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贺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7 00:32:07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贺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1·贺州)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

A.?加紧对农民控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答案】
D
【考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D符合题意。
汉初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故A表述错误;
汉初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故B表述错误;
汉初实行“以德化民”,故C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文景之治。难度不大,掌握西汉初年的统治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1·贺州)如图为我国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它印证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
A.?甲骨????????????????????????????B.?铜器????????????????????????????C.?简帛????????????????????????????D.?纸张
【答案】
C
【考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造纸术发明前,阻碍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当时的文字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传播,竹木简太重、帛的价格十分昂贵。故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简帛。
甲骨是商周时期的书写材料,A不符合题意;
铜器是西周时期的书写材料,B不符合题意;
纸张是东汉以后的主要书写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图片信息给出了答案。
3.(2021·贺州)如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
C.?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D.?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
C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据所学知,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896年8月9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务报》主要宣传了维新思想。1897年10月26日,严复在天津创立《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居于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C符合题意。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
维新变法主要宣传维新思想,B不符合题意;
报刊并非理论,D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人物、经过、意义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4.(2021·贺州)“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推断,该材料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
B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可知,该材料评价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暴力革命,A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并未推翻帝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辛亥革命的特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2021·贺州)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D.?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
【答案】
C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是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中国共产党自己手中没有足够力量的军队,以至于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而农村的敌人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良好的阶级基础。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解的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C符合题意。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确立的目标,A不符合题意;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描述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B不符合题意;
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起初的革命思想,但后来证明不符合题意我国国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中国革命(井冈山道路)形成的过程即可作答。
6.(2021·贺州)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如图的五星红旗。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A.?革命人民大团结????????????????????????????????????B.?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全国统一的实现????????????????????????????????????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答案】
A
【考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如图的五星红旗。红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联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A符合题意。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与国旗无关,B不符合题意;
1949年,我国未实现统一,C表述错误;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国旗的含义。难度不大,国旗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7.(2021·贺州)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答案】
A
【考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个中国原则是其他国家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重大是非问题上,没有谁能成为例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符合题意。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目的,B不符合题意;
台湾实行高度自治是结果,C不符合题意;
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开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一国两制”实行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可作答。
8.(2021·贺州)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截止2021年6月8日,中国已向全球输送3.5亿剂新冠肺炎疫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A.?尊重领土主权?????????B.?和平共处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大国担当责任
【答案】
D
【考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地区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国的做法体现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责在行动。材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担当责任。D是正确的选项。
尊重领土主权,材料中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
和平共处原则,材料中未体现,B不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方针,材料中未体现,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1·贺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在此,苏格拉底强调了(??

A.?原子论?????????????????B.?美德即知识?????????????????C.?逻辑学理论?????????????????D.?法学思想
【答案】
B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这是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名言。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只是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故苏格拉底强调了美德即知识。
原子论是德谟克利特提出的理论,A与题意无关;
逻辑学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C与题意无关;
材料中未体现法学思想,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苏格拉底的理论知识即可作答。
10.(2021·贺州)14~17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是(??

A.?一场反对宗教信仰的运动??????????????????????B.?文学艺术的革新运动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运动???????????????????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
D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D符合题意。
反对宗教信仰只是文艺复兴的表象,A不符合题意;
文艺复兴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发展资本主义,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文艺复兴的时间、实质、主要思想、影响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11.(2021·贺州)1800年,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由此可见,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的是(??

A.?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B.?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C.?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D.?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
【答案】
B
【考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据题干“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的是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B符合题意;
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材料中无法得出,A不符合题意;
拿破仑时期废除了君主立宪制,C表述错误;
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材料中未体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2021·贺州)图表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出现1933年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得益于(??

单位:亿美元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A.?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冲击??????????????????????????B.?胡佛政府扭转了经济困局
C.?法西斯扩张转嫁了危机??????????????????????????D.?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复苏
【答案】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为消除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图表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出现1933年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复苏,D符合题意。
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美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A表述错误;
胡佛政府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未能扭转经济危机,B表述错误;
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扩张,本末倒置,C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2021·贺州)图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大事年表。据此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39年9月1日
德军突袭波兰
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1940年4月
德国进攻北欧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
1941年6月
德军突袭苏联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答案】
A
【考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创建联合国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不符合题意;
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不符合题意;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扩大、最大、转折、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二战的影响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14.(2021·贺州)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自1995年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说明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导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D.?催生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答案】
B
【考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它的成立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自1995年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说明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表述错误;
世贸组织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C表述错误;
世贸组织减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D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2分,共32分。)
15.(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
【答案】
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经济上,实现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流新局面。
【考点】正确评价秦始皇,评价汉武帝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可知,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经济上,实现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流新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对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关键点即可作答。
16.(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历史背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举例说明: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必须条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启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梦”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努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故答案为:(1)历史背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举例说明: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必须条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启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七大、全民族抗战、中国梦、改革开放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
17.(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在城市环境改善的同时,家庭卫生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1890年,伦敦的一些富人家庭已安装了抽水马桶。……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们可以快捷地了解信息,时刻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变化,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项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次科技革命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或指出电的应用的具体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或答: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2)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答: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或答: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共同原因: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答: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答: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项重大成就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故答案为:(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或指出电的应用的具体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或答: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2)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答: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或答: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共同原因: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答: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答: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对比、总结,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材料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贺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1·贺州)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

A.?加紧对农民控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2.(2021·贺州)如图为我国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它印证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
A.?甲骨????????????????????????????B.?铜器????????????????????????????C.?简帛????????????????????????????D.?纸张
3.(2021·贺州)如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
C.?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D.?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4.(2021·贺州)“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推断,该材料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5.(2021·贺州)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D.?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
6.(2021·贺州)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如图的五星红旗。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A.?革命人民大团结????????????????????????????????????B.?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全国统一的实现????????????????????????????????????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7.(2021·贺州)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8.(2021·贺州)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截止2021年6月8日,中国已向全球输送3.5亿剂新冠肺炎疫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A.?尊重领土主权?????????B.?和平共处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大国担当责任
9.(2021·贺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在此,苏格拉底强调了(??

