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试题 19.2 《一次函数》习题3(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试题 19.2 《一次函数》习题3(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2:1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2《一次函数》习题3
一、选择题
1.一次函数y=﹣bx﹣k的图象如下,则y=﹣kx﹣b的图象大致位置是(  )
A.
B.
C.
D.
2.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有解,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为y=mx+4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若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则m=;
②若m=,则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③函数图像与y轴交于点(0,﹣2);
④无论m为何实数,函数的图像总经过(﹣4,﹣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大致是(
)
A.B.
C.
D.
5.一次函数图象经过,当比例系数时,其图象大致是(
)
A.B.
C.
D.
6.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则直线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7.一次函数和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一次函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像经过点
B.当时,
C.y随x增大而增大
D.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9.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和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C.在y轴上的截距为2
D.与x轴交于点(-2,0)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的图象,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B.
C.
D.
11.点P1(x1,y1),P2(x2,y2),是一次函数y=5x+3图象上的两点,且y1<y2,则x1与x2的大小关系是(
)
A.x1>x2
B.x1=x2
C.x1<x2
D.不能确定
12.已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则(
)
A.
B.
C.
D.
与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3.一次函数中与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不等式的解是(
)
x
-2
-1
0
1
y
5
3
1
-1
A.
B.
C.
D.
14.已知一次函数y1=kx+1(k<0)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mx(m>0)的图象交于点(,),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
B.
C.
D.0<x<2
二、填空题
1.一次函数y=(k+5)x﹣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3),且函数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的值为_______.
3.已知一次函数,当时,的最大值是_______.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若,则_______.(填“>”“<”或“=”)
5.如图,已知B中的实数与A中的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某个一次函数.若用y表示B中的实数,用x表示A中的实数,则a=_____.
6.如图,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7.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过,则这条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ax+b(a、b为常数且a≠0)和直线l2:y=mx+n(m、n为常数且m≠0)相交于点A,若点A的坐标是(4,5),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_____.
三、解答题
1.已知与x成正比例,且当时,.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判断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当m≦x≦m+1时,y的最小值为4,求m的值.
2.设一次函数(k,b是常数,且).
(1)若一次函数和的图象交于x轴同一点,求的值;
(2)若,,点和在一次函数y的图象上,且,求的取值范围;
(3)若,点在该一次函数上,求证:.
3.已知与成正比例,且时,.
(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函数图象;
(2)结合图象,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4.如图1,直线AB:y=x+4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点C,将△BOC沿BC折叠,使点O落在BA上的点M处.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线段BC的长;
(3)点P为x轴上的动点,当∠PBA=45°时,求点P的坐标.
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2,B1,4两点,并且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C和点D的坐标;
(3)求△DOB的面积.
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动点P从A点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由A→B→C→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APD的面积为S(cm2).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当点P在BC上运动时,写出t的范围.
(2)当t为何值时,△APD的面积为6cm2.
7.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轴交于,两点,已知过点的直线交轴于点,且.
(1)求点,的坐标,并在图中画出直线的图象;
(2)求直线的表达式.
8.如图,已知直线与轴交于A(-3,0)、与轴交于B点,
且经过(1,8),在轴上有一点C(0,3),动点D从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
轴向右移动,设动点D的移动时间为秒.
(1)求、的值;
(2)当为何值时△COD≌△AOB,并求此时点D的坐标;
(3)求△COD的面积S与动点D的移动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9.某数码商店销售A、B两种型号的手机,其中A型手机每台的利润为260元,B型手机每台的利润为300元.该店计划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手机120台,由于厂家的限制,A型手机最多购进80台,B型手机购进的台数不超过A型手机的2倍,设购进A型手机x台,这120台手机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该商店购进A型、B型手机各多少台时,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手机出厂价下调a(50<a<100)元,若商店保持同种手机的售价不变,请你设计出使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
10.甲乙两人同时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    米,乙在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米;
(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请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登山全过程中,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甲乙两人距离地面高度差为30米时,求此时所对应的的值.
(3)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某校八年级举行演讲比赛,购买A,B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这两种笔记本的单价分别为12元和8元.根据比赛设奖情况,需购买两种笔记本共30本,并且购买A笔记本的数量要少于B笔记本数量的,但又不少于B笔记本数量的,设买A种笔记本n本,
(1)则买两种笔记本的总费用________元(用n的代数式表示)
(2)求出n的取值范围.
(3)购买这两种笔记本各多少本时,花费最少?此时的花费是多少元?
12.某文具店计划购进A,B两种笔记本共60本,每本A种笔记本比B种笔记本的利润高3元,销售2本A种笔记本与3本B种笔记本所得利润相同,其中A种笔记本的进货量不超过进货总量的,B种笔记本的进货量不超过30本.
(1)每本A种笔记本与B种笔记本的利润各为多少元?
(2)设购进B种笔记本m本,销售总利润为W元,文具店应如何安排进货才能使得W最大?
(3)实际进货时,B种笔记本进价下降n(3≤n≤5)元.若两种笔记本售价不变,请设计出笔记本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
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B.4.B5.A.6.C.7.B.8.B.
9.B.10.A.11.C.12.B.13.D14.A.
二、填空题
1.k<﹣5
2.-2
3.
4.
5.1
6.y=-2x
7.
8.
三、解答题
1.解:(1)设,
把代入上式,
得,
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2)不在,理由如下:
当时,,
不在函数的图象上;
(3)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
解得.
2.(1)令y=0,代入,得x=-2,
∴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
∵一次函数和的图象交于x轴同一点,
∴把(-2,0)代入得:,即:=2;
(2)∵<0,
∴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点和在一次函数y的图象上,且,
∴<-3;
(3)∵点在该一次函数上,
∴,
∵,
∴,即:5k>-b,
又∵,即:k<-b,
∴5k>k,
∴k>0.
3.解:(1)∵与成正比例,
∴设y=k(x+2),
∵x=1时,y=?6.
∴?6=k(1+2)
k=?2.
∴y=?2(x+2)=?2x?4
故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2x?4.
当x=0时,y=-4;
当y=0时,x=-2;
∴图象过点(0,?4)和(?2,0)
故图像如图所示:

