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17:4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一、化学实验安全与操作
1.(不定项)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先用干净抹布擦拭,再迅速用大量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给玻璃仪器加热,不一定要加垫石棉网,如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2.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
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
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
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都容易发生爆炸;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3.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①在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
③浓碱液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
A.仅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③
C.仅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可燃性气体中若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①正确;
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时要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若先加热再通氢气会引起爆炸,②正确;
浓碱液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③正确;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以防止液体溅出,④正确;
装满酒精的酒精灯容易溢出酒精,点燃后可能会引起火灾,⑤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
4.(不定项)关于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
B.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将氯化钠(易溶于水)和氯化银(不溶于水)的混合物加水溶解,用过滤法分离;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四氯化碳相互溶解,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若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蒸馏的方法。

解析  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将氯化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过滤,滤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钠晶体,滤渣加适量盐酸溶解后蒸发结晶得氯化钡晶体。
5.要从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氯化钡和氯化钠晶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A.碳酸钾、盐酸 B.碳酸钠、盐酸
C.碳酸钠、硫酸 D.氢氧化钠、盐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不定项)下列物质中混有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过滤
C
氯化钾固体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
D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后过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可除去氯酸钾,但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加入硫酸钠溶液可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钡,但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选项
物质
杂质
提纯所需试剂或方法
A
碳酸钠
氯化铵
加热分解
B
硝酸钾
氯化钠
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
丁醇(沸点117.5 ℃)
乙醚(沸点34.6 ℃)
蒸发
D
液溴(Br2)

四氯化碳,萃取、分液、蒸馏
7.已知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两种气体,对下列物质进行提纯时所需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选项A,加热可使热稳定性差的氯化铵杂质分解生成气体而除去;
选项B,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采用蒸发、结晶、过滤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的杂质氯化钠;
选项C,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一般使用蒸馏法;
选项D,液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溴水中的水。
三、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8.(不定项)1 L 0.1 mol·L-1 的硫酸钾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B.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D.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公式n=c·V,n(K+)=0.1 mol·L-1×2×1 L=0.2 mol,n( )=0.1 mol;c(K+)=2c(K2SO4)=0.2 mol·L-1,c( )=c(K2SO4)=0.1 mol·L-1。

9.将0.1 mol·L-1的K2SO4溶液、0.2 mol·L-1的Al2(SO4)3溶液和蒸馏水混合,要使混合溶液中K+、Al3+、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1 mol·L-1、0.2 mol·L-1,则所取K2SO4溶液、Al2(SO4)3溶液、蒸馏水三者体积之比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1∶1∶1 B.2∶1∶2 C.1∶1∶2 D.2∶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假设所取K2SO4溶液、Al2(SO4)3溶液、蒸馏水的体积分别为a L、b L、c L,则由K+的浓度变化,有0.1a×2=0.1(a+b+c),即a=b+c;由Al3+的浓度变化,有0.2b×2=0.1(a+b+c),即3b=a+c,从而可求得a=2b,c=b,则体积之比为2∶1∶1。

10.某溶液中含有Na+、Cl-、K+、 四种离子,测得溶液中Na+、K+和 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和1 mol·L-1,则溶液中c(Cl-)为
A.2 mol·L-1 B.0.5 mol·L-1
C.1.5 mol·L-1 D.1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则有2 mol·L-1×1+2 mol·L-1×1=1 mol·L-1
×2+c(Cl-)×1,得c(Cl-)=2 mol·L-1。
11.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6∶9
C.1∶3∶3 D.1∶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设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6 mol、9 mol,则硫酸铝为1 mol,硫酸锌为6 mol,硫酸钠为9 mol,所以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6∶9。
12.用1 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1。5 mol·kg-1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 4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A.3.56 mol·L-1 B.5.23 mol·L-1
C.4.33 mol·L-1 D.5.00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设溶剂的质量为1 kg,则硫酸的体积为(5 mol×98 g·mol-1+1 000 g)÷(1.289 4×103 g·L-1)≈1.156 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5 mol÷1.156 L≈4.33 mol·L-1。
13.(2020·成都调研)某0.2 L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
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甲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该营养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mol·L-1,含有KCl的质量为______。
4.0
14.9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柱状图可知,K+、 、Cl-的浓度分别是9.0 mol·L-1、4.0 mol·L-1、9.0 mol·L-1,其物质的量分别是1.8 mol、0.8 mol、1.8 mol。由于营养液中只有K2SO4能提供 ,所以 的浓度即为K2SO4的浓度。K2SO4中含有1.6 mol K+,则KCl中含有0.2 mol K+,即KCl为0.2 mol,质量为14.9 g。
(2)该营养液中NH4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mol
解析 根据氯原子守恒有c(Cl-)=c(KCl)+c(NH4Cl),则c(NH4Cl)=c(Cl-)-c(KCl)=8.0 mol·L-1,则c( )=8.0 mol·L-1, 的物质的量为1.6 mol。
(3)若 不参与其他任何反应,将该营养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 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V1=____,V2=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V1=0.2;根据c(浓)·V(浓)=c(稀)·V(稀)可求出V2=1.0。
0.2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实验室用CuSO4·5H2O晶体配制460 mL 0.100 mol·L-1 CuSO4溶液。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500 mL容量瓶
C.药匙 D.玻璃棒
E.托盘天平(带砝码) F.量筒
G.试剂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
胶头滴管
解析 称量需要用托盘天平、药匙,溶解需要用量筒、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需要用500 mL容量瓶,定容时用胶头滴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用托盘天平称取的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若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12.5 g
解析 所需溶质质量为m(CuSO4·5H2O)=nM=0.05 mol×250 g·mol-1=12.5 g。
重新配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填字母)。
A.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容量瓶内底部有少量蒸馏水而未干燥处理
D.称取的CuSO4·5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BD
解析 B项,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D项,CuSO4·5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时,所称的溶质中CuSO4的质量偏大,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A项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项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若取50.0 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150 mL 0.200 mol·L-1的CuSO4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0.175 mol·L-1
解析 c(CuSO4)= =
0.175 mol·L-1。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