A.?原子论?????????????????B.?美德即知识?????????????????C.?逻辑学理论?????????????????D.?法学思想
10.(2021·贺州)14~17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是(??

A.?一场反对宗教信仰的运动??????????????????????B.?文学艺术的革新运动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运动???????????????????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1.(2021·贺州)1800年,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由此可见,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的是(??

A.?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B.?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C.?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D.?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
12.(2021·贺州)图表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出现1933年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得益于(??

单位:亿美元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A.?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冲击??????????????????????????B.?胡佛政府扭转了经济困局
C.?法西斯扩张转嫁了危机??????????????????????????D.?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复苏
13.(2021·贺州)图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大事年表。据此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39年9月1日
德军突袭波兰
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1940年4月
德国进攻北欧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
1941年6月
德军突袭苏联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4.(2021·贺州)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自1995年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说明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导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D.?催生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2分,共32分。)
15.(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
16.(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17.(2021·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在城市环境改善的同时,家庭卫生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1890年,伦敦的一些富人家庭已安装了抽水马桶。……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们可以快捷地了解信息,时刻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变化,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项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次科技革命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答案】
D
【考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D符合题意。
汉初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故A表述错误;
汉初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故B表述错误;
汉初实行“以德化民”,故C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文景之治。难度不大,掌握西汉初年的统治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
C
【考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造纸术发明前,阻碍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当时的文字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传播,竹木简太重、帛的价格十分昂贵。故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简帛。
甲骨是商周时期的书写材料,A不符合题意;
铜器是西周时期的书写材料,B不符合题意;
纸张是东汉以后的主要书写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图片信息给出了答案。
3.【答案】
C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据所学知,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896年8月9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务报》主要宣传了维新思想。1897年10月26日,严复在天津创立《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居于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C符合题意。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
维新变法主要宣传维新思想,B不符合题意;
报刊并非理论,D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人物、经过、意义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4.【答案】
B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可知,该材料评价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暴力革命,A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并未推翻帝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辛亥革命的特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答案】
C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是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中国共产党自己手中没有足够力量的军队,以至于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而农村的敌人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良好的阶级基础。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解的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C符合题意。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确立的目标,A不符合题意;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描述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B不符合题意;
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起初的革命思想,但后来证明不符合题意我国国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中国革命(井冈山道路)形成的过程即可作答。
6.【答案】
A
【考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如图的五星红旗。红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联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A符合题意。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与国旗无关,B不符合题意;
1949年,我国未实现统一,C表述错误;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国旗的含义。难度不大,国旗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7.【答案】
A
【考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个中国原则是其他国家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重大是非问题上,没有谁能成为例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符合题意。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目的,B不符合题意;
台湾实行高度自治是结果,C不符合题意;
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开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一国两制”实行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可作答。
8.【答案】
D
【考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地区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国的做法体现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责在行动。材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担当责任。D是正确的选项。
尊重领土主权,材料中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
和平共处原则,材料中未体现,B不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方针,材料中未体现,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
B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这是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名言。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只是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故苏格拉底强调了美德即知识。
原子论是德谟克利特提出的理论,A与题意无关;
逻辑学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C与题意无关;
材料中未体现法学思想,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苏格拉底的理论知识即可作答。
10.【答案】
D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D符合题意。
反对宗教信仰只是文艺复兴的表象,A不符合题意;
文艺复兴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发展资本主义,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文艺复兴的时间、实质、主要思想、影响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11.【答案】
B
【考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据题干“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的是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B符合题意;
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材料中无法得出,A不符合题意;
拿破仑时期废除了君主立宪制,C表述错误;
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材料中未体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为消除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图表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出现1933年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复苏,D符合题意。
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美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A表述错误;
胡佛政府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未能扭转经济危机,B表述错误;
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扩张,本末倒置,C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
A
【考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创建联合国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不符合题意;
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不符合题意;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扩大、最大、转折、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二战的影响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14.【答案】
B
【考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它的成立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自1995年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说明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表述错误;
世贸组织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C表述错误;
世贸组织减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D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2分,共32分。)
15.【答案】
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经济上,实现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流新局面。
【考点】正确评价秦始皇,评价汉武帝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可知,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经济上,实现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流新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对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关键点即可作答。
16.【答案】
(1)历史背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举例说明: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必须条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启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梦”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努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故答案为:(1)历史背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举例说明: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发表抗日声明,促成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挺进敌后,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系列胜利,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2)必须条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3)启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中国梦终将会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七大、全民族抗战、中国梦、改革开放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
17.【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或指出电的应用的具体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或答: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2)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答: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或答: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共同原因: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答: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答: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项重大成就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故答案为:(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或指出电的应用的具体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或答: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2)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答: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家庭环境的改善):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极大便利人们的出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新的材料(或答: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通过互联网,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共同原因: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答: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答:科技是强国之本);国家要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对比、总结,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材料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