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
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3课时6份)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 九年级(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3课时6份)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 九年级(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15:12:03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
1.物质是由__
__、__
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粒的性质
(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__
__;
(2)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__
__;
(3)微粒之间有间隔。
①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微粒间的间隔为气态__
__液态__
__固态。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受热时__
__,遇冷时__
__。
3.分子和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
__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__
__构成的。
(3)在化学变化中,__
__可以分成__
__,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__
__。
(4)__
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INCLUDEPICTURE
"易错提醒.TIF"
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改变,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铁
C.水
D.二氧化硫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__
__构成的,如汞、氩气等,有的物质是由__
__构成的,如氮气等。
·知识点二:微粒的性质
3.(2021·宁德质检)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2021·龙岩质检)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
B.警犬执行任务时,用鼻子闻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
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后萎缩成了很小的微粒
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5.(2021·龙岩质检)如图,丙是浓氨水,用大烧杯把甲、丙倒扣在里面。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__
__。
(2)通过你观察到的实验事实,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与微粒性质有关的结论(写三条)__
__。
·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
6.(2021·泉州质检)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2H
B.H
C.H+
D.H2
7.(2021·上海静安区质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比分子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8.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1)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
__。
(2)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说明__
__。
(3)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说明__
__。
(4)加热装满水的水壶时,水溢出说明__
__。
(5)电解水实验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
__。
9.(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0.(2021·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期中)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11.(2020·成都中考)根据如图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品红的扩散速度相同
B.浓氨水变红
C.氨水呈碱性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无关
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3.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
__。
(2)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__
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
__。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
__(填“A”或“B”),理由是__
__。
(5)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水却不能:__
__。
PAGE第3课时 离 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_少于__4个,易__失去__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_多于4__个,易__得到__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8__个(氦为2个),不易__得失__电子。
3.离子:__带电__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__阳离子__;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__阴离子__。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4.离子符号的意义(以镁离子为例),2Mg2+中的“2+”表示__离子所带电荷__;前面的“2”表示__离子个数__。
·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第一层电子的能量最高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该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B)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
3.(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表示__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__;
②弧线表示__电子层__,氮原子有__2__个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该层的电子数__,氮原子最外层有__5__个电子;
④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的数值为__16__,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6__,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稳定结构。
(3)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质子数为12的原子:____;
②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____。
·知识点二:离子
4.(2020·扬州中考改编)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B)
A.氢气
B.氯化钾
C.硫
D.二氧化碳
5.(2019·沈阳中考)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D)
6.(2021·滨州质检)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20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B)
A.阴离子
B.阳离子
C.原子
D.分子
7.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1)钠离子__Na+__;(2)镁离子__Mg2+__;(3)硫离子__S2-__;
(4)氟离子__F-__;(5)亚铁离子__Fe2+__;(6)氧离子__O2-__。
8.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3Al3+:前一个“3”表示__3个铝离子__,后一个“3”表示__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__。
9.(2020·重庆中考B)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D)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10.(2021·漳州期中)某微粒Y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D)
A.Y为金属元素
B.x为8时,微粒Y为阳离子
C.x为8时,微粒Y易失电子
D.x为7时,微粒Y易得电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D.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2.A、B、C三种原子形成的三种离子A+、B2+、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它们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B)
A.A
B.C
C.A
D.B
13.(2021·福州质检)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C)
A.①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B.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③中x可能为8
D.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14.(2021·莆田质检)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x的数值为__2__。
(2)“8”指的是__质子数为8__。
(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_O2-__(填离子符号)。
15.如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由原子的__A__(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__离子__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原子得失电子后电子层__不一定_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
(3)生成物NaCl是由__Na+__和__Cl-__(填符号)构成的。
PAGE第2课时 原 子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
(2)原子中,核电荷数=__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__。
2.相对原子质量
(1)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_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r。
(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__质子数__+__中子数__。
·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B)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2.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A)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4.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2019·江西中考)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其核外电子数为(B)
A.8
B.6
C.14
D.20
6.已知在某原子中粒子总数为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14,则该原子中核电荷数为(B)
A.54
B.13
C.27
D.26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7.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某种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
A.
kg
B.
C.
kg
D.
8.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B.核电荷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g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10.某原子的核外有26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6,其核内质子数为__26__,中子数为__30__。
11.(2021·南京玄武区质检)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A.22
B.48
C.70
D.26
12.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13.(2021·泉州质检)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
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b上
14.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电子和中子的数目相同
C.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近似相等
15.为了了解原子内部的奥秘,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许多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根据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④任何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6.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①②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①②④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⑤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③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⑤__;
(6)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是__③④__。
17.(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锶(Sr)元素的原子作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1.993×
10-26
kg,则求:
(1)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38__,核内中子数为__50__。
(2)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__88×1.993×10-26__kg×__(写出计算过程,无需写出计算结果)。
(3)若某原子内部一共含有28个微粒,其中包含不显电性的微粒10个,则该原子的质量与锶原子的质量比为__19∶88__。
18.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创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在太阳因老化形成“氦散”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如果用符号ZAX表示原子构成,其中X代表某原子的符号,A代表原子核内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3__,这种氦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__2__,核外有__1__个电子。
(2)当地球即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此过程中氢分子__改变__(选填“改变”或“不变”,下同),氢原子__不变__。
PAGE第2课时 原 子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
(2)原子中,核电荷数=__
__=__
__。
2.相对原子质量
(1)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_
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r。
(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__
__+__
__。
·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2.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4.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2019·江西中考)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A.8
B.6
C.14
D.20
6.已知在某原子中粒子总数为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14,则该原子中核电荷数为(
)
A.54
B.13
C.27
D.26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7.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某种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kg
B.
