颗颗露珠晶莹剔透,透过这些“露珠”可以看到莲叶放大的脉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露珠”在空中的形成过程中有熔化现象
B.这些“露珠”与烧开的水面上出现的白雾成因相同
C.透过这些“露珠”可以看到莲叶放大的脉络,这个现象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
D.这些“露珠”从莲叶上滚落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晃”眼,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C.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7.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小强的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都是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8.如图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无锡市中小学统一安装的“一键式报警柱”。按下按钮就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面对面视频通话,实现校园安全事件的紧急救助。关于此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
C.“报警”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报警”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 12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12 cm
C.24 cm D.6 cm
二、填空题
11.坐落在共青城市苏家增乡的寺下湖每年冬季会有不少的候鸟来此越冬,如图所示为天鹅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的景象,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现象,天鹅看见水中的鱼会比实际_____。(选填“深”或“浅”)
12.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其矫正做法是___图.
15.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镜,对太阳光有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6.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
1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物距为3.5cm时,光屏上能得到______(“缩小”,“放大”或“不变”) 像,把物体从距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像将逐渐 ______(“变小”,“变大”或“不变”)。
18.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____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_____发生变化。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19.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时,是照相机原理;放在___________点时,光屏上能成放大的像;放在___________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经正确组装并调节后,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像重新变清晰,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折射光线为OC,请画出大致的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22.如图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23.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是为了______;
(2)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α
0°
15°
30°
β
0°
15°
30°
γ
0°
11°
22.1°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______入射到水中时,折射角为0°;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______和______现象;
③光从空气斜射时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且折射角始终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入射角。
24.实验室备有直径相等、厚度不等的凸透镜多个,厚度大小在透镜上均有标记,请你再添加适当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直径相等、中间越厚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1)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
(2)实验前,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3)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答案
1.C 2.A 3.A 4.B 5.A
6.C 7.C 8.A 9.C 10.A
11.反射 浅 12.60 小于 13.小于 正立 虚像
14.B D 15.凸透 会聚 16.15 正立
17.2cm 放大 变小 18.薄 焦距 凹透镜
19.凸透镜 光屏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D B C
20.放大 左
21. 22.
23.显现光路 同一 垂直 反射 折射 增大 小于
24.(1)选择的实验器材:一个白屏???刻度尺;
(2)步骤:
①取厚度不同的三个凸透镜,按由薄到厚标记为1、2、3
②让太阳光正对着射向凸透镜,在另一侧用白屏远近来回移动,观察到白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量这个光斑与凸透镜的距离L1,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③换用另外两个透镜,重复上述操作
数据表格:
透镜由薄到厚
光斑与凸透镜的距离(cm)
25.会聚 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