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要点
1.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混合物与纯净物。
2.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误差分析。
基础梳理
一、空气的组成
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
和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用品: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 ,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 的体积即为 的体积。
(3)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 ,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 ,并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④待红磷熄灭并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 ,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5)文字表达式:
(6)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占空气总体积 ;
(7)误差分析:
结果偏小:①装置 ; ②红磷的量 ;
③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 等。
结果偏大:①弹簧夹 ②塞塞子动作
(8)注意事项:
①红磷要过量;
②装置必须密封;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
⑤弹簧夹要夹紧;
⑥塞塞子要迅速;
⑦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
⑧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
2、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3、纯净物与混合物
(1)混合物:由 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不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空气,矿泉水等。
(2)纯净物:只由 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可以用 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O2、CO2等。红磷(P)和五氧化二磷(P2O5)也是纯净物 。
[易错提示]
1.纯净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带“混合”字样的不一定是混合物,如:冰水混合物(纯净物);带“纯净”字样的不一定为纯净物,如:纯净的空气(混合物)。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1) ,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2) ,可用于气焊、炼钢、宇航等;
2、氮气
(1)物理性质: 色、 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溶于水。
(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 也不 。
(3)用途:
①用氮气做灯泡(经久耐用)或食品包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填充气;
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
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
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1)物理性质: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
(2)化学性质:很 ,但在 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用途:
①作为 :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②制成多种 ,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 ;
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 ,不会发生爆炸。
三、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物:
有害气体( 、 、 等)和烟尘。
2、污染源:
化石燃料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
3、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 、 和 等。
4、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课后练习
1.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开封花生糕 C.郑州烩面 D.冰水共存物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 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4.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5.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 )
A.作燃料 B.供给宇航员呼吸 C.保护发动机 D.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二氧化硫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吸收五氧化二磷同时使集气瓶内温度较快下降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8.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_______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__。(答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__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一、拉瓦锡 氧气 氮气 1/5
1、(2)氧气 减小 水 减少的氧气
(3)①气密性②少量的水 五等份③立即④冷却至室温
(4)①大量白烟②1/5(5)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6)1/5
(7)漏气 不足 打开弹簧夹 未夹紧 太慢
2、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3、(1)两种或两种以上(2)一种 化学符号
二、1、(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1)无 无 难(2)燃烧 支持燃烧
3、(1)无 无 难(2)不活泼 一定条件下(3)①保护气②电光源③麻醉④气球
三、1、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3、气候变暖 酸雨 臭氧层破坏
课后练习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开封花糕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郑州烩面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组成的,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正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B错误;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故C错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与可作电光源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不是氧气,故A错误;臭氧不是稀有气体,故B错误;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而不是二氧化硫,故C错误;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故D正确。故选D。
7.答案:D
8.答案:(1)A;汞;化学
(2)B;反应前后气球的体积不相等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
解析:(3)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10mL—40mL×=2mL刻度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