(2)由图像及解析式得:
当y=0时,x=-2
当y=-2时,x=-1
故当?2<y≤0时,
x的取值范围?2≤x<?1.
4.(1)令,,
令,,则,
∴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
(2)设OC=a,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M⊥AB,
OC=CM=a,OB=BM=4,
由勾股定理得:AB=,
∴AM=1,
在Rt△ACM中,,
∴,
∴,
∴;
(3)如图,点P在点A的右边时,过P作PG⊥AB于G,
∵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
∴OA∴点P在点O的右边,
设PO=
m,则AP=,
∵,
∴,

∵∠PBA=45°,
∴△BP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解得:,
此时点P的坐标为(,0);
如图,点P在点A的左边时,过P作PH⊥AB于H,
设PO=
n,则AP=,
∵,
∴,

∵∠PBA=45°,
∴△BP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解得:,
此时点P的坐标为(,0);
综上,点P的坐标为(,0)或(,0)

5.(1)把A2,2,B1,4代入y=kx+b得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2)将x=0代入,得:y=2,
将y=0代入,得:x=-1,
∴点C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C(-1,0),D(0,2);
(3),
∴△DOB的面积为1.
6.(1)根据图象得:点P在BC上运动的时间范围为2≤t≤6(秒);
(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设对应右图的函数表达式为:
S=kt,
将点(2,8)代入上式得:8=2k,
解得:k=4,
∴此时的函数表达式为S=4t
将S=6分别代入S=4t,得

当点P在CD上运动时,设函数表达式为:
根据图像得:


将S=6代入,得

∴t=或7秒时,△APD的面积为6cm2.
7.解:(1)分别与轴交于,得:.解得,
即表达式为,
当时,,
∴点坐标是,
∵,,得:,
解得:,
∴或;
(2)设直线的表达式为,图象经过点,,得,
或,
解得或,
直线的表达式为或.
8.解:把代入得,

解得,,
(2)由(1)得,直线AB解析式为:,
当x=0时,y=6,B点坐标为(0,6),
∴OB=6,
当OD=OB=6时,△COD≌△AOB,
AD=OA+OB=9,
∴t=9,此时D点坐标为(6,0);
(3)∵C点坐标为(0,3),
∴OC=3,
当0≤t<3时,OA=3,AD=t

∴OD=3-t,
S=

当t≥3时,OD=t-3,
S=


9.解:(1)根据题意,y=260x+300(120﹣x)=﹣40x+36000;
由题意可得:,
解得40≤x≤80,
(2)由(1)可知y=﹣40x+36000;
∵﹣4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40时,y有最大值,即y=﹣40×40+36000=34400,
答:该商店购进A型手机40台、B型手机80台时,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4400元;
(3)据题意得,y=(260+a)x+300(120﹣x),即y=(a﹣40)x+36000,
∵50<a<100,
∴a﹣40>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80时,y有最大值,最大利润为:(a﹣40)×80+36000=80a+32800(元),
答:当购进A型手机80台、B型手机40台时,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0a+32800)元.
10.解:(1)由图象可得:

在段乙的速度:,
∴;
故答案为10;30;
(2)甲:设线段解析式:,,
∵过,,
∴,
解得:,
∴,;
乙:设线段解析式:,,
∵过,,
∴,
∴,
∴线段解析式,,
设线段的解析式为,,
∵,
∴,
∵线段过,,
∴,
解得,
∴线段解析式:,;
综上:甲登山时解析式为:,;
乙登山时解析式为:;
(3)由(2)中解析式可知:
①甲比乙高30m时,

解得:.
②乙比甲高30m时,

解得:,
∴甲乙两人距离地面高度差为30m时,此时的值为5或8.
11.解:(1)依题意得:W=12n+8(30-n),
即W=4n+240;
(2)依题意得:,
解得:,n为整数;
(3)对于一次函数W=4n+240,
∵W随n的增大而增大,且,n为整数,
故当n为8时,W的值最小,
此时,30-n=30-8=22,W=4×8+240=272(元),
因此,当买A种笔记本8本、B种笔记本22本时,所花费用最少,为272元.
12.解:(1)设每本A种笔记本利润为元,每种B种笔记本的利润为元,根据题意得,

答:每本A种笔记本利润为9元,每种B种笔记本的利润为6元.
(2)由题意得:
解得:
随的增大而减小
时,有最大值
答:文具店应进A种笔记本40本,B种笔记本20本,才能使得利润最大.
(3)根据题意得,
①当,即时,不论为何值时,(元)
②,即,
随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当时,有最大值为:
故当时,有最大值,
综上所述,当时,有最大值,
答:文具店应进A种笔记本30本,B种笔记本30本,才能使得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