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12:35:3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杭州)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解答】A: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B符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由张裂形成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是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1·金华)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正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珠峰升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其不断被抬升;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1·嵊州模拟)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模拟(  )
A.山体滑坡 B.火山喷发 C.宇宙膨胀 D.板块相撞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解答】该模拟实验是移动书本相互挤压,观察挤压结果,是模拟了板块的相撞;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调査发现,大西洋两岸的一些古生物化石是同类的,有些岩层也是连续的
D.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答案】A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答】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和大陆漂移无关,而选项BCD与大陆漂移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0七上·杭州月考)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由三个内容,(1)地球的岩石圈像一整块的七巧板。(2)全球有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解答】 ① 板块的运动有两种方式:张裂和碰撞。张裂形成裂谷或者海洋,碰撞形成山脉和岛屿。故①对
② 台湾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形成。 故② 正确
③ 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故 ③ 不正确
④ 大洋中脊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故 ④ 不正确
故选A
6.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过去8年,逾5万灾民仍在等待回家。该次地震,说明当地(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我国东部地处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东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大陆漂移说”起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
A.气候相似 B.大陆轮廓相吻合
C.地质构造相似 D.古生物相似
【答案】B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通过他不懈的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相吻合,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答】A、非洲板块除了包括非洲陆地外,还包括临近的大片海洋,A不符合题意;
B、亚欧板块没有与亚欧大陆重合,B不符合题意;
C、印度洋板块除了海洋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C不符合题意;
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创立的
③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C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是根据非洲与南美洲的大陆轮廓吻合特点而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状,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火山、地震,板块相撞挤压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莫霍提出的
B.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答案】C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答】A、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A不符合题意;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B不符合题意;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符合题意;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答案】B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魏格纳有一次生病躺在床上,眼睛瞥到了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越看越觉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是可以完美拼合的,这一过程是观察发现,所以他大胆假设很久之前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整块陆地,这过程为大胆假设,之后就去探索发现,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这过程为寻找证据,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0·温岭模拟)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解答】A、全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故A错误;
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流水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故B错误;
C、板块都是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故C正确;
D、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0·杭州模拟)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解答】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的板块是指被断裂带分割成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按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而大西洋则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C
16.(2020七上·镇海期末)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为(  )
A.亚欧大陆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位于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2019·宁波模拟)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四川地震频发,原因是其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四川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8.(2019七上·杭州期末)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运动示意图,与该图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表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B.图中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图中所示是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D.图中所示的板块碰控,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张力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力形成山脉。
【解答】板块运动示意图中箭头指向中间,表示板块挤压,形成山脉,箭头指向两边,表示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答案为:C
19.(2018七上·绍兴月考)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红海 C.海沟 D.大西洋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大西洋是由大陆漂移形成的。
【解答】A、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A不符合题意。
B、红海是由板块分离运动形成,B不符合题意。
C、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海沟,C符合题意。
D、大西洋是大陆漂移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有关板块的正确说法是(  )
A.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成的较大的单元
B.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
C.全球共有五大板块
D.板块之间的界线一定是造山带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在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碰撞处,一般会有隆起的岛弧和海岸山脉;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不管是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解答】A、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地带(如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板块,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断裂构造带分割形成六大板块,根据岩石圈的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构成岩石圈)判断,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B符合题意。
C、全球共有六大板块,C不符合题意。
D、 板块之间的界线并不一定是造山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家住太行山的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太行山可能曾经是   ,现在变成了   。
【答案】海洋;陆地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有可能变成陆地,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解答】家住太行山的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太行山可能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
故答案为:海洋;陆地
22.1910年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   大陆和   大陆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几乎可以拼合起来。1915年,“   ”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   。
【答案】非洲;南美洲;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解答】1910年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几乎可以拼合起来。1915年,“大陆漂移假说”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非洲;南美洲;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23.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   学说。
【答案】海洋探测;海底扩张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解答】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海底扩张学说。
故答案为:海洋探测;海底扩张
24.(2019七上·奉化期末)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   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大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六;软流圈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经过了许多专家的研究,积累了岁月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软流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地壳岩石圈以下的圈层在地下60~250公里之间,位于地幔上部。
