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眼睛与光学仪器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若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C.若凸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位置对调,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远视镜片,将光屏左移可以承接到清晰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3.毕业照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拍照时( )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同学们应站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
D.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远离同学们
4.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5.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false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false
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6.老龙湾是中国七十二名泉之一,四季景色如画。如图为景区内一凉亭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凉亭的距离要大于2f
D.凉亭的倒影看起来比较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7.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 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
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
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
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
8.小兰的视力出现问题,如图是她的眼睛成像示意图。现在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
A. B.C. D.
9.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B.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0.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
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胶片离镜头更近一些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
11.小明的眼睛近视了,他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如图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则他应配戴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加以矫正,该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导现一个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如图所示,此时的像距为___________cm。生活中的___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13.运动会开幕式上小华帮同学们照集体照,发现有部分同学在画面之外,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画面,小明拿着相机应______同学们(选填“远离”或“靠近”),同时应将相机的镜头______(选填“往前伸”或“往后缩”)。拍完照后准备给镜头盖上盖子时,小明突然发现镜头上有一只小虫子,请你分析:小明所拍的相片将______小虫子的像。(选填“出现”或“不出现”)
14.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的照相机,它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拍摄时,如果将照相机镜头靠近被拍摄的物体时,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距将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____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_____发生变化。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17.小亮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小亮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1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目镜再次将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那么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______的实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或“异”)侧。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中,表示近视眼的示意图是______,矫正这种视力缺陷应佩戴用______透镜制成镜片的眼镜。
20.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______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三、解答题
21.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
(1)小聪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如图1所示,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如图2所示图像,由图可知,白纸被烤焦的最短时间为2min,对应的s为 ______cm,此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
(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在光屏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将蜡烛移至如图3所示位置,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所成的 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制成 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_(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实现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的成像原理与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false,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跟原来的相比要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为______(填“乙”或“丙”)图,可以使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A 8.B 9.B 10.B
11.乙 凹 发散 12.缩小 16.6 照相机
13.远离 往后缩 不出现 14.虚 变小
15.凸 变大 变大 16.薄 焦距 凹透镜
17.倒立 缩小 照相机 18.实 投影仪 虚 放大镜
19.缩小 异 甲 凹 20.减小 变薄
21.10 放大 投影仪 能 虚 远视
22.同一高度 下 照相机 右 大 乙 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