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3.3 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上·扬州期末)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 )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B.甲洋流为寒流
C.乙为西风漂流 D.丙不可能为秘鲁寒流
(2)若AB线是60°纬线,则( )
A.甲处等温线向北弯曲 B.乙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C.丙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 D.丁处盛行东南风
【答案】(1)C
(2)C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洋流环流呈逆时针。若AB为30°纬线,则该海域表示南半球的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A错误;则甲、丁表示暖流,乙、丙表示寒流,B错误。乙表示西风漂流,C正确。秘鲁寒流出现在太平洋的东岸,与“某大洋”不冲突,可能是秘鲁寒流,D错误。故答案为:C。(2)若AB为60°纬线,由所学知识可知,则该海域表示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甲为寒流,使得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错误。乙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B错误。丙可能是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暖流,C正确。丁处洋流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形成寒流,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通道,其表层海水的流向是( )
A.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B.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C.海水没有明显流动
D.海水流动方向随季风发生周期性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旱,蒸发旺盛,降水稀少;冬季虽然在盛行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但降水量不算很大,不足以弥补夏季水分的损失。全年总的来说,蒸发大于降水,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海水水面相对较低一些。而在大西洋上,海洋性强,冬不冷,夏不热,海水蒸发量远远小于地中海,海水水面相对较高一些。这样,地中海海面相对较低,大西洋海面相对较高,水往低处流,于是表层洋流流向就是: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2021高一下·湖南期中)一批货物从上海通过海运运输到伦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运输途中所经海域,盐度和密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轮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峽时,该海峽两侧的海水流动情况为( )
A.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B.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C.底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表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D.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5.将要进人伦敦港时,轮船的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答案】3.C
4.D
5.A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3.③海域位于红海,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而其他海域较为开阔,盐度和密度相差不大。
故答案为:C,ABD错误。
4.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地中海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蒸发旺而补充水源相对较少,导致海水盐分高,密度相应也高,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则相对比较低,海平面也比地中海海面高,这使得大西洋的海水在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的高密度海水(相对而言)在底层流向大西洋。
故答案为:D,ABC错误。
5.轮船经过英吉利海峡向东行驶进入伦敦港,这里终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受西风影响顺风航行;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洋流航行。故答案为:A,BCD错误。
6.(2021高一下·如皋开学考)读“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暖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均为寒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①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B.②洋流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
C.①洋流是秘鲁渔场的重要形成因子
D.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1)B
(2)C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在南美洲,①是位于大陆西侧秘鲁寒流,②是位于大陆东侧巴西暖流,故本题选B。(2)①洋流秘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②洋流巴西暖流全年流动方向稳定不变,不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B错;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C对;洋流的流动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故答案为:C。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7.(2021高二下·恩施开学考)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答案】(1)A
(2)C
【知识点】风沙地貌;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当地环境恶劣人口少,与人类填海造陆无关,D错。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不能形成倒沙的景观,B错。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影响,不是形成原因,C错。由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且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所以造成了“倒沙入海”的奇景。A对,BCD错。故选A。(2)由上题可知,本地盛行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从而带来丰富的饵料和营养物质,使沿岸鱼类资源丰富,有利于火烈鸟的觅食,C对,地势低平,沙滩不利于筑巢,D错。附近景观以沙漠为主,B错。受寒流影响,沿岸气候较同纬地区凉爽,利于繁殖,A错。故选C。
【点评】该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且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所以造成了“倒沙入海”的奇景。
8.(2021高一下·寿县开学考)每年 2 月下旬,辽东湾长兴岛附近会有大量流冰堆积,形成极富特色的莲叶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看。莲叶冰是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隆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一朵朵圆盘的“莲叶”而得名。图 1 为长兴岛位置示意图,图 2为莲叶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盐度 C.气温 D.海浪
(2)2 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堆积的原因可能是 ( )
A.流冰温度较高易融化 B.西北风吹至岸边
C.海水盐度较高易结冰 D.洋流携带至岸边
【答案】(1)D
(2)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莲叶冰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略向上隆起”,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导致海冰块彼此碰撞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浪引起的海面起伏,D符合题意。
