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上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七上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6 15:48:17

文档简介

粤教版地理七上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1·怀化)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a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甲村与虎山山顶的温差约为(  )
A.2℃ B.4℃ C.6℃ D.8℃
3.桥梁附近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4.(2021·鄂州)读“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山峰相对高度超过130米
B.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
C.③处适合攀岩运动
D.④处有河流生成
(2021·吉林)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等高距是(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6.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350米
(2021·菏泽)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村庄甲所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8.关于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A处上山比从B处上山省力
B.水电站发电量最多的时间是夏秋季节
C.在C处可以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观
D.B地与山顶D的相对高度为341米
(2021·四川)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山体部位③的海拔最可能是(  )
A.200 米 B.250 米 C.280 米 D.320 米
(2021·娄星模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对赛道走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自北向南 B.BC段自西南向东北
C.CD段自东向西 D.DE段自西北向东南
12.起伏最小的赛道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021·夹江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
A.200000千米 B.2000千米 C.20千米 D.2千米
14.对于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
B.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C.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
D.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
(2021八下·滨海期中) 2020年暑假,我国东南沿海某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区进行地理野外实践考察。结合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6.清水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 B.东北向西南 C.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
17.青山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80米 B.550米 C.410米 D.150米
18.(2021·槐荫模拟)据图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虚线①处为山谷 B.理论上③处气温比④处低
C.虚线②处有河流形成 D.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南方
(2021·铁山模拟)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C点的高度为(  )
A.700m B.800m C.900m D.1000m
20.图中AB线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021·房山模拟)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一一揭晓。此次挖掘出了五百多件重要的文物。据此读“三星堆遗址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三星堆区域(  )
A.位于鸭子河南岸 B.道路非常密集
C.发掘地点与村落重合 D.内部无河流
22.图中等高线(  )
A.有海拔数值 B.均为山谷部位
C.陡崖均沿河岸分布 D.可能是人为建筑遗迹
23.(2021八下·德惠月考)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2021八下·漳平月考) 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某山区进行夏令营活动,需要借助地形图完成相应的活动安排与设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ABCD四个地点,最合适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5.对于该区域的地形判读,认识正确的是 (  )
A.该地是由两座山峰组成的山地地形
B.河道弯曲,河流湍急
C.在A地可观测到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D.山体险峻,坡陡谷深
26.某极限探险队刚好在当天组织举行攀爬活动,夏令营的同学们目睹了这一盛况,他们最有可能在_____点看见这攀爬活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二、综合题
27.(2021·襄阳)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山峰甲与山峰乙的相对高度小于   米。
(3)若在图示区域修建水库,要求:①水库容积尽可能大;②工程量尽可能小;③A处村庄不被淹没;请在图中用“ ”画出水坝坝址。
28.(2021·贵州)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山区的野外实习,下图是该山区的部分等高线示意图和某观测点记录卡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同学们在A处考察时能否看见壮观的飞瀑?   
