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6 22: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选出下列画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竦峙(chì)
?
?湛蓝(shèn)
?
?沙堤(tí)
?
?憔悴(qiáo)
B.梦寐(mèi)?
?
澄清(dèng)
?
?水藻(zǎo)
?
?酝酿(rǎng)
C.竭石(jié)?
?
雄浑(hún)?
?
枯涸(hé)?
??贮蓄(zhù)
D.撑伞(zhǎng)
?
?蓑笠(suō)
?
?抖擞(sǒu)?
?
稀疏(shū)?
2.
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3.
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的晒甜。?
4.
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左迁”意思是降职。
B.《观沧海》,作者曹操,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热烈、愉快、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D.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二、默写题
?
7.
默写。
(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朱自清《春》)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4)乡书何处达??
?
?
?
?
?
?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节选)
选文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选文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文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请用简洁的语言给选文二、三加一个小标题。
①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_________
(2)赏析句子。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②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从画线词语的角度)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好在哪里?
(4)选文一“春草图”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草的特点?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济南冬天之所以“温晴”和“慈善”的两个原因分别是什么?
(3)第③段文字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你能够说说“妙”在何处吗?
(4)你喜欢济南冬天时节的水吗?为什么?
(5)请你简单说说“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表达效果。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的冬天》(选段)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描绘的某两处“画面”。
示例:青松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幅画面说明作者表现山雪景色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选文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3)“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描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5)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2.
【答案】
A
3.
【答案】
C
4.
【答案】
B
5.
【答案】
A
6.
【答案】
C
二、默写题
7.
【答案】
(1)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归雁洛阳边
(5)枯藤老树昏鸦
三、现代文阅读
8.
【答案】
(1)①春花图,②春风图
(2)①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天百花竞相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态,极富生活情趣。
②贬词褒用,“卖弄”本义是“炫耀”,用在这里写出了春天到来后鸟儿的欢快之情。
(3)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声音,而且呈现出一派繁茂劳动的热闹景象,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春花多、艳、甜的特点。
(4)情态,质地,色泽,长势。
9.
【答案】
(1)济南城的特点;济南小雪后的山景;济南的水的特点。
(2)“温情”是因为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慈善”是因为冬天的温暖。
(3)妙在美丽的雪姿;妙在美丽的雪色;妙在美丽的情态;妙在薄雪的变化(动态)。
(4)喜欢。因为济南的水具有温暖、碧绿、清澈的特点。
(5)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雪融化的娇美情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
【答案】
(1)示例:小山着衣、白银镶玉、落日羞雪、山庄卧雪(任选两个作答即可)。
(2)示例:①突出特征。从整体上看,选文写“雪后山景”抓住了外在的色彩美和内在的情韵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虚实相生(或运用联想与想象)。如“青松擎花”是实,“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是虚,这样写具有立体质感,有利于表情达意。
③巧用修辞。如“落日羞雪”:“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照在山腰上使雪着色当作人害了羞来写,写出雪变幻的色彩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示例: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总体上一般要按照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
11.
【答案】
(1)a多,细,b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2)“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
(3)拟人
(4)写雨中的树叶是怎样的绿,雨中的小草是怎样的青,因为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沾了水,所以说“绿得发亮”;因为地上的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水,所以说“青得逼你的眼”,这是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
(5)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蕴含着春风了。“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