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17:38:52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上虞期末)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解答】由分析可知原尿的形成过程,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由此可知“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0九上·余杭期末)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①血浆与②原尿的成分相比”,原尿中少了大分子蛋白质。选项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0九上·乐清月考)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肾脏的重吸收作用会吸收全部的葡萄糖。
【解答】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健康的人进食较多的盐和糖类,故人体的含盐量增多,肾脏产生的尿液有较多的盐分。葡萄糖则全部被吸收,葡萄糖不增多。故ABC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试卷)泌尿系统由许多器官构成,下述器官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A.输尿管——暂时贮存 B.肾脏——产生尿液
C.膀胱——运送尿液 D.尿道——过滤尿液
【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思考解答。
【解答】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小测)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解答】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并能解毒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
【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肾单位组成的知识点。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B符合题意。
故选:B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D符合题意。
故选:D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
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 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及途径.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据此解答。
【解答】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0·乐清模拟)尿液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下列具有产生尿液功能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解答】A、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故A正确;
BD、输送尿液的通道;故BD错误;
C、膀胱是暂时存储尿液的地方;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0·温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肾功能正常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  )
A.尿素 B.血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解答】血液流经肾脏时,先经过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然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绝大部分的无机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0·南浔模拟)2019年6月1日,南浔古镇国际桨板公开赛开幕,参加3000米追逐赛的百余名中外选手集聚在南浔古镇中心的十字港水面。选手们比赛时经过双桥、百间楼等南浔镇古建筑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酒精和二氧化碳 B.乳酸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无氧呼吸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
【解答】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释放少量的能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2.(2020八上·奉化期末)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③ D.④是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泌尿系统由1对肾、两条输尿管、1个膀胱和1条尿道组成。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也可以说泌尿系统是造尿、输尿、贮尿、排尿器官的总称。据此由图可得: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
【解答】A:由图可知①是肾脏。故A正确;
B: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②是输尿管。故B错误;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①肾脏,③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地方。故C错误;
D:④是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20九上·玉环期末)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毫克/分升。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值应该是(  )
A.4毫克/分升 B.15毫克/分升
C.26毫克/分升 D.35毫克分升
【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血尿素氮(BUN) 测定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血清非蛋白氮(NPN)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胍类、胺类及吲哚等含氮物质中的氮。BUN为NPN的主要成分,占其半(50%以上),BUN较NPN在反映肾衰竭方面更为敏感。在检测肾功能由血尿素氮(BUN)的测定所取代,NPN测定现已废弃。
【解答】流经肾脏的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会减少。若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则不能形成尿液,血液中的尿素和尿酸等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因此其含量会增加。所以血液中血尿素氮(BUN) 的值会高于正常值8~26毫克/分升。
故答案为:D
14.(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组成我们人体的物质,今天和昨天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  )
A.今天和昨天的食物不同
B.今天和昨天的活动情况不同
C.人体与外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
D.体内又合成了新的物质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解答】今天和昨天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生物的新陈代谢,人体与外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这就是人的新陈代谢。
故答案为:C
15.(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最重要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小肠 D.肺
【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如果细胞外液渗透压偏高时,那么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就会加强,要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偏低时,那么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减弱,所以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故答案为:B
16.(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 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解答】 肾脏就像 一部过滤机,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 过滤器 ”——肾单位进行工作。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所以说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经输尿管后在膀胱汇集,当膀胱中尿液充足时,人体的排尿中枢控制人体进行排尿,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故答案为:C
17.(2019·杭州模拟)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液中主要成分为尿素,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
【解答】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可是甲中输尿管液体中浓度很高,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素,但是乙中输尿管液态浓度为0%,因此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肾小管里没有蛋白质.