(2)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①③⑤中的   处;同学们在考察②③所示河段时,发现③河段水流速度比②河段快,原因是   。
(3)甲村和附近城镇要修建一座自来水厂,镇长请同学们给出选址建议,同学们根据地理知识建议建在②和④两处中的   处。
(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29.(2021·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三分石,如三支玉笋,晶足而立,相传是舜帝的葬身之地,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平常难见其真身。2015年,三分石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材料二九嶷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名称为   。
(3)三分石位于羊岩坪的   。
(4)已知三分石至香炉石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5)图中甲、乙两处,代表山脊的是   。
(6)从A,B两地出发到三分石,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3)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①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②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③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a处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甲村的海拔高度是300~400米,虎山山顶的海拔高度是900~1000米,甲村与虎山山顶的高度差是500~700米,所以其温差是3~4.2℃。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桥梁附近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②山峰海拔在450—500米之间,与①山峰相对高度在80—130米之间,A错;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所以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B对;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不适合攀岩运动,C错;④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形成河流可能小,D错。故答案为:B。
【点评】(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2)陡崖处等高线重合,表明该地地势高差大,坡度陡峻。在陡崖处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新兴的玻璃栈道,跳伞或蹦极等极限运动,或者是攀岩运动,都可以给游客带来惊险刺激的体验。但野外宿营要注意避开陡崖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
【答案】5.B
6.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为等高距。
(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5.等高距是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所以等高距是100米,故答案为:B。
6.两地的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甲处的海拔在500米以上,乙的海拔是2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至少在300米以上,但不能等于400米,故答案为:D。
【答案】7.A
8.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7.甲处海拔在200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平原,A正确。丘陵的海拔在200-500之间,B错误。盆地为四周高,中间低,C错误。高原海拔在500以上,D错误。
8.A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上山省力;B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上山费力,A说法正确。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夏秋季发电量大,B说法正确。C处以上地区为山脊,没有河流,C说法错误。B处的海拔为200,D处的海拔为541,相对高度为341,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答案】9.A
10.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①表示山脊,②表示山谷,③表示山顶,④表示陡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读图分析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 山体部位③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1.据图可知,AB段自南向北,故A错, BC段自西南向东北,故B正确,CD段自西南向东北,故C错,DE段大致自西向东,故D错。
12.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图中BC段没有穿越等高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起伏最小,故B正确,AB、CD都过一条等高线,DE过三条等高线,起伏都较大,故ACD错。
【答案】13.D
14.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3.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所以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2千米。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王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是鞍部;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流;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因为②处等高线相对较为密集。故ACD正确,B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答案】15.C
16.B
17.A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5.读图可知,图中地形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大,应是山地地形。故答案为:C。
16.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因此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方向。清水河应是自海拔高处向海拔地处流,因此,清水河的流向应是自东北向西南。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因此青山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丁地的海拔在600~7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A项是可能的。故答案为:A。
18.【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虚线①处等高线最弯处向海拔高地方凸出是山谷,A正确。③出海拔高400米,④处海拔高450米,海拔高气温低,理论上③处气温比④处低高,B错误。虚线②处等高线最弯处向海拔低地方凸出是山脊,不易形成河流,C错误。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北方,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答案】19.C
20.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9.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此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C点位于900米的等高线上,C点的海拔高度为900米,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AB线处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1.A
22.D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地图中判断方向的首要依据应该是指向标,只有在没有指向标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进行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1.该图既没有指向标也不是经纬网地图,应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图中方向,读图可知,三星堆区域位于鸭子河南岸,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星堆区域道路较为稀疏,发掘地点与村落并未重合,该区域内部有河流经过,B、C、D错误。故答案为:A。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等高线没有海拔数值,所以也无法判断出是山谷部位,A、B错误;图中陡崖并不是全部沿河岸分布,C错误;图中等高线分布较为零散,但小范围内又较为密集,因此可能是人为建筑遗迹,D正确。故答案为:D。
