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20: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难点:
常见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对比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具准备】仪器: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
药品: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模式一、同学们看《西游记》,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会72般变化,但是你知道化学中也蕴含着无穷的神奇变化吗?
模式二、利用化学魔术“宝刀杀水妖”:事先在刀上涂抹酚酞,水中放入氢氧化钠,将刀砍向水中,出现血淋淋的现象 讨论发言:
观看孙悟空变化的视频。
观看魔术,惊叹、讨论
从熟悉的故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兴奋点,引入新课
【过渡】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进入新课学习
物质的变化
(实验导学,
探究物理变化
的特征) 教师演示实验
1.水的沸腾
2.胆矾的研碎
引导学生填写教材P7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变化前物质
变化时实
验现象
变化后物质
有无新物
质生成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注意关注:
(1)物质的状态。
(2)关注物质的变化。
总结:上述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讨论交流】
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小结: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实验导学, 探究化学变化
的特征) 教师演示实验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引导学生填写教材P7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变化前物质
变化时实验现象
变化后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小结: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特征:产生了新物质。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展示】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了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重点关注:
(1)物质变化的现象。
(2)是否生成新物质。
总结:上述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讨论交流】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讨论交流判断化学变化的方法: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对实验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讨论 【小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判断依据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实例
说明
【练习】教材P10第1题。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但不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例如:电灯通电时既发光又放热,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填写表格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判断
依据
(本
质区
别)
变化时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伴随
现象
物质外形、状态发生变

伴随能量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结冰等
燃烧、生锈、食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产生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培养学生用实验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认识概念的严密性
学会利用比较法学习化学
适时练习,加深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物质的性 质和用途 【过渡】物质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变化,本质原因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小结:(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联系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的确定
性质内容
(2)判断某叙述是性质还是变化时,要准确把握,若叙述中有“能”“会”“易”等词语,一般指的是性质,若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属于变化。
【指导阅读】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演示】实验1-2
【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小结:物质变化、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理解记忆
举例
倾听记忆
填写表格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
确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
内容
颜色,状
态,气味,
熔点,沸
点,硬度,
密度,溶
解性,挥
发性,导
电性,吸
附性等
可燃
性、助
燃性

自主学习
观察现象,尽可能多地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通过对概念的比较进行记忆
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化学观念
归纳总结
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请几位学生盘点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归纳、交流】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知识延伸探究 试描述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水发生的一些变化和用途。 学生归纳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