(2)结合材料分析,冬季辽东湾北部封冻面积大,2月下旬气温回升,海冰解冻,此时盛行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影响大量流冰被吹至长兴岛岸边堆积,B正确;流冰被西北季风从高纬度吹来,温度较低不易融化,A错。长兴岛堆积的流冰不是来自当地的海水结冰,C错误。受西北季风吹拂,飘到长兴岛附近堆积,D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9.(2021高一下·邛崃开学考)纳米比亚沙漠(纳米布沙漠)(下图)位于非洲南部,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岸区域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B.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C.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D.寒流使得水汽受冷凝结成雾
(2)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
A.该区域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B.海雾使得火烈鸟不易被猎人发现
C.该区域有暖流流经,鱼类大量繁殖
D.该区域深层海水上泛,鱼类大量繁殖
【答案】(1)C
(2)D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属于海雾形成的原因,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B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本格拉寒流)流经的洋面,受冷凝结成雾,D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此分析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本题考查生物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植物较少, A错误;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人类活动相对较少,一般只有船只经过,对火烈鸟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沿岸只有寒流经过,不是寒暖流经过的地方,C错误;此处盛行离岸风,冷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雾的形成与洋流的关系分析:
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的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①低纬寒流流经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凝结形成雾。如秘鲁沿海多雾与秘鲁寒流有关。
②寒暖流交汇处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夏季时,这股水汽更加湿润)。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由于气流受冷却作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逆温结构,进而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如冬、春季节北太平洋暖流流经海域多雾。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读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洋流M、D都是自北向南流,指出其各自洋流性质。
(2)比较M海区和A海区的盐度高低,并说明理由。
(3)C处海区与N处海区纬度大致相同,但C处海区盐度较 ,分析其原因。
【答案】(1)M为寒流;D为暖流
(2)M海区盐度高; M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
(3)低;陆地淡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D为巴西暖流,M为加利福尼亚寒流,M洋流为寒流,D洋流为暖流性质。
(2)大洋和外海的盐度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读图可知,M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位于副热带地区,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A处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盐度相对较低。
(3)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径流影响显著,图中C处有河流注入,起到稀释作用,且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蒸发量小,盐度低。
(4)河口地区渔业捕捞量增大,过度捕捞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种群数量降低,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M为寒流;D为暖流。(2)M海区盐度高; M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3)低;陆地淡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
【点评】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11.(2021高一下·浙江开学考)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虚线框内海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 (从大小、走向角度回答)
(2)右图中A处的典型植被是 ,波罗的海沿岸人口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
(4)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盐度低的原因。
【答案】(1)等温线数值南部(东南部或偏东部)较大,北部(西北部或偏西部)较小或等温线数值自东南向西北(或自东向西)减小;等温线呈西南--东北走向
(2)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
(3)影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鱼类与暖水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4)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的蒸发量较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多;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考查等温线分布的特点,从大小看,东南部数值高,西北部数值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从走向来看,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2)据图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典型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农耕,适宜人口居住。
(3)分析洋流对纽芬兰渔场鱼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要从寒、暖流性质和寒暖流附近形成比较大渔场原因等方面考虑。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因此形成渔场;同时,寒流能带来冷水鱼类,暖流能带来暖水鱼种类,使得鱼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4)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波罗的海盐度地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汇入以及海水交换等进行分析。据图分析波罗的海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一年四季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的蒸发量较小;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加上该地海区宽阔,海水之间的交换强,进一步降低了海水的盐度。
【点评】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 较曲折,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南半球 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 地形、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冬季风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1 / 1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3.3 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上·扬州期末)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 )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B.甲洋流为寒流
