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透镜 练习(解析版含2021中考真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透镜 练习(解析版含2021中考真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6 21: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5.1_é??é??_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1?湘西州)下列透镜中凹透镜是(  )
A. B. C. D.
2.(2021?昆明)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如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0?桂林)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其中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4.(2020?株洲)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5.(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6.(2021?河西区二模)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  )
A.凹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7.(2021春?陈仓区期中)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
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8.(2021春?兰州期中)关于透镜的焦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焦点是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B.焦点是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C.凸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D.凹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2021?吉州区模拟)如图所示,小华将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点F,若①、②2两条光线分别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小华取点光源放在A点处,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21春?陈仓区期中)炎炎夏日,停在露天停车场的汽车内有一瓶矿泉水,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   透镜,会使光线   。如右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后两空选填“会聚”“发散”或“平行射出”)
11.(2021?宜兴市模拟)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10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当将该透镜靠近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   (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12.(2020秋?宜昌期末)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图是   (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   作用。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3.(2021春?封开县期末)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4.(2021?葫芦岛二模)如图所示,ab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F为凹透镜的焦点。请画出:
(1)光线ab的入射光线。(2)光线ab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5.(2021?南平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答】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ACD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B是凹透镜。
故选:B。
2.【解答】解:由题知,P′是P点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那么由P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像点P',由图2知,甲图正确,乙、丙、丁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故选:A。
4.【解答】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
故选:A。
5.【解答】解: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则由各选项图可知,AD的操作错误;而B图不方便测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C图中白纸与凸透镜平行,便于测出焦距,故C最合理。
故选:C。
6.【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则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知,此透镜是一个凸透镜。
故选:D。
7.【解答】解: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
B.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也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错误;
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A正确;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误;
C、凸透镜只有两个实焦点,故C错误;
D、凹透镜只有虚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解答】解: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点是固定的,不随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小华取点光源放在A点处,A处的距离要小于焦距,所处折射光线相对于主光轴是发散的,所以在凸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将变大。
故答案为:保持原位置不变;变大。
10.【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因此装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形成高温区产生危险;
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可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得会聚,经过两个凸透镜变得更加会聚。
故答案为:凸;会聚;会聚。
11.【解答】解: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10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表明光会聚了,即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当将该透镜靠近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都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也就是说不是凸透镜的焦点的位置,说明凸透镜的焦点在两次出现光斑的中间,可知此过程中的光斑是先变小后变大,两次光斑之间的距离为4cm,凸透镜焦点距第一次的光斑距离为=2cm,即凸透镜焦点距离第二次的光斑距离也是2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cm=8cm。
故答案为:会聚;先变小后变大;8。
12.【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c;会聚。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3.【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14.【解答】解:(1)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作出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90°﹣30°=60°,入射角也等于60°;
(2)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5.【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折射光线再入射到平面镜上,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