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配喇叭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喜爱打击乐,喜爱音乐课堂。
2、能在“听、唱、奏、演”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课堂的愉悦,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感;
3、能用明亮、柔美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初步认识唢呐和喇叭;能用自己喜欢的伴奏型为演唱和谐伴奏。
二 学情分析:
该内容属于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学生对民族乐器还在启蒙当中,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认识民族乐器唢呐和喇叭,同时喜爱我国的民族乐器,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怀。通过学习、表演《唢呐配喇叭》,从而喜欢这首富有农家气息的歌曲,让孩子们通过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感受歌曲,体验这首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民歌。
三 教学重难点:
能用明亮、柔美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第二乐句曲谱学唱;打击乐的和谐伴奏.
组织教学
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虹猫蓝兔》片段听音乐走进教室,做课前准备
创设音乐环境,初步感受唢呐曲欢快的情绪
二、师生问好,情感交流,用亲切的语言向学生问好,学生向老师问好,课堂常规,同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简单描述《虹猫蓝兔》里面的合奏场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虹猫蓝兔》的片段,大家还记得里面器乐合奏的情景吗?谁来说一说这个合奏里面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欣赏、思考并回答。(生:都是民族乐器演奏,主奏乐器是唢呐。)
观看了动漫电影《红猫蓝兔》的片段为切入点,引出民器唢呐。(此环节学生不一定能马上听辨唢呐的音色,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乐器演奏的方式是吹、拉、弹、打?排除笛子。二胡等,从而确定俗称的喇叭即唢呐。
2、导入新课
师:但唢呐和喇叭又有一些不同,究竟是怎样的不同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揭示课题《唢呐配喇叭》.
四、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
2、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个“乐器小朋友”给大家认识,“唢呐与喇叭。
3、师出示“唢呐”和“喇叭”的图片(生来说说它们的不同?)
4、再次聆听听歌曲。生在歌词里找答案。
生: 长的是喇叭、短的是唢呐。
5 师简单介绍喇叭和唢呐的音色特点。
6 再听歌曲说说歌曲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7 学唱歌曲,节奏闯关。练习三种节奏型。
8生跟琴分句学唱。
9 师生分句唱。
10 生生分组唱。
五. 欣赏《百鸟朝凤》
1、介绍《百鸟朝凤》和唢呐。
《百鸟朝凤》是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的心情。
唢呐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吹管乐器,音色高亢明亮。
2、欣赏《百鸟朝凤》主题音乐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请你们想一想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他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
通过欣赏主题音乐,感受此曲的热情欢快的情绪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3、欣赏《百鸟朝凤》华彩部分
唢呐不仅可以吹奏这热情欢快的旋律,还可以模仿出各种鸟儿的叫声,逼真的模仿、使学生初步感受唢呐的神奇.
六 创编活动
1 为《唢呐配喇叭》加入秧歌舞的步法,如能加上手上动作就更好了。(注意:合上音乐的节奏)
2 小组合作:
加上小乐器配上我们学习的秧歌舞步。两人伴奏,剩下的小朋友边唱边跳。
七 总结新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