故答案为:C。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也可繁殖。这说明裸藻(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是异养生物
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
【答案】D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裸藻新陈代谢的类型解题,裸藻属于兼性营养性生物。
【解答】解:A、裸藻体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
B、在无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故B错误;
C、裸藻既能自养,又能异养,属于兼性营养性生物,故C错误;
D、裸藻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人一般夏天尿液比较少,这是因为(  )
A.体内废物少
B.体内水分需要量大
C.汗液分泌多
D.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排泄的途径解题。
【解答】解:人体排泄的三大途径为:呼吸系统、皮肤和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夏天气温高,人体汗液分泌较多,排出大量的尿素、水和无机盐;故尿液比较少;
故答案为:C。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粪便 C.尿素 D.尿酸
【答案】B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代谢终产物的概念及人体排泄的途径等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代谢终产物是指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尿酸等;它们通过人体排泄的三大途径排出体外,而排遗是指人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2020九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乳酸菌呼吸曲线的是   ;水螅的营养方式是   。
【答案】甲;异养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甲;异养
22.(2020九上·诸暨期末)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它富含高蛋白、多糖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请回答:
(1)香菇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上述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   。
【答案】(1)异养
(2)维生素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香菇属腐生性真菌,只能从现成的营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矿物质等进行生长发育;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1)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2)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异样;(2)维生素
2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人体产生的废物通过   和   、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   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答案】泌尿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 在我们利用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获得能量、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解答】大部分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其他废物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等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泌尿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24.(2019九上·嘉兴期末)美国医学家研发了一种对FSGS(一种罕见的以蛋白尿为特征的肾病)有较好疗效的新型药物。健康人经肾脏中肾单位的滤过和   的作用后形成的尿液不会含有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而FSGS患者的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这表明患者肾单位中   的结构异常,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肾衰,需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
【答案】重吸收;肾小球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肾单位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知识解题,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血浆变成原尿,其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入原尿内;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变成了尿液,其中全部的葡萄糖、绝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尿液中没有;尿素的含量经重吸收后,显著增加;故FSGS患者的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表明患者肾单位中肾小球的结构异常;
故答案为:重吸收、肾小球。
25.(2018·南湖模拟)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血管内流动的是   血。
(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   ,结果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死亡。
【答案】(1)动脉
(2)调节能力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中的动脉血。
【解答】解:(1)据图可知,①是体循环处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2)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出了他的调节能力,人体就会出现问题;如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动脉;(2)调节能力。
26.(2017·海淀模拟)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时,尿素等废物就通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
(1)人体肾单位中与该透析膜的作用相当的结构是   。
(2)新鲜的透析液成分与血浆相似,血浆与血液相比,血浆中没有   (选填“血细胞”或“葡萄糖”)。
【答案】(1)肾小球
(2)血细胞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1)人肾脏的功能受损,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血浆与血液相比,血浆中没有血细胞。
故答案为:(1)肾小球;(2)血细胞。
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O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
【答案】(1)丙;乙;丁
(2)④;重吸收作用
(3)血细胞和蛋白质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1、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个/升,由表可知,丙患者测定值为30×109个/升,明显高于正常值.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加,说明此人体内有炎症.表中乙患者测定值为70克/升,低于正常值.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因此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因为乙患者是B血型的人,没有B型血,因此可输入O型血。2、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外壁,③是肾小囊内壁,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静脉,当血液由①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④为原尿;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3、当①肾小球或③肾小囊内壁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红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血细胞的功能 ,输血 ,尿的形成,关键是要理解掌握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以及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
28.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和   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答案】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答案为: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9.肾单位中具有过滤作用的结构不仅有肾小球,也包括   内壁.某病人尿常规化验发现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答案】肾小囊;肾小管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答案为:肾小囊 肾小管。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肾小囊腔里的液体是原尿,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后形成的;肾小管里流出的液体是尿液,是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下的液体。
30.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2)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滤过后在[ 4 ] 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   。
(3)当原尿流经[⑤]    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
(4)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般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    (高或低),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答案】(1)肾脏
(2)血细胞
(3)肾小管;葡萄糖
(4)高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2)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3)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尿的形成过程
三、解答题
3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将图中人体泌尿系统的各器官与其对应的名称连线。
【答案】A-a B-c C-b D-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泌尿系统个器官如下图:
【解答】图中A是肾脏,B是输尿管,C是膀胱,D是尿道,所以其对应关系是A-a,B-c,C-b,D-d。
32.(2018九上·南浔期末)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1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2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2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   作用。
(2)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   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答案】(1)滤过
(2)重吸收
