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十七课
一个粗瓷大碗
《一个粗瓷大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清段落,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
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①
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一读,理解词语意思。
②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③
检查掌握情况,教师相机指导多音字“还”的读音。
生字生词
革命
陈列
政治
抗联
赵一曼
袭击
日寇
通讯
搪瓷
一顿饭
缸子
归还
高粱
炊事
病号灶
吭声
侦察
艰苦
危险
架不住
gé
chén
zhèng
lián
màn
xí
kòu
xùn
táng
dùn
gāng
huán
liáng
chuī
zào
kēng
zhēn
多音字
hái
还要
还有
还
huán
归还
还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通过介绍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那样的艰苦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直接介绍了这个“粗瓷大碗”的现状及内在价值;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讲述了“粗瓷大碗”的由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
详细介绍了由这个大碗而引起的一个互敬互爱的革命故事;
第四部分(第9~11自然段):
简述了“粗瓷大碗”的去向。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示:
1.
组内质疑,梳理问题。
2.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探究答案。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答疑解惑。
1.
弄清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现状。
2.
走进部队内部,感受互助氛围。
3.
挖掘人物内心,体会美好品质。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①
剖析第三自然段的语言描写,体会赵一曼的正直无私。
②
剖析第七自然段的动作描写,体会赵一曼关爱他人的
优秀品质。
③
解读“丢”碗事件,体会赵一曼等共产党员身上具有
的无私、美好的精神品质。
总结全文,把握主题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赵一曼在艰苦中如何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表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1940年),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课外拓展
表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表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lián
gāng
màn
liè
liáng
dùn
zhēn
huán
列
曼
联
缸
还
粱
顿
侦
一、连一连。
课堂练习
(
)的故事
(
)的时候
战士们的(
)
令人感动
趁人不注意
艰苦生活
关爱
二、根据课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同志之间的(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着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碗(
)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
)。
陈列
赵一曼
令人感动的故事
2.课文以(
)为线索,讲述了(
)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了她(
)的高尚品质。
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
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
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赵一曼通知只使用过一次的一个粗瓷大碗。
(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②赵一曼开心的收下了通讯员送给她的这个粗瓷大碗。
(
)
③炊事员老李被赵一曼的做法感动了。
(
)
×
√
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搜索其他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与
同学分享,并谈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