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乐 的 音 乐 会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三册第七课
【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民族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四二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的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在课堂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唱、编、演等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形象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胡琴、喇叭、铜鼓的形状、音色并能模仿演奏动作。
2、能够准确模仿难点节奏:×× ×× ▏×× ×× ▏×× 0× ▏× 0 ‖特别是八分休止符的唱法。
3、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能用欢快的音乐准确演唱歌曲。学习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能用欢快的音乐准确演唱歌曲。
2、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音色及演奏姿势。
【教学难点】
掌握休止符节奏及演唱,能用自己认识的乐器,大胆的为歌曲编创歌词。
【教学安排】一课时
【板书预设】
快乐的音乐会 ×× ×× ▏×× ×× ▏×× 0× ▏× 0 ‖
胡琴 嗞 扭扭 嗞 扭 扭扭 0得(儿) 喂
喇叭 嘀嘀 哒哒 嘀嘀 哒哒 哒哒 0得(儿) 喂
铜鼓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0得(儿) 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景
1、师:孩子们,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封神秘来信,到底信是谁寄来的,又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小猫和小狗。今天,我们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音乐会,想邀请你们,但是要经过考核合格后,得到音乐会入场券的小朋友才能参加。快来和我们一起享受这快乐的时光吧!)(出示入场券)
2、师:大家想参加吗?有信心接受小猫小狗的考核吗?那好,我们一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考题呢?
3、考题,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演奏出正确的节奏。(第一关)
2\4 ×× ×× ▏×× ×× ▏×× 0× ▏× 0 ‖(出示课件)
先请学生自己打一打节奏,找出节奏上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解决。
师:“同学们看看这一段节奏里面有什么特殊的符号吗?”“对,这个是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这个是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注意四二拍的强弱关系)学生练习休止符节奏。
【设计意图:运用节奏练习的形式,突破歌曲当中的难点节奏,这样本身就将难点易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4、请小朋友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说说歌曲中唱到了哪几种乐器?并把它们的声音和演奏姿势模仿出来。(出示课件)对了,是小胡琴、喇叭、铜鼓。(第二关)
(1)谁能学学小胡琴的声音以及模仿演奏的姿势。二胡又叫小胡琴,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胡琴的演奏方法(左手按弦,右手握弓),听听老师是怎样模仿胡琴的声音的。
2\4 ×× ×× ▏×× ×× ▏×× 0× ▏× 0 ‖
嗞 扭扭 ▏ 嗞 扭 ▏扭扭 0得(儿) ▏喂 0 ‖
(2)能学学喇叭的声音以及模仿演奏的姿势
2\4 ×× ×× ▏×× ×× ▏×× 0× ▏× 0 ‖
嘀嘀 答答 ▏滴滴 嗒嗒▏ 嗒嗒 0得(儿 ▏喂 0 ‖
(3)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课件)哦!原来是小铜鼓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小铜鼓的
声音听老师是怎样模仿的?注意小铜鼓的声音是很有弹性的。
2\4 ×× ×× ▏×× ×× ▏×× 0× ▏× 0 ‖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0得(儿) ▏喂 0 ‖
【设计意图:此处的节奏练习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小胡琴、喇叭、铜鼓音色以及演奏姿势的认识,从而延伸到节奏,这样即解决重点,难点,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后面歌曲的教唱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第三关)
1、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师:我们先来听听小胡琴是怎样演奏的?朗读歌词第一段。(播放第一段录音)
师:请孩子们跟着老师的琴轻轻唱一唱。(教师弹奏)
2、听唱法重点指导第一、二乐句。
师:(1)你们听老师唱前两句,那些字唱的长?又在那里停顿了?
生:“嗞,扭扭”,“嗞,扭扭’后边停顿了。(教师再范唱)
师:你们能演唱吗?(学生唱第一、二句)
(2)“得儿喂”要儿化音。
(3)师:我们再唱唱后面两句,小狗小猫听到优美的琴声,有什么表现?(师弹琴,学生唱后两句)
(4)完整演唱第一段。
3、分角色演唱
师:“瞧,这歌曲多好听呀,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4、解决问题:
师:“我们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5、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随伴奏音乐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随伴奏音乐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演唱方式,使单调的练习游戏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6、小组合作,学唱第二、三段。
(1)师:“第一段我们已经轻松地学会了,那么第二段和第三段能不
能在小组里学习?”(小组准备)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小喇叭和小铜鼓是怎么演奏的,
(2)师:请你们随着老师的琴轻轻地唱一唱。
(3)师指导结束句的唱法。
(4)完整演唱第二、三段。(师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创编歌曲(第四关)
1、老师还有两位好朋友,他们也想来参加音乐会,是小鸡和小鸭,你们欢迎它们吗?
生:欢迎。
师:“可是他们也很想要同学们把它们唱进歌里,你能满足它们的愿望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师生集体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好棒呀,你们看,你们现在又变成了一位小作家了。我们再请多几位朋友一起来好吗?”
师:小朋友,除了小动物可以编入歌词里,还有什么可以编进来呢?
师:你还知道什么乐器的声音呢?你能模仿吗?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师:你们真棒,可以知道这么多的乐器。我们把它们也唱进歌里,可以吗?(课件出示电子琴、吉他、法国号的图片)
师:想想这三种乐器会发出什么声音(叮叮咚咚、砰砰砰、嗡巴巴)
2、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三种乐器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吧,孩子们做好准备!(课件播放《快乐的音乐会》伴奏,课件出示新编配的歌词)
【设计意图:鼓励孩子们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启发学生展开音乐想象,在课堂上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创造、大胆唱、大胆演,鼓励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通过了所有的考题。你们的表现得到了小狗小猫的一致认同,它们对你们相当的满意,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给每一位同学发放森林音乐会入场券。我们大家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做着演奏姿势加入到音乐会中去吧!(选择喜欢的动物头饰,扮演角色演唱)
四、延伸活动
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这节课同学们表现不做哦。下次我们再听一段交响乐,再认识更多的乐器新朋友,好吗?
【设计意图:多认识一些乐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二〇一六年五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