【解答】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慢慢地移动着。
故答案为:板块构造学说;六;软流圈
25.(2020七上·海曙期末)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   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
【答案】板块构造;六大;软流圈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解答】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故答案为:板块构造;六大;软流圈
26.(2018七上·绍兴月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那是因为   板块俯冲到   板块造成的,附近也是   多发区。
【答案】印度洋;亚欧;火山和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
【解答】 由于印度洋中的大洋中脊不断扩张,使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使得欧亚板块的边缘隆起,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因此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造成的,附近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因为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印度洋;亚欧;火山和地震
27.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地壳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块体,称为“板块”,即:   、   、   、   、   和    ,“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和   。最后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科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软流层;碰撞;张裂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地球上的地壳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块体,称为“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和南极洲板“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最后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科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软流层;碰撞;张裂
28.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   板块。
【答案】美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读图能力的培养,试题简单。
【解答】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根据图中给的信息,墨西哥属于六大板块中的美洲板块。
故答案为:美洲。
29.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   和   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   学说。
【答案】非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大陆漂移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陆漂移学说。该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明有:
1、海岸线;2、两岸构造;3、相邻大陆;4、二叠纪时在南美洲﹑非洲中部和南部﹑印度﹑澳大利亚都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都处于热带或温带地区.与此同时﹐在北半球除印度以外的广大地区并未找到确切的晚古生代冰川遗迹﹐相反却见到许多暖热气候的生物化石.这表明上列出现古冰川的诸大陆在当时曾相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大陆.
5、科学发展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解答】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可以写成南美洲东海岸。
故答案为:非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大陆漂移
30.板块的碰撞形成了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和   。
【答案】巨大的山脉;裂谷;海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学说内容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可能张裂也可能碰撞。
【解答】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故答案为:巨大的山脉;裂谷;海洋
三、解答题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如右上图所示是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   (填“碰撞”或“张裂”)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   (填“扩张”或“缩小”)。
【答案】(1)六;碰撞
(2)扩张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解答】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 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由于相互张裂运动,后被海水填充,由此可以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扩张。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杭州)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2.(2021·金华)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正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3.(2021·嵊州模拟)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模拟(  )
A.山体滑坡 B.火山喷发 C.宇宙膨胀 D.板块相撞
4.(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调査发现,大西洋两岸的一些古生物化石是同类的,有些岩层也是连续的
D.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5.(2020七上·杭州月考)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过去8年,逾5万灾民仍在等待回家。该次地震,说明当地(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7.我国东部地处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8.“大陆漂移说”起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
A.气候相似 B.大陆轮廓相吻合
C.地质构造相似 D.古生物相似
9.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0.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1.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创立的
③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2.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莫霍提出的
B.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13.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14.(2020·温岭模拟)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
15.(2020·杭州模拟)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6.(2020七上·镇海期末)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为(  )
A.亚欧大陆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7.(2019·宁波模拟)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四川地震频发,原因是其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18.(2019七上·杭州期末)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运动示意图,与该图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表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B.图中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图中所示是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D.图中所示的板块碰控,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19.(2018七上·绍兴月考)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红海 C.海沟 D.大西洋
20.有关板块的正确说法是(  )
A.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成的较大的单元
B.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
C.全球共有五大板块
D.板块之间的界线一定是造山带
二、填空题
21.家住太行山的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太行山可能曾经是   ,现在变成了   。
22.1910年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   大陆和   大陆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几乎可以拼合起来。1915年,“   ”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   。
23.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   学说。
24.(2019七上·奉化期末)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   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大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
25.(2020七上·海曙期末)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   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
26.(2018七上·绍兴月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那是因为   板块俯冲到   板块造成的,附近也是   多发区。
27.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地壳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块体,称为“板块”,即:   、   、   、   、   和    ,“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和   。最后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科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学说”。
28.墨西哥城发端的甲型HINI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全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四川成都出现了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INI流感患者。从图可知,今年甲型HINI 流感发端地墨西哥城处于   板块。
29.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   和   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   学说。
30.板块的碰撞形成了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和   。