(3)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1)血液经肾小球之后形成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之后形成终尿;(2)人体中尿的形成有形成原尿和终尿两个过程,而在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过程中,只有滤过作用没有重吸收作用;(3)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排出体外,蛋白质摄入越多,肾的压力越大。
【解答】(1)肾小球有滤过作用;(2)图1和图2比较可知,图1中尿液的形成主要依靠半透膜的滤过作用。而图2尿液中形成尿液由原尿和终尿两过程,原尿是肾小球滤过作用后形成的,终尿是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之后形成的,所以两者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重吸收过程;(3)根据肾脏的功能可知,蛋白质摄入越多,肾的工作压力越大,所以原因是: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故答案为:(1)滤过;(2)重吸收;(3)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1 / 1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上虞期末)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2.(2020九上·余杭期末)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3.(2020九上·乐清月考)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试卷)泌尿系统由许多器官构成,下述器官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A.输尿管——暂时贮存 B.肾脏——产生尿液
C.膀胱——运送尿液 D.尿道——过滤尿液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小测)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B. C. D.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5.4 人体的排泄)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
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 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9.(2020·乐清模拟)尿液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下列具有产生尿液功能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0.(2020·温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肾功能正常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  )
A.尿素 B.血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11.(2020·南浔模拟)2019年6月1日,南浔古镇国际桨板公开赛开幕,参加3000米追逐赛的百余名中外选手集聚在南浔古镇中心的十字港水面。选手们比赛时经过双桥、百间楼等南浔镇古建筑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酒精和二氧化碳 B.乳酸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二氧化碳和水
12.(2020八上·奉化期末)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③ D.④是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13.(2020九上·玉环期末)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毫克/分升。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值应该是(  )
A.4毫克/分升 B.15毫克/分升
C.26毫克/分升 D.35毫克分升
14.(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组成我们人体的物质,今天和昨天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  )
A.今天和昨天的食物不同
B.今天和昨天的活动情况不同
C.人体与外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
D.体内又合成了新的物质
15.(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最重要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小肠 D.肺
16.(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17.(2019·杭州模拟)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也可繁殖。这说明裸藻(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是异养生物
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
1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人一般夏天尿液比较少,这是因为(  )
A.体内废物少
B.体内水分需要量大
C.汗液分泌多
D.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5 水盐平衡(第2课时) 同步练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粪便 C.尿素 D.尿酸
二、填空题
21.(2020九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乳酸菌呼吸曲线的是   ;水螅的营养方式是   。
22.(2020九上·诸暨期末)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它富含高蛋白、多糖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请回答:
(1)香菇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上述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   。
2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人体产生的废物通过   和   、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   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4.(2019九上·嘉兴期末)美国医学家研发了一种对FSGS(一种罕见的以蛋白尿为特征的肾病)有较好疗效的新型药物。健康人经肾脏中肾单位的滤过和   的作用后形成的尿液不会含有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而FSGS患者的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这表明患者肾单位中   的结构异常,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肾衰,需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
25.(2018·南湖模拟)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血管内流动的是   血。
(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   ,结果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死亡。
26.(2017·海淀模拟)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透析器,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时,尿素等废物就通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
(1)人体肾单位中与该透析膜的作用相当的结构是   。
(2)新鲜的透析液成分与血浆相似,血浆与血液相比,血浆中没有   (选填“血细胞”或“葡萄糖”)。
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O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
28.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和   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29.肾单位中具有过滤作用的结构不仅有肾小球,也包括   内壁.某病人尿常规化验发现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30.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2)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滤过后在[ 4 ] 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   。
(3)当原尿流经[⑤]    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
(4)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般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    (高或低),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三、解答题
3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将图中人体泌尿系统的各器官与其对应的名称连线。
32.(2018九上·南浔期末)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1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2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2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   作用。
(2)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   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解答】由分析可知原尿的形成过程,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由此可知“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①血浆与②原尿的成分相比”,原尿中少了大分子蛋白质。选项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肾脏的重吸收作用会吸收全部的葡萄糖。
【解答】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健康的人进食较多的盐和糖类,故人体的含盐量增多,肾脏产生的尿液有较多的盐分。葡萄糖则全部被吸收,葡萄糖不增多。故ABC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思考解答。
【解答】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解答】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并能解毒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肾单位组成的知识点。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B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及途径.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据此解答。
【解答】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解答】A、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故A正确;
BD、输送尿液的通道;故BD错误;
C、膀胱是暂时存储尿液的地方;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解答】血液流经肾脏时,先经过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然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绝大部分的无机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无氧呼吸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
【解答】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释放少量的能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泌尿系统由1对肾、两条输尿管、1个膀胱和1条尿道组成。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也可以说泌尿系统是造尿、输尿、贮尿、排尿器官的总称。据此由图可得: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
【解答】A:由图可知①是肾脏。故A正确;