C.
kg
D.
8.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B.核电荷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g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10.某原子的核外有26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6,其核内质子数为__
__,中子数为__
__。
11.(2021·南京玄武区质检)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12.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13.(2021·泉州质检)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
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b上
14.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电子和中子的数目相同
C.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近似相等
15.为了了解原子内部的奥秘,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许多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根据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④任何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6.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
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
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
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
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
__;
(6)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是__
__。
17.(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锶(Sr)元素的原子作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1.993×
10-26
kg,则求:
(1)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
__,核内中子数为__
__。
(2)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__
__
__(写出计算过程,无需写出计算结果)。
(3)若某原子内部一共含有28个微粒,其中包含不显电性的微粒10个,则该原子的质量与锶原子的质量比为__
__。
18.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创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在太阳因老化形成“氦散”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如果用符号ZAX表示原子构成,其中X代表某原子的符号,A代表原子核内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
__,这种氦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__
__,核外有__
__个电子。
(2)当地球即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此过程中氢分子__
__(选填“改变”或“不变”,下同),氢原子__
__。
PAGE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
1.物质是由__分子__、__原子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粒的性质
(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__很小__;
(2)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__越快__;
(3)微粒之间有间隔。
①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微粒间的间隔为气态__>__液态__>__固态。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受热时__增大__,遇冷时__缩小__。
3.分子和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保持其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__原子__构成的。
(3)在化学变化中,__分子__可以分成__原子__,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__分子__。
(4)__原子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INCLUDEPICTURE
"易错提醒.TIF"
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改变,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B)
A.氧气
B.铁
C.水
D.二氧化硫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__原子__构成的,如汞、氩气等,有的物质是由__分子__构成的,如氮气等。
·知识点二:微粒的性质
3.(2021·宁德质检)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B)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2021·龙岩质检)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C)
A.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是由于蔗糖微粒运动到了水微粒的空隙中
B.警犬执行任务时,用鼻子闻气味来追踪罪犯,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并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了鼻中的嗅觉神经细胞
C.在阳光下将湿衣服晒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照射后萎缩成了很小的微粒
D.刚漆过的家具带有油漆气味,这是由于构成油漆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5.(2021·龙岩质检)如图,丙是浓氨水,用大烧杯把甲、丙倒扣在里面。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__甲烧杯中,溶液从无色逐渐变成红色,乙、丙烧杯溶液不变色__。
(2)通过你观察到的实验事实,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与微粒性质有关的结论(写三条)__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氨分子比酚酞分子运动快__。
·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
6.(2021·泉州质检)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D)
A.2H
B.H
C.H+
D.H2
7.(2021·上海静安区质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B)
A.原子比分子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8.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1)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分子很小__。
(2)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说明__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__。
(3)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说明__同种分子性质相同__。
(4)加热装满水的水壶时,水溢出说明__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__。
(5)电解水实验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氢原子和氧原子__。
9.(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0.(2021·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期中)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B)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11.(2020·成都中考)根据如图实验,说法正确的是(C)
A.品红的扩散速度相同
B.浓氨水变红
C.氨水呈碱性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无关
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
13.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水分子__。
(2)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更快: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分子间间隔变小__。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B__(填“A”或“B”),理由是__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__。
(5)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水却不能:__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__。
PAGE第3课时 离 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_
__4个,易__
__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__
__个,易__
__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
__个(氦为2个),不易__
__电子。
3.离子:__
__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__
__;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__
__。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4.离子符号的意义(以镁离子为例),2Mg2+中的“2+”表示__
__;前面的“2”表示__
__。
·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层电子的能量最高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该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
3.(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表示__
__;
②弧线表示__
__,氮原子有__
__个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
__,氮原子最外层有__
__个电子;
④属于__
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的数值为__
__,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
__,__
__(填“是”或“不是”)稳定结构。
(3)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质子数为12的原子:__
__;
②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__
__。
·知识点二:离子
4.(2020·扬州中考改编)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钾
C.硫
D.二氧化碳
5.(2019·沈阳中考)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6.(2021·滨州质检)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20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
A.阴离子
B.阳离子
C.原子
D.分子
7.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1)钠离子__
__;(2)镁离子__
__;(3)硫离子__
__;
(4)氟离子__
__;(5)亚铁离子__
__;(6)氧离子__
__。
8.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3Al3+:前一个“3”表示__
__,后一个“3”表示__
__。
9.(2020·重庆中考B)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10.(2021·漳州期中)某微粒Y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Y为金属元素
B.x为8时,微粒Y为阳离子
C.x为8时,微粒Y易失电子
D.x为7时,微粒Y易得电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D.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2.A、B、C三种原子形成的三种离子A+、B2+、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它们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A
B.C
C.A
D.B
13.(2021·福州质检)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B.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③中x可能为8
D.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14.(2021·莆田质检)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x的数值为__
__。
(2)“8”指的是__
__。
(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_
__(填离子符号)。
15.如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由原子的__
__(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__
__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原子得失电子后电子层__
_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
(3)生成物NaCl是由__
__和__
__(填符号)构成的。
PAGE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第3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