23.【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等高线在山谷处凸向高值(山顶)方向。A图中流向应该相反;B选项正确;C、D图中为山脊线,没有河流发育。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等高线特点,需要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突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突出则为山脊,河流一般发源于山谷地带。
【答案】24.C
25.C
26.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
24.由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最适合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C地,这里位于山脊处,等高线较稀疏,视线好,A处等高线密集,B处位于山谷、D处位于陡崖,都不安全,故答案为:C。
25.图中所示区域等高线主要是在200-500米之间,属于丘陵地形,故A错误。这里的河流平直,河流较缓,故B错误。在A地可观测到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C正确。地形平缓,不是坡陡谷深,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6.陡崖地区适宜攀岩运动,读图可得,D处是陡崖,位于等高线的重合处,故答案为:D。
27.【答案】(1)陡崖 。
(2)131
(3)如图所示: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B处很多条等高线相交,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 。
(2)山峰甲469米,等高距是50米,山峰乙的海拔高度是大于550,小于600米,甲乙的相对高度大于81米,小于131米。
(3)若在图示区域修建水库,要求:①水库容积尽可能大,;②工程量尽可能小;③A处村庄海拔大于250,小于300米,不被淹没;要满足以上条件,水库大坝就要修建在盆地的布袋口处,而且大坝修建在250米的等高线上,这样库容量最大,工程量最小,A处村庄不被淹没。如图所示: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库一般选在口袋型的区域修建,盆地作为蓄水区。坝址选在口袋型区域等高线距离较近处,这样既可以获得较大集水区域,又节省工程造价。修建水库可以取得防洪、发电、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一系列综合效益。
28.【答案】(1)山脊;陡崖;否或不能
(2)①;等高线密集,坡陡
(3)②
(4)平原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中间高,两侧低,B处为山脊。读图可得, 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部位,但该处没有河流,不能形成瀑布。
(2)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①③⑤中的①处,因为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判断,①处位于甲村的东北方向,且海拔约为280米左右。②③两处附近河段,③河段水流速度比②河段快,主要是因为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而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③处水流速度更快。
(3)甲村和附近城市的自来水厂适合建在②④中的②处,因为②处远离村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好。
(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该地的聚落都集中在甲村及其附近,原因在于该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9.【答案】(1)山地
(2)粪箕窝
(3)东南方向
(4)2
(5)甲
(6)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可知,该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坡度陡峻,沟谷较深,据此可推知该地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
(2)图示地区等高距是100米,据此可判定图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名称为粪箕窝,海拔位于1900米—2000米之间。
(3)图中没有指向标,应该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据此可知,三分石位于羊岩坪的东南方向。
(4)据图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已知三分石至香炉石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2×1千米=2千米。
(5)图中甲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明甲处为山脊;乙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表明乙处为山谷。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B路线的等高线间距较A路线稀疏,所以从 A、B两地出发,坡度较缓的是B路线。
【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3)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5)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6)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 / 1粤教版地理七上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1·怀化)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a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甲村与虎山山顶的温差约为(  )
A.2℃ B.4℃ C.6℃ D.8℃
3.桥梁附近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3)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①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②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③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a处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甲村的海拔高度是300~400米,虎山山顶的海拔高度是900~1000米,甲村与虎山山顶的高度差是500~700米,所以其温差是3~4.2℃。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桥梁附近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答案为:D。
4.(2021·鄂州)读“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山峰相对高度超过130米
B.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
C.③处适合攀岩运动
D.④处有河流生成
【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②山峰海拔在450—500米之间,与①山峰相对高度在80—130米之间,A错;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所以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B对;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不适合攀岩运动,C错;④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形成河流可能小,D错。故答案为:B。
【点评】(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2)陡崖处等高线重合,表明该地地势高差大,坡度陡峻。在陡崖处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新兴的玻璃栈道,跳伞或蹦极等极限运动,或者是攀岩运动,都可以给游客带来惊险刺激的体验。但野外宿营要注意避开陡崖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
(2021·吉林)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等高距是(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6.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350米
【答案】5.B
6.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为等高距。
