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专题五 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课标与高考考点: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体会义和团反帝斗争勇气
第15课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金田起义的背景:
(二)、天国兴衰
1.胜利进军:
2.转折:天京变乱
3.后期的艰难斗争
4.失败:1864年 天京陷落
(三)、比较《天》、《资》
(四)、历史意义、败因、启示、新特点
二、义和团运动
原因、口号、结果、评价
(一)、金田起义的背景:
1.根本原因:清的腐败,剥削压迫,阶级矛盾尖锐
2.重要:鸦片战争带来新灾难:
(1)五口通商与自然经济瓦解
(2)白银外流与银贵钱贱
(3)赔款与敲诈 “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3.直接原因:天灾
4.其它因素:科考失败的刺激
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宗教语言符合农民相信正义和命运的天性)
5.准备:“拜上帝教(会)”
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材料1:上不违逆神天上帝之旨,下不干犯王章法度。
勿贪世上之福,克己安贫,以求死后永享天堂之真福。
──摘自梁发《劝世良言》
材料2: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 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摘自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材料3:天上有天国,地上有天国,天上地上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天国是也。 ──摘自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①指出洪的思想与《劝世良言》的主张的本质区别。②进而指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答案:①洪号召人民反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人间天国。《劝》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以求死
后进天堂;
②利用、改造
(二)、天国兴衰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东征
西征
北伐
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
重建核心
天京陷落,失败
1.胜利进军:
1851.1
1851.12
1853.3
1853.3
1856
1856.9
1864.7
2.转折:天京事变
(二)、天国兴衰
(1)概况:
洪
杨 韦 石
2万 200
④杀
⑤疑
②杀
③责
①逼
10万
(2)原因:
思考:天京变乱出现时偶然的,还是必然?
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材料一: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材料二:逆贼洪杨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万…所过之处,抢掠謦尽,寸草不留…士不能读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 曾国藩《讨粤匪檄》
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逐渐封建化。
破坏生产力、毁灭传统儒家文化。 (天京变乱的必然性)
探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原因:
由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所致。
具体表现:
①经济上:个体小生产者具有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保守性。
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
③思想上: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 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宗教)
④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内部不团结)
启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3.后期艰难的战斗:重建领导核心
(二)、天国兴衰
天王洪秀全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
问题一:《天》在土地和产品的分配方面提出什么原则和方法?
问题二:《天》描绘了怎样的理想社会?
《天》 它能否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时间:定都天京后
2、内容:P55
土地分配:原则: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分。
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收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圣库制度
目的:绝对平等平均共产(”4有2无“) (见书P55)
3、评价:
革命性:是纲领; 反映愿望;是结晶。
进步性:反对封建陋习。
落后性: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反对商品经济,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空想性:①客观:战乱的环境保证不了分田方案实施。
②主观(根本):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超越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其所有制与分配原则相矛盾)
(三)、《资政新篇》洪仁玕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外交
地位: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未实施的原因?
(1)缺乏群众基础(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反映农民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2)战争环境限制。
(3)根本原因:缺乏想相应的社会条件。
评价:积极:
局限:
脱离实际(空想性)
革命性:反封
进步性:发展资义
再强调:比较《天》和《资》的异同?两者之间联系?
①产生背景:
②群众基础:
盛,衰
厚,薄
③作用:《天》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资》未能付诸实施。
④评价:《天》: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资》: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⑤有关社会经济具体主张:《天》:主张小农经济,反对商品经济,消灭私有制
《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同:
①都反封建;②都脱离实际;③未能实施
联系:《资》继承了《天》反封建的一面,同时又弥补了《天》在社会改革方面的不足。
湘军首领曾国藩
英法洋枪队
英法出兵的目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敌人?
1864.1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意义: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农民革命战争;
积极作用
对清:加速了清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对外国:打破迅速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地位: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进步:学西方、最早提出发展资义方案。
2.失败的原因: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
3.启示: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知识拓展:天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背景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 外国侵略、反封建反侵略
3)起义形式新— 利用西方宗教(基督思想);
4)治国方案新—学西方,提出发展资义方案;
5)担负任务新— 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
(1)新时代赋予的;
(2)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知识结构
太平天国运动
败因
起因
进程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主观
农民阶级局限
战略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新特点
第三只眼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1.肯定:从反封建反侵略角度,精神可嘉。
<资>的进步性(学西方)
其他:见书(略)
2.否定:政治:政权的腐败与封建化
经济:对生产力的破坏
思想文化:指导思想:<天朝亩>的空想性与落后性
组织形式:“拜教”的愚昧性
对传统文化毁灭性破坏
评价历史事件的2个标准:
(1) 道德情感标准
(2) 生产力标准(是否有利于人民福祉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原因:
口号:
性质:
结果:
评价:
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教会势力猖獗。
“扶清灭洋”
反帝爱国运动(旧式运动)
中外联合绞杀失败
粉碎瓜分梦;加速走狗亡;
促使清改革;不能使中国进步。
评价“扶清灭洋”口号
进步性:
爱国性:(体现朴素的爱国热情)
局限性:
“扶清”: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不能识破其阴谋诡计,以至上当受骗。
“灭洋”:笼统的排外主义(愚昧落后性)。
根源:小农经济地位决定。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
背景—目的:爱国性 。
启示:
作用:积极: 对帝:打击、粉粹瓜分梦想
对清:走狗本质显露、加速灭亡;促使改革
局限: 盲目排外不能使中国进步。
练习
1、广西当地流传着许多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兵引它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锅熟。”
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B.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C.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2、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B
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
C
4、《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其实质是( )
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5、《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
A.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相互矛盾 D.继承发展
C
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
D
7、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篇目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A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②提出了某些思想具有现代化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8、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 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D
教学总结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体会义和团反帝斗争勇气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THANKS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