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试卷 九年级返校考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试卷 九年级返校考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15:35:39

文档简介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试卷
九年级科学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答题时请注意:
1.本卷共8页,四大题,34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80分;
2.请用黑色圆珠笔或水笔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答题位置上;
3.本卷不得使用计算器,g=10N/kg。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2.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3.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
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
A.+5
B.+3
C.+1
D.-3
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欲验证“N(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

)
5.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7.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8.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以下图片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A.叶逐渐长大
B.根向水生长
C.茎背地生长  
D.茎向窗外生长
9.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10.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根据左图检索表判断下列植物中属于乙类的是



1a
有种子-------------------------2
1b
无种子-------------------------3
2a
种子有包被
-------------------
被子植物
2b
无包被-------------------------裸子植物
3a
有茎叶-------------------------4
3b
无茎叶-------------------------甲类
4a
无根
-------------------------
乙类
4b
有根
-------------------------
丙类
11.
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12.
下列4个实验所揭示的原理能直接推动发电机发明的是(

)
13.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前后(

)
A.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B.底座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
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
14.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
1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
C6H6)、六氯苯(化学式
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
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D.六氯苯由
6个碳原子和
6个氯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8月13日,四川宜宾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
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17.生命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生物体内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它们是

的结果。
(2)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的个体在构成的层次性方面有什么不同?


18.如图甲,在薄铁皮桶内放少量的水,将其加热,使水沸腾,然后盖紧桶盖,浇上冷水,在

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两张纸,如图乙,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压强越


19.1774年,拉瓦锡完成了氧化汞加热实验,如图为反应过程示意图。
(1)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分析,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20.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土豆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2)如图是发芽的马铃薯,种入土壤后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2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字母)。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2.
小华同学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3)若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未调平
B.称量后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
D.称量时未用游码
23.
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2)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做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

(选填“a到b”或“b到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8(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5.小明同学用如图反应装置来探究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写出一种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2)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

来反映H2O2分解的速率。
(3)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实验I
25℃
0.2克二氧化锰
10毫升5%H?2O2
实验II
25℃
0.2克氧化铜
10毫升5%H2O2
该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__
▲__。
26.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①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②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③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2)步骤②选用鲈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7.小科从资料上获悉:镁带在空
(?http:?/??/?www.21cnjy.com?)气中燃烧时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跟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Mg
+
N2
Mg3N2。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小科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闭合铁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铁夹,观察到倒流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图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


(2)若不进行步骤③的操作,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3)小敏认为可利用镁带直接在集气瓶内燃烧(如图三)来验证实验结果,根据小敏的实验设计,当观察到

现象时,可确定镁能在氮气中燃烧。
28.某校同学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视觉的形成相关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成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透明胶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光屏等。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装置如图。
(1)在此装置中,

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
(2)
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的成因,写出实验过程: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1分,共44分)
29.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2)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选填“A”“B”或“C”)。
(3)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30.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排放”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
min(设小明骑车上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科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活塞前沿在20mL刻度处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科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活塞前沿将稳定在

的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最后活塞前沿将稳定在

的刻度处。
(3)此装置甲与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装置乙比较,有什么优点


32.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分析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2.04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

_(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

_
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上升到30cm(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金属块的密度。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4.2018年温州公布了《温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住宅楼雨水蓄水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之一,下图1是小周设计的长方体地下蓄水池水位监测及排水电路,RF为置于池底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上方水的压力的变化而变化,RF的阻值随池内水位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9V。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3A时,铁质开关S2被释放,工作电路通电,水泵开始排水;当I≥0.036A时,S2被吸上,工作电路断电,水泵停止排水,从而通过控制池底水泵的排水,将水位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
(1)水位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要求控制池内最低水位为0.5米,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的阻值为多少?池内的最高水位为多少米?
(3)
要想调高池内最高水位,增大蓄水池的蓄水体积,根据电路图,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_

_。请写出此方法能提高蓄水池蓄水体积的理由。

再次温馨提示:
恭喜你完成了本试卷上的试题,请再检查一下,是否已经将你自己写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答题位置上!
祝你成功!
D.薄雾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A.冰雪消融
C.冰的形成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A.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第13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图二
图三
图一
第30题图一