(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5.等高距是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所以等高距是100米,故答案为:B。
6.两地的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甲处的海拔在500米以上,乙的海拔是2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至少在300米以上,但不能等于400米,故答案为:D。
(2021·菏泽)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村庄甲所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8.关于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A处上山比从B处上山省力
B.水电站发电量最多的时间是夏秋季节
C.在C处可以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观
D.B地与山顶D的相对高度为341米
【答案】7.A
8.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7.甲处海拔在200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平原,A正确。丘陵的海拔在200-500之间,B错误。盆地为四周高,中间低,C错误。高原海拔在500以上,D错误。
8.A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上山省力;B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上山费力,A说法正确。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夏秋季发电量大,B说法正确。C处以上地区为山脊,没有河流,C说法错误。B处的海拔为200,D处的海拔为541,相对高度为341,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2021·四川)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山体部位③的海拔最可能是(  )
A.200 米 B.250 米 C.280 米 D.320 米
【答案】9.A
10.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①表示山脊,②表示山谷,③表示山顶,④表示陡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读图分析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 山体部位③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娄星模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对赛道走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自北向南 B.BC段自西南向东北
C.CD段自东向西 D.DE段自西北向东南
12.起伏最小的赛道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答案】11.B
1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1.据图可知,AB段自南向北,故A错, BC段自西南向东北,故B正确,CD段自西南向东北,故C错,DE段大致自西向东,故D错。
12.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图中BC段没有穿越等高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起伏最小,故B正确,AB、CD都过一条等高线,DE过三条等高线,起伏都较大,故ACD错。
(2021·夹江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
A.200000千米 B.2000千米 C.20千米 D.2千米
14.对于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
B.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C.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
D.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
【答案】13.D
14.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3.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所以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2千米。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王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是鞍部;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流;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因为②处等高线相对较为密集。故ACD正确,B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2021八下·滨海期中) 2020年暑假,我国东南沿海某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区进行地理野外实践考察。结合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6.清水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 B.东北向西南 C.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
17.青山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80米 B.550米 C.410米 D.150米
【答案】15.C
16.B
17.A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5.读图可知,图中地形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大,应是山地地形。故答案为:C。
16.该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因此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方向。清水河应是自海拔高处向海拔地处流,因此,清水河的流向应是自东北向西南。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因此青山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丁地的海拔在600~7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A项是可能的。故答案为:A。
18.(2021·槐荫模拟)据图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虚线①处为山谷 B.理论上③处气温比④处低
C.虚线②处有河流形成 D.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南方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虚线①处等高线最弯处向海拔高地方凸出是山谷,A正确。③出海拔高400米,④处海拔高450米,海拔高气温低,理论上③处气温比④处低高,B错误。虚线②处等高线最弯处向海拔低地方凸出是山脊,不易形成河流,C错误。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北方,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021·铁山模拟)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C点的高度为(  )
A.700m B.800m C.900m D.1000m
20.图中AB线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答案】19.C
20.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9.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此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C点位于900米的等高线上,C点的海拔高度为900米,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AB线处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房山模拟)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一一揭晓。此次挖掘出了五百多件重要的文物。据此读“三星堆遗址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三星堆区域(  )
A.位于鸭子河南岸 B.道路非常密集
C.发掘地点与村落重合 D.内部无河流
22.图中等高线(  )
A.有海拔数值 B.均为山谷部位
C.陡崖均沿河岸分布 D.可能是人为建筑遗迹
【答案】21.A
