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 7 敬业与乐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 7 敬业与乐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6 21: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敬业与乐业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乐业(lè) 行业(háng) 羡慕(mù) 容赦(hè)
B.征引(zhèng)禅师(chán) 妄想(wàng) 蜩翼(yì)
C.骈进(pián) 亵渎(xiè dú) 佛门(fó) 掠夺(lüè)
D.承蜩(tiáo) 旁骛(wù) 佝偻(gǒu lóu) 强聒(guō)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现在出去吗?小林。
B.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C.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D.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3.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B.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4.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转折复句)
B.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递进复句)
C.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并列复句)
D.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并列复句)
5.对“敬业”“乐业”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乐业”是作者从儒家经典《礼记》里头的“敬业乐群”和道家经典《老子》里头的“安其居乐其业”两句话中造出来的。
B.“敬业”是指因某种职业而得到人们的尊敬。
C.“乐业”是指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D.“敬业”“乐业”中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包括学生的学习。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实,不管身处何时,不论身在何地,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用心去做。
②所谓敬业精神,我认为,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③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于所从事工作的态度可能是这样的: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趋利避祸,缺乏起码的工作热忱;有的愤世嫉俗,怨天尤人。
④不过我想,咱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需要一份普通的工作来维持普通的生活。
⑤这些人在工作中牢骚满腹,抱怨连连,影响自己心情的同时,也污染周遭人的耳朵。
⑥也许,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品位、时尚的“速食”年代,谈敬业精神好像有点落伍。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③⑤①②④⑥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 ?
梁启超 ? ?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 ?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已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 ?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 ?
⑤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论点的?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从选文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8.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夯实勤奋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我们总是不满意的多。人的满意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身的,一种是对外界的。外界我们控制不了,外界常常令我们猝不及防地产生不愉快,如下班时没赶上末班车,早上上班时堵车,这些外界的不愉快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我们自己的不满意,是不是我天生的命不好,倒霉事全占了?是不是我天生就不行,为什么那么多的不如意?
这时,人就会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隔离与外界的不愉快事实,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结。简单地说就是,让倒霉的事实转换成内在的一种情绪,不考虑事实本身,而是让自己与情绪感受在一起。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他们会怨天尤人,也会怨恨自己,一般情况下,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绪中的人,并不是因为刚好遇见了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因为他们以前曾遭受过巨大的心灵创伤,这些倒霉的事不过是个引子,他们遇上了,就会联想到以前那些痛苦的经历,这时,就很容易陷入心灵危机。
人一旦遇到这些情况,正确的做法,就是接受、承认那些事实,既然往事已过,就让它们成为过去,和过去说拜拜,做好现在的自己,做好现在手头应做的事。过去的不能改变,那就改变现在和未来。
这时,有人会说,那处于这种低迷的状态,到底怎么办呢?我要说的是,你的这种低迷状态是一种“想”的结果,你的注意力在于思考,而要把“想”的方式转换成“做”的方式,那么你的注意力就转变了,你就会改变当下的感受,而进入另一种感受,这时的低迷情绪就中断了,你处于另一个维度里,从而就改变了自己。
“做”就是做事的意思,你不停地做事,就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来思考、体验那些不好的情绪了。曾有个男生失恋后,处于深深的痛苦中,父母建议他去找一份工作,他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为了摆脱痛苦,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双休也不休息,后来,他被老板赏识,不仅加薪,还被提拔为技术部的主管。这个真实故事中的男生就是通过工作来转移注意力,摆脱失恋痛苦的成功例子。当自己面临不如意时,我们应当坚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办法的,有时只是需要我们转换一下思路,转变一种方式。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体现,当我们的这一能量在这一种方式受堵时,就换另一种方式,当我们的能量在这一空间受阻而不通畅时,不妨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我们的不如意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不顺畅,不能自由流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对的人对的方式,让我们顺畅起来。
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但是我们最应该让自己满意,让自己幸福,而通往幸福的道路,也是我们终生奋斗的历程,我们必须努力做事,用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夯实勤奋做事,会让我们很少陷入心灵危机,会让我们成为现实主义者,当然了,也会让我们更快成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运用的两种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试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好处。
(3).从敬业或乐业的角度对自怨自艾的人说几句话。
9.近年来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八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栽人深潜器……
(1)请提取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赦shè;B.征zhēng;D.佝gōu。
2.答案:B
解析:A.问号应该放在称呼后面,应改为“你现在出去吗,小林?”;C.直接引用,标点符号在后引号内,应改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D.起提示作用用冒号,“两句话”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3.答案:D
解析:D.理至易明:指道理极容易明白。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语法知识的能力。D项,“与其....倒不如......”是选择关系。
5.答案:B
解析:“敬业”是指专心致力于学习或工作,将全副精力集中到所做的事上头。
6.答案:C
解析:语段谈的是“敬业”,②首先提出“敬业精神”,应为首句。⑥④语意相连,谈自己的观点,由“不过”这个转折词可知,⑥应在④前。③⑤语意相连,谈一些人从事工作的态度,⑤中的“这些人”指代③中的“有些人”,故③在⑤前。①紧接⑤,总结语段,应放最后。故正确顺序为②⑥④③⑤①。
7.答案:(1).【答案示例】“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答案示例】①有业之必要;②要敬业;③要乐业。
(3).【答案示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论证了“有业之必要”,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答案示例】一要忠实于自己做的事,二要心无旁骛,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自己做的事上。
解析:(1).提取中心论点,首先要通读全文,大致明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然后从题目、文章开头或结尾处筛选。选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
(2).要在把握全文论证思路的基础上解答,选文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第⑥段总结全文;第②③④⑤段是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证的,选取每一段的中心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3).举唐朝名僧的例子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举例论证的一般作用及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即可。
(4).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第④段,抓住关键句“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组织答案。
8.答案:(1).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夯实勤奋。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一男生失恋后,为了摆脱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的例子,证明了勤奋做事能摆脱不良情绪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把不如意时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做法和承认事实、勤奋做事的正确做法加以比较,突出了勤奋做事能摆脱不良情绪,走向成功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快乐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每一天呢?心情舒畅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更容易成功。
解析:(1).本题运用【中心论点概括法】。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是题目,全文内容围绕此展开。
(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1)【材料一】: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材料二】:“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2)“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坚持、专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