控制电路
工作电路
九年级科学试卷

8


8
页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答题卷
九年级科学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28.(1)
(2)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1分,共44分)
29.(1)
(2)
(3)
30.解(1)
(2)
20.(1)
(2)
21.(1)
(2)
22.(1)
(2)
(3)
23.(1)
(2)
24.(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8(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5.(1)
(2)
(3)
26.
(1)
(2)
(3)
27.(1)
(2)
(3)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并正确填涂右侧考号。
2、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3、
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和试卷上答题无效。
4、
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准考证,并用黑色字迹的书写笔填写右侧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17.(1)
(2)
18.(1)
(2)
19.(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31.(2)
(3)
32.(1)
(2)
(3)解:
34.(1)
(2)解:
(3)
33.
解:(1)
(2)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参考答案
九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D
C
A
B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B
D
D
B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个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交界处(或“边缘”)
(2)地壳
17.(1)细胞分化
(2)高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18.(1)大气压
(2)小
19.(1)分解反应
(2)Hg

O2
(写出一个给1分)
20.(1)大于(2)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21.(1)乙
(2)ABD
22.(1)10
(2)试剂瓶塞正放(或未倒放)
(3)AB
23.(1)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Fe+2O2Fe3O4
24.(1)b到a
(2)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8(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5.⑴关闭长颈漏斗,将注射器和装置连接好,往外拉(向内推)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如果活塞恢复原状,说明气密性良好。(合理的即给分)
⑵相同时间收集的气体体积
⑶不同的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不同
26.(1)加酶饲料
(2)鱼苗生长速度快,实验现象明显
(3)植酸酶能加快(或促进)鲈鱼的生长
27.(1)将瓶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2)瓶内气压小,打开瓶塞时有空气进入,影响实验效果
(3)装置冷却,打开铁夹,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远大于瓶子容积的20%
28.(1)水凸透镜
(2)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烛焰的中心、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分,只要写出调节三者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都给2分)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它变厚,观察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2分)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2分)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1分,共44分)
29.(6分)(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
B
(3)P点前
30.(6分)(1)t=5
min=300
s,则小明骑车的速度:v===5
m/s;(2分)
(2)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m人+m车)g=(55
kg+15
kg)×10
N/kg=700
N,(1分)
S=0.005
m2×2=0.01
m2,(1分)
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p===7×104
Pa;(2分)
31.(6分)(2)
_12mL_
(2分)
8mL
(2分)
(3)实验更加准确(2分)
32.(8分)答案:(1)78:71:96;(2分)
(2)0.96;(2分)
(3)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
2KCl+3O2↑(
2分)
245
96
x
0.96g
245/
x
=96
/0.96g(
1分);
解得:x=2.45g
(1分)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33.(7分)(1)ρ金=m/V=G/Vg=27N/(10-3m3×10N/kg
)=2.7×103kg/m3
(3分)
(2)解:V排=100
cm2×(30-20)cm
=1000
cm3=10-3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2分)
F拉=G
-
F浮=27N–10N=17N(2分)
34.(11分)(1)增大
(2分)
(2)
HL=0.5m,RFL=200Ω
当水位降至最低时,S2被吸上,IL=0.036A
R串1==
=
250Ω
R滑=250Ω-200Ω=50Ω
(2分)
当水位将至最高时,S2被释放,IH=0.03A
R串2
=
=
=300Ω
RFH=
300Ω-50Ω=250Ω
可知最高水位
HH=1m
(2分)
(3)
滑动变阻器向左移,使阻值适当调小或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或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分)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小时,在电源电压和电磁铁吸合、释放电流不变的情况下,RFL和RFH都会增大,所以池内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都会增大,RF的对应的阻值差(RFH﹣RFL)却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池内最高与最低水位的高度差△H会增大,而蓄水池形状为长方体,故能实现提高蓄水池蓄水体积。
(电源电压调大时,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和电磁铁吸合、释放电流不变的情况下,RFL和RFH都会增大,所以池内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都会增大,RF的对应的阻值差(RFH﹣RFL)却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池内最高与最低水位的高度差△H会增大,而蓄水池形状为长方体,故能实现提高蓄水池蓄水体积。等合理即可)
(3分)
命题:
乌牛一中
郑英楚
13605877891
667891
审卷:乌牛一中
倪丽丽
13758410365
670365
做题:乌牛一中


13868649753
679753
MnO2
3201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答题卷
九年级科学
题号




总分
分值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17.(1)
(2)
18.(1)
(2)
19.(1) 
 
(2)  
20.(1)
(2)
21.(1)
(2)
22.(1)
(2)
(3)
23.(1)
(2)
24.(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8(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5.(1)
(2)
(3)
26.
(1)
(2)
(3)
27.(1)
(2)
(3)
28.(1)
(2)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6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1分,共44分)
29.(1)
(2)
(3)
30.解(1)
(2)
31.(2)
(3)
32.(1)
(2)
(3)解:
33.
解:(1)
(2)
34.(1)
(2)解:
(3)
………………………………密……………………………………封…………………………………线…………………………………………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