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目 录
一、氯的原子结构及氯元素的存在
1.氯的原子结构。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表现出 性。?
2.氯元素的存在形态。
氯是一种重要的“ 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MgCl2、CaCl2等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和陆地的盐湖、盐矿中。?
7
得到
强氧化
成盐
NaCl
氯气是一种 色、 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能溶于水。?
黄绿
有刺激性
大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3.与水的反应
(1)25 ℃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氯水呈浅黄绿色。?
(2)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色布条不褪色
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有色布条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鲜花褪色
干燥氯气能使鲜花褪色
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
褪色原因分析: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不是氯气本身,而是氯气与水反应
生成的次氯酸。
次氯酸是很弱的酸,只存在于水溶液中。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液氯
成分
(1)三种分子:Cl2、HClO、H2O
(2)四种离子:H+、Cl-、ClO-、OH-
H+、OH-、Cl-、H2O
Cl2
颜色
浅黄绿色
无色
黄绿色
性质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Cl2的性质
保存
棕色瓶盛装,置于阴暗处
—
低温密封
4. 与碱的反应
(1)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很不稳定,不便于保存。因此常用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2)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得到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
(3)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以得到以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如果Cl2与Ca(OH)2反应充分,并使次氯酸钙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
(4)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可用作漂白棉、麻、纸张等的漂白剂,也可用作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
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氯气的密度______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采用向______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3.由于氯气有毒,所以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上
Cl2+2NaOH=NaCl+NaClO+H2O
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实验结论:检验氯离子,通常选用硝酸银溶液,但要加稀硝酸酸化,避免碳酸根离子
的干扰。?
检验氯离子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
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