22.D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地图中判断方向的首要依据应该是指向标,只有在没有指向标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进行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1.该图既没有指向标也不是经纬网地图,应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图中方向,读图可知,三星堆区域位于鸭子河南岸,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星堆区域道路较为稀疏,发掘地点与村落并未重合,该区域内部有河流经过,B、C、D错误。故答案为:A。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等高线没有海拔数值,所以也无法判断出是山谷部位,A、B错误;图中陡崖并不是全部沿河岸分布,C错误;图中等高线分布较为零散,但小范围内又较为密集,因此可能是人为建筑遗迹,D正确。故答案为:D。
23.(2021八下·德惠月考)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等高线在山谷处凸向高值(山顶)方向。A图中流向应该相反;B选项正确;C、D图中为山脊线,没有河流发育。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等高线特点,需要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突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突出则为山脊,河流一般发源于山谷地带。
(2021八下·漳平月考) 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某山区进行夏令营活动,需要借助地形图完成相应的活动安排与设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ABCD四个地点,最合适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5.对于该区域的地形判读,认识正确的是 (  )
A.该地是由两座山峰组成的山地地形
B.河道弯曲,河流湍急
C.在A地可观测到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D.山体险峻,坡陡谷深
26.某极限探险队刚好在当天组织举行攀爬活动,夏令营的同学们目睹了这一盛况,他们最有可能在_____点看见这攀爬活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24.C
25.C
26.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
24.由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最适合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C地,这里位于山脊处,等高线较稀疏,视线好,A处等高线密集,B处位于山谷、D处位于陡崖,都不安全,故答案为:C。
25.图中所示区域等高线主要是在200-500米之间,属于丘陵地形,故A错误。这里的河流平直,河流较缓,故B错误。在A地可观测到河流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C正确。地形平缓,不是坡陡谷深,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6.陡崖地区适宜攀岩运动,读图可得,D处是陡崖,位于等高线的重合处,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27.(2021·襄阳)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山峰甲与山峰乙的相对高度小于   米。
(3)若在图示区域修建水库,要求:①水库容积尽可能大;②工程量尽可能小;③A处村庄不被淹没;请在图中用“ ”画出水坝坝址。
【答案】(1)陡崖 。
(2)131
(3)如图所示: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B处很多条等高线相交,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 。
(2)山峰甲469米,等高距是50米,山峰乙的海拔高度是大于550,小于600米,甲乙的相对高度大于81米,小于131米。
(3)若在图示区域修建水库,要求:①水库容积尽可能大,;②工程量尽可能小;③A处村庄海拔大于250,小于300米,不被淹没;要满足以上条件,水库大坝就要修建在盆地的布袋口处,而且大坝修建在250米的等高线上,这样库容量最大,工程量最小,A处村庄不被淹没。如图所示: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库一般选在口袋型的区域修建,盆地作为蓄水区。坝址选在口袋型区域等高线距离较近处,这样既可以获得较大集水区域,又节省工程造价。修建水库可以取得防洪、发电、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一系列综合效益。
28.(2021·贵州)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山区的野外实习,下图是该山区的部分等高线示意图和某观测点记录卡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同学们在A处考察时能否看见壮观的飞瀑?   
(2)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①③⑤中的   处;同学们在考察②③所示河段时,发现③河段水流速度比②河段快,原因是   。
(3)甲村和附近城镇要修建一座自来水厂,镇长请同学们给出选址建议,同学们根据地理知识建议建在②和④两处中的   处。
(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答案】(1)山脊;陡崖;否或不能
(2)①;等高线密集,坡陡
(3)②
(4)平原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中间高,两侧低,B处为山脊。读图可得, 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部位,但该处没有河流,不能形成瀑布。
(2)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①③⑤中的①处,因为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判断,①处位于甲村的东北方向,且海拔约为280米左右。②③两处附近河段,③河段水流速度比②河段快,主要是因为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而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③处水流速度更快。
(3)甲村和附近城市的自来水厂适合建在②④中的②处,因为②处远离村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好。
(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该地的聚落都集中在甲村及其附近,原因在于该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9.(2021·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三分石,如三支玉笋,晶足而立,相传是舜帝的葬身之地,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平常难见其真身。2015年,三分石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材料二九嶷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名称为   。
(3)三分石位于羊岩坪的   。
(4)已知三分石至香炉石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5)图中甲、乙两处,代表山脊的是   。
(6)从A,B两地出发到三分石,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
【答案】(1)山地
(2)粪箕窝
(3)东南方向
(4)2
(5)甲
(6)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可知,该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坡度陡峻,沟谷较深,据此可推知该地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
(2)图示地区等高距是100米,据此可判定图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名称为粪箕窝,海拔位于1900米—2000米之间。
(3)图中没有指向标,应该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据此可知,三分石位于羊岩坪的东南方向。
(4)据图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已知三分石至香炉石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2×1千米=2千米。
(5)图中甲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明甲处为山脊;乙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表明乙处为山谷。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B路线的等高线间距较A路线稀疏,所以从 A、B两地出发,坡度较缓的是B路线。
【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3)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5)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6)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