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6 15: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和意义;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资政新篇》的内容及重要影响;天京的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近代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开展斗争,铸就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
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观察这座《金田起义》浮雕思考:
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样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人物扫描: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
“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困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
3、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
材料研读: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到: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
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金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江穿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等何等福气……”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4、永安建制: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组织。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到50万人。次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首都。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人口。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是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3、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时间:1853年
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太平天国北伐,北伐军逼近天津,但是孤军远征,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终不免全军覆没。
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胜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的原因: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定都天京后,起义队伍中昔日所提倡的那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已荡然无存。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仅把清朝的衙门等占为王府,而且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新宫殿。天王的轿夫有64人,东王的轿夫有48人。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1855年,在天京事变爆发的前夕,杨秀清借口天父下凡附体,竟然命人将洪秀全杖责四十,以作惩罚。杨秀清以“天父”为借口,故意杖责洪秀全,是在提高自己的声威,这件事情也导致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接着他又借口“天父”降临,要求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晋封其为万岁,这一行动直接威胁到了洪秀全的领导地位,他绝不能再次束手待毙。洪秀全表面上高兴的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中却立刻派人召回了北王韦昌辉。韦昌辉回到天京之后,立刻包围了东王府,将杨秀清家族全部斩尽杀绝,随后又一举屠杀了东王部下两万多人。天京事变终于在杨秀清的步步紧逼下爆发了,可结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
结果: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影响: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施。
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两役的大捷,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和反扑。
人物扫描:
(1811—1872)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4、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这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
②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5、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三):本课小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四)、课堂练习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D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D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C

A.
秦日纲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4、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C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五)、板书设计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
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3、金田起义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的原因:
2、重建领导核心
3、安庆陷落
4、天京陷落
5、影响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