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诗歌的发展历程
目录
《诗
经》
楚
辞
汉
赋
汉乐府诗
目录
魏晋南北朝诗歌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目录
明清诗歌
现代诗
《诗
经》
诗丨·丨经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现存305篇。
其中6篇为笙诗,笙诗共有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一、关于《诗经》
诗丨·丨经
(一)《诗经》的名称由来和成书年代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
诗丨·丨经
(二)诗经内容简介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歌
《雅》:贵族祭祀之诗歌
《颂》:宗庙祭祀之诗歌。
诗丨·丨经
(二)诗经内容简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丨·丨经
(三)关于《诗经》的艺术价值
现实主义的反映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楚
辞
一、楚辞的内容梗概
楚丨辞丨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二、《离骚》的文学贡献
1.骚体:文学包括楚歌和楚赋,它们有二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以《楚辞》中作品为模拟范式,其二是“兮”的大量运用。
2.赋体文学
汉丨丨赋
汉
赋
汉丨丨赋
特点: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形式:铺采摛文
内容:体物写志
内容:
一是渲染宫殿城市;
二是描写帝王游猎;
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
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汉
乐
府
诗
汉丨乐府丨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乐
府
诗
乐丨府丨诗
分
类
1.郊庙歌辞:祭祀乐歌。
2.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
3.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
4.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
乐
府
诗
乐丨府丨诗
内
容
1.表现平民百姓疾苦时,兼顾到表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严重创伤。
2.反映富贵之家奢华。
3.对男女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
乐丨府丨诗
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⑴叙事性;
⑵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⑶形式的自由和多样;
⑷浪漫主义的色彩;
⑸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魏
晋
南
北
朝
诗
歌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和永明体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建安文学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
(二)竹林七贤的诗歌创作
阮籍、嵇康的作品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东晋在玄学的影响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泛滥一时,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
(三)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南朝诗歌在谢灵运手上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诗人鲍照出身寒微,则擅长用七言古诗体来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怀,他隔句押韵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诗歌的发展历程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