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府苑中学高三年级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刘小平 编写时间:2012-3-20
【课题】专题二 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 第二讲 大气运动
【考点】1.大气受热过程。
2.大气保温的基本原理
3.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受热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____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2.原理应用
(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____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利用________原理,可以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温室农业。
(3)分析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____→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____→昼夜温差____。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____→昼夜温差____。
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____陆地。
3.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____纬向____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___ (___纬)凸出;海洋上则向___ (___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____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____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____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等温线向____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____ (地势高低)
气温高,等温线向____纬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____;暖流经过气温____ 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___一线 冬季,南北温差____;越往北,温度越____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____ 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
(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
①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____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____于海洋性气候;凹地____于高地;低纬度____于高纬度;晴天____于阴天。
②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____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___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对流层内,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___℃/千米。若出现对流层局部气温的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气压分布规律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___,低压区向下___;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___,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
依据右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
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___地区,气温较___,等压面下凹的为受___地区,气温较___。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___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___天气。
【典例剖析】
【例1】 (2011·全国)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小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例2】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回答3~5题。
3.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课堂检测】
读右图,回答1~3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
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3.若图中表示水平大洋环流,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据此回答4~5题。
4.“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
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5.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月球资源是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2012·北京朝阳区期中考】图2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7.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D.乙地温度小于甲地
8.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右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