C.乙为西风漂流 D.丙不可能为秘鲁寒流
(2)若AB线是60°纬线,则( )
A.甲处等温线向北弯曲 B.乙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C.丙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 D.丁处盛行东南风
2.(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通道,其表层海水的流向是( )
A.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B.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C.海水没有明显流动
D.海水流动方向随季风发生周期性变化
(2021高一下·湖南期中)一批货物从上海通过海运运输到伦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运输途中所经海域,盐度和密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轮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峽时,该海峽两侧的海水流动情况为( )
A.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B.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C.底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表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D.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5.将要进人伦敦港时,轮船的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6.(2021高一下·如皋开学考)读“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暖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均为寒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①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B.②洋流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
C.①洋流是秘鲁渔场的重要形成因子
D.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7.(2021高二下·恩施开学考)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8.(2021高一下·寿县开学考)每年 2 月下旬,辽东湾长兴岛附近会有大量流冰堆积,形成极富特色的莲叶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看。莲叶冰是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隆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一朵朵圆盘的“莲叶”而得名。图 1 为长兴岛位置示意图,图 2为莲叶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盐度 C.气温 D.海浪
(2)2 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堆积的原因可能是 ( )
A.流冰温度较高易融化 B.西北风吹至岸边
C.海水盐度较高易结冰 D.洋流携带至岸边
9.(2021高一下·邛崃开学考)纳米比亚沙漠(纳米布沙漠)(下图)位于非洲南部,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岸区域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B.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C.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D.寒流使得水汽受冷凝结成雾
(2)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
A.该区域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B.海雾使得火烈鸟不易被猎人发现
C.该区域有暖流流经,鱼类大量繁殖
D.该区域深层海水上泛,鱼类大量繁殖
二、综合题
10.(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读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洋流M、D都是自北向南流,指出其各自洋流性质。
(2)比较M海区和A海区的盐度高低,并说明理由。
(3)C处海区与N处海区纬度大致相同,但C处海区盐度较 ,分析其原因。
11.(2021高一下·浙江开学考)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虚线框内海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 (从大小、走向角度回答)
(2)右图中A处的典型植被是 ,波罗的海沿岸人口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
(4)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盐度低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C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洋流环流呈逆时针。若AB为30°纬线,则该海域表示南半球的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A错误;则甲、丁表示暖流,乙、丙表示寒流,B错误。乙表示西风漂流,C正确。秘鲁寒流出现在太平洋的东岸,与“某大洋”不冲突,可能是秘鲁寒流,D错误。故答案为:C。(2)若AB为60°纬线,由所学知识可知,则该海域表示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甲为寒流,使得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错误。乙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B错误。丙可能是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暖流,C正确。丁处洋流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形成寒流,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答案】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旱,蒸发旺盛,降水稀少;冬季虽然在盛行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但降水量不算很大,不足以弥补夏季水分的损失。全年总的来说,蒸发大于降水,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海水水面相对较低一些。而在大西洋上,海洋性强,冬不冷,夏不热,海水蒸发量远远小于地中海,海水水面相对较高一些。这样,地中海海面相对较低,大西洋海面相对较高,水往低处流,于是表层洋流流向就是: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答案】3.C
4.D
5.A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
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3.③海域位于红海,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而其他海域较为开阔,盐度和密度相差不大。
故答案为:C,ABD错误。
4.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地中海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蒸发旺而补充水源相对较少,导致海水盐分高,密度相应也高,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则相对比较低,海平面也比地中海海面高,这使得大西洋的海水在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的高密度海水(相对而言)在底层流向大西洋。
故答案为:D,ABC错误。
5.轮船经过英吉利海峡向东行驶进入伦敦港,这里终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受西风影响顺风航行;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洋流航行。故答案为:A,BCD错误。
6.【答案】(1)B
(2)C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在南美洲,①是位于大陆西侧秘鲁寒流,②是位于大陆东侧巴西暖流,故本题选B。(2)①洋流秘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②洋流巴西暖流全年流动方向稳定不变,不随季节不同方向相反,B错;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C对;洋流的流动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故答案为:C。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7.【答案】(1)A