三、解答题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如右上图所示是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   (填“碰撞”或“张裂”)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   (填“扩张”或“缩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解答】A: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B符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由张裂形成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是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珠峰升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其不断被抬升;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解答】该模拟实验是移动书本相互挤压,观察挤压结果,是模拟了板块的相撞;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答】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和大陆漂移无关,而选项BCD与大陆漂移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由三个内容,(1)地球的岩石圈像一整块的七巧板。(2)全球有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解答】 ① 板块的运动有两种方式:张裂和碰撞。张裂形成裂谷或者海洋,碰撞形成山脉和岛屿。故①对
② 台湾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形成。 故② 正确
③ 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故 ③ 不正确
④ 大洋中脊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故 ④ 不正确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东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通过他不懈的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相吻合,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答】A、非洲板块除了包括非洲陆地外,还包括临近的大片海洋,A不符合题意;
B、亚欧板块没有与亚欧大陆重合,B不符合题意;
C、印度洋板块除了海洋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C不符合题意;
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是根据非洲与南美洲的大陆轮廓吻合特点而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状,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火山、地震,板块相撞挤压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答】A、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A不符合题意;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B不符合题意;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C符合题意;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魏格纳有一次生病躺在床上,眼睛瞥到了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越看越觉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是可以完美拼合的,这一过程是观察发现,所以他大胆假设很久之前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整块陆地,这过程为大胆假设,之后就去探索发现,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这过程为寻找证据,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解答】A、全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故A错误;
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流水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故B错误;
C、板块都是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故C正确;
D、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解答】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的板块是指被断裂带分割成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按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而大西洋则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位于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四川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8.【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张力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力形成山脉。
【解答】板块运动示意图中箭头指向中间,表示板块挤压,形成山脉,箭头指向两边,表示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答案为:C
19.【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大西洋是由大陆漂移形成的。
【解答】A、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A不符合题意。
B、红海是由板块分离运动形成,B不符合题意。
C、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海沟,C符合题意。
D、大西洋是大陆漂移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在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碰撞处,一般会有隆起的岛弧和海岸山脉;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不管是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解答】A、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地带(如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板块,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断裂构造带分割形成六大板块,根据岩石圈的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构成岩石圈)判断,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B符合题意。
C、全球共有六大板块,C不符合题意。
D、 板块之间的界线并不一定是造山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答案】海洋;陆地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有可能变成陆地,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解答】家住太行山的小明,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太行山可能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
故答案为:海洋;陆地
22.【答案】非洲;南美洲;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解答】1910年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几乎可以拼合起来。1915年,“大陆漂移假说”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非洲;南美洲;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23.【答案】海洋探测;海底扩张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解答】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海底扩张学说。
故答案为:海洋探测;海底扩张
24.【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六;软流圈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经过了许多专家的研究,积累了岁月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软流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地壳岩石圈以下的圈层在地下60~250公里之间,位于地幔上部。
【解答】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慢慢地移动着。
故答案为:板块构造学说;六;软流圈
25.【答案】板块构造;六大;软流圈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解答】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故答案为:板块构造;六大;软流圈
26.【答案】印度洋;亚欧;火山和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 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
【解答】 由于印度洋中的大洋中脊不断扩张,使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使得欧亚板块的边缘隆起,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因此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造成的,附近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因为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印度洋;亚欧;火山和地震
27.【答案】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软流层;碰撞;张裂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地球上的地壳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块体,称为“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和南极洲板“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最后形成今天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科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软流层;碰撞;张裂
28.【答案】美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认识,读图能力的培养,试题简单。
【解答】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根据图中给的信息,墨西哥属于六大板块中的美洲板块。
故答案为:美洲。
29.【答案】非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大陆漂移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陆漂移学说。该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明有:
1、海岸线;2、两岸构造;3、相邻大陆;4、二叠纪时在南美洲﹑非洲中部和南部﹑印度﹑澳大利亚都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都处于热带或温带地区.与此同时﹐在北半球除印度以外的广大地区并未找到确切的晚古生代冰川遗迹﹐相反却见到许多暖热气候的生物化石.这表明上列出现古冰川的诸大陆在当时曾相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大陆.
5、科学发展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解答】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可以写成南美洲东海岸。
故答案为:非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大陆漂移
30.【答案】巨大的山脉;裂谷;海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学说内容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可能张裂也可能碰撞。
【解答】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故答案为:巨大的山脉;裂谷;海洋
31.【答案】(1)六;碰撞
(2)扩张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解答】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 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由于相互张裂运动,后被海水填充,由此可以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扩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