B: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②是输尿管。故B错误;
C:生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①肾脏,③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地方。故C错误;
D:④是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血尿素氮(BUN) 测定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血清非蛋白氮(NPN)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胍类、胺类及吲哚等含氮物质中的氮。BUN为NPN的主要成分,占其半(50%以上),BUN较NPN在反映肾衰竭方面更为敏感。在检测肾功能由血尿素氮(BUN)的测定所取代,NPN测定现已废弃。
【解答】流经肾脏的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会减少。若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则不能形成尿液,血液中的尿素和尿酸等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因此其含量会增加。所以血液中血尿素氮(BUN) 的值会高于正常值8~26毫克/分升。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解答】今天和昨天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生物的新陈代谢,人体与外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这就是人的新陈代谢。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如果细胞外液渗透压偏高时,那么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就会加强,要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偏低时,那么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减弱,所以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故答案为:B
16.【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 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解答】 肾脏就像 一部过滤机,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 过滤器 ”——肾单位进行工作。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所以说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经输尿管后在膀胱汇集,当膀胱中尿液充足时,人体的排尿中枢控制人体进行排尿,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故答案为:C
17.【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液中主要成分为尿素,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
【解答】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可是甲中输尿管液体中浓度很高,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素,但是乙中输尿管液态浓度为0%,因此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肾小管里没有蛋白质.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裸藻新陈代谢的类型解题,裸藻属于兼性营养性生物。
【解答】解:A、裸藻体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
B、在无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故B错误;
C、裸藻既能自养,又能异养,属于兼性营养性生物,故C错误;
D、裸藻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排泄的途径解题。
【解答】解:人体排泄的三大途径为:呼吸系统、皮肤和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夏天气温高,人体汗液分泌较多,排出大量的尿素、水和无机盐;故尿液比较少;
故答案为:C。
20.【答案】B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代谢终产物的概念及人体排泄的途径等知识解题。
【解答】解:人体代谢终产物是指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尿酸等;它们通过人体排泄的三大途径排出体外,而排遗是指人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故答案为:B。
21.【答案】甲;异养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
【解答】水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它的呼吸气情况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乙曲线符合。乳酸菌进行的无氧呼吸,随着氧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反而受到抑制,甲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甲;异养
22.【答案】(1)异养
(2)维生素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香菇属腐生性真菌,只能从现成的营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矿物质等进行生长发育;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1)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2)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异样;(2)维生素
23.【答案】泌尿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 在我们利用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获得能量、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解答】大部分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其他废物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等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泌尿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24.【答案】重吸收;肾小球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肾单位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知识解题,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血浆变成原尿,其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入原尿内;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变成了尿液,其中全部的葡萄糖、绝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尿液中没有;尿素的含量经重吸收后,显著增加;故FSGS患者的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表明患者肾单位中肾小球的结构异常;
故答案为:重吸收、肾小球。
25.【答案】(1)动脉
(2)调节能力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中的动脉血。
【解答】解:(1)据图可知,①是体循环处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2)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出了他的调节能力,人体就会出现问题;如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动脉;(2)调节能力。
26.【答案】(1)肾小球
(2)血细胞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1)人肾脏的功能受损,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血浆与血液相比,血浆中没有血细胞。
故答案为:(1)肾小球;(2)血细胞。
27.【答案】(1)丙;乙;丁
(2)④;重吸收作用
(3)血细胞和蛋白质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1、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个/升,由表可知,丙患者测定值为30×109个/升,明显高于正常值.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加,说明此人体内有炎症.表中乙患者测定值为70克/升,低于正常值.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因此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因为乙患者是B血型的人,没有B型血,因此可输入O型血。2、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外壁,③是肾小囊内壁,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静脉,当血液由①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④为原尿;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3、当①肾小球或③肾小囊内壁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红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血细胞的功能 ,输血 ,尿的形成,关键是要理解掌握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以及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
28.【答案】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答案为: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9.【答案】肾小囊;肾小管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答案为:肾小囊 肾小管。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肾小囊腔里的液体是原尿,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后形成的;肾小管里流出的液体是尿液,是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下的液体。
30.【答案】(1)肾脏
(2)血细胞
(3)肾小管;葡萄糖
(4)高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2)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3)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尿的形成过程
31.【答案】A-a B-c C-b D-d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泌尿系统个器官如下图:
【解答】图中A是肾脏,B是输尿管,C是膀胱,D是尿道,所以其对应关系是A-a,B-c,C-b,D-d。
32.【答案】(1)滤过
(2)重吸收
(3)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1)血液经肾小球之后形成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之后形成终尿;(2)人体中尿的形成有形成原尿和终尿两个过程,而在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过程中,只有滤过作用没有重吸收作用;(3)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排出体外,蛋白质摄入越多,肾的压力越大。
【解答】(1)肾小球有滤过作用;(2)图1和图2比较可知,图1中尿液的形成主要依靠半透膜的滤过作用。而图2尿液中形成尿液由原尿和终尿两过程,原尿是肾小球滤过作用后形成的,终尿是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之后形成的,所以两者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重吸收过程;(3)根据肾脏的功能可知,蛋白质摄入越多,肾的工作压力越大,所以原因是: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故答案为:(1)滤过;(2)重吸收;(3)摄入蛋白质越多,被分解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对病人危害就越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