(2)C
【知识点】风沙地貌;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当地环境恶劣人口少,与人类填海造陆无关,D错。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不能形成倒沙的景观,B错。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影响,不是形成原因,C错。由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且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所以造成了“倒沙入海”的奇景。A对,BCD错。故选A。(2)由上题可知,本地盛行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从而带来丰富的饵料和营养物质,使沿岸鱼类资源丰富,有利于火烈鸟的觅食,C对,地势低平,沙滩不利于筑巢,D错。附近景观以沙漠为主,B错。受寒流影响,沿岸气候较同纬地区凉爽,利于繁殖,A错。故选C。
【点评】该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且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所以造成了“倒沙入海”的奇景。
8.【答案】(1)D
(2)B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莲叶冰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略向上隆起”,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导致海冰块彼此碰撞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浪引起的海面起伏,D符合题意。
(2)结合材料分析,冬季辽东湾北部封冻面积大,2月下旬气温回升,海冰解冻,此时盛行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影响大量流冰被吹至长兴岛岸边堆积,B正确;流冰被西北季风从高纬度吹来,温度较低不易融化,A错。长兴岛堆积的流冰不是来自当地的海水结冰,C错误。受西北季风吹拂,飘到长兴岛附近堆积,D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9.【答案】(1)C
(2)D
【知识点】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属于海雾形成的原因,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B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本格拉寒流)流经的洋面,受冷凝结成雾,D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此分析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本题考查生物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植物较少, A错误;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人类活动相对较少,一般只有船只经过,对火烈鸟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沿岸只有寒流经过,不是寒暖流经过的地方,C错误;此处盛行离岸风,冷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雾的形成与洋流的关系分析:
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的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①低纬寒流流经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凝结形成雾。如秘鲁沿海多雾与秘鲁寒流有关。
②寒暖流交汇处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夏季时,这股水汽更加湿润)。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由于气流受冷却作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逆温结构,进而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如冬、春季节北太平洋暖流流经海域多雾。
10.【答案】(1)M为寒流;D为暖流
(2)M海区盐度高; M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
(3)低;陆地淡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D为巴西暖流,M为加利福尼亚寒流,M洋流为寒流,D洋流为暖流性质。
(2)大洋和外海的盐度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读图可知,M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位于副热带地区,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A处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大,盐度相对较低。
(3)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径流影响显著,图中C处有河流注入,起到稀释作用,且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蒸发量小,盐度低。
(4)河口地区渔业捕捞量增大,过度捕捞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种群数量降低,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M为寒流;D为暖流。(2)M海区盐度高; M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3)低;陆地淡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
【点评】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11.【答案】(1)等温线数值南部(东南部或偏东部)较大,北部(西北部或偏西部)较小或等温线数值自东南向西北(或自东向西)减小;等温线呈西南--东北走向
(2)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
(3)影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鱼类与暖水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4)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的蒸发量较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多;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考查等温线分布的特点,从大小看,东南部数值高,西北部数值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从走向来看,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2)据图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典型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农耕,适宜人口居住。
(3)分析洋流对纽芬兰渔场鱼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要从寒、暖流性质和寒暖流附近形成比较大渔场原因等方面考虑。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因此形成渔场;同时,寒流能带来冷水鱼类,暖流能带来暖水鱼种类,使得鱼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4)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波罗的海盐度地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汇入以及海水交换等进行分析。据图分析波罗的海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一年四季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的蒸发量较小;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加上该地海区宽阔,海水之间的交换强,进一步降低了海水的盐度。
【点评】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 较曲折,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南半球 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
同纬度地带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 地形、洋流
我国 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冬季风
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