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22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22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3: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课标与高考考点:
1、简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3、探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第21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专题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1895年
19C70年代前后
时间
1912年
1919年
1928年
1937年
1949年
产生
初步发展
黄金时期
迅速衰退
较快发展
走向萎缩
一、一战前后(1912—19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一)、原因:(重点)
(二)、概况:人物、行业
(三)、特点:结构、地区分布、地位、根本特点
(四)、影响:
(一)、一战前后(1912—1919)迅速发展的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法令\地位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
3、实业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爱国心的确驱使\利润的刺激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一战前后(1912—1919)迅速发展的概况:
1、厂矿企业、资本:增加
2、行业: 轻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3、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三)、一战前后(1912—1919)迅速发展特点:
行业结构:
地区分布:
地位:时间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
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重工业基础薄弱
分布在沿海地区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时间短暂
(三)、特点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行业结构: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地区分布:沿海(特别是口岸地区)
③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时间: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联想:1922《9国公约》与“2大”纲领的制定。
(四)、黄金时期(1912-1919)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起来,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
供阶级基础。
二、蒋民国前期的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928—1937)
(一)、原因:(重点)
(二)、概况:
1、客观环境:局部统一
2、“法币政策”
3、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4、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1937—1949)
(一)、原因:(重点)
1、客观环境:长期战争(八年抗战、四年内战)
2、列强的侵略:日本的破坏
美国商品涌入,中外贸严重入超
3、官僚资本的压榨:“统制经济”
政府的苛捐杂税;
滥发纸币与通货膨胀。
(二)、表现: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了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以天津为例,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
为了与中国烟草公司竞争,英美烟草公司不惜把“大哈德门”牌香烟从每箱140元跌至100元。压价的结果,使得中国烟厂销路阻滞,亏损严重,不少小厂纷纷倒闭,连资本雄厚的南洋、华成等公司也感到难以维持。仅重庆一地,国产香烟由原占市场销售份额的70%下降到30%。
哈德门香烟的广告牌
国民党统治区法币100元购买力的变化
1937年
可买两头牛
1938年
可买一头牛
1941年
可买一头猪
1943年
可买一只鸡
1945年
可买两个鸡蛋
1946年
可买六分之一块肥皂
1947年
可买一只煤球
1948年
可买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
陈立夫
官僚资本
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小结
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3、近代中国的主题:
4、如何评价“实业救国”?:
5、近代前期中国并存的四种经济成分间彼此的联系: 自、外、洋(官)、民企
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
推动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示范
本国政府:政策的鼓励(清末新政、临时政府、国民政府)
民众: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阻碍因素
社会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帝义、封建、官僚资本压迫)
政局:长期动荡
主体经济形式:自然经济的抵制
民企本身:资金少、技术薄弱、发展不均等……
2、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符合发展潮流。
②没有占据主导地位;难以独立发展。
(2)积极:总:冲击封建制度,推进近代化。
①、瓦解自然经济;抵制外侵,经济近代化。
②、产生和发展了新的阶级力量(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早期维新、戊戌、辛亥。
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创造了条件;
③、促使新的思想观念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局限: 但从发展趋势看,受制于“两半”环境和自身因素,难以独立成长。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
独立、富强、近代化
从背景看目的:“2半”—救亡图存:爱国性
从内容内容作用:经济、政治、思想等:进步性
看最后效果:社会环境制约下的艰难性
启发:只有独立,才能富强中国。
4、如何评价“实业救国”
自然经济
外贸经济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抵制
瓦解
抵制
瓦解
抵制
诱导、阻碍
抵制
解 瓦
阻 碍
诱导 阻碍
依赖
抵制
依赖
诱导
阻碍
5、近代前期中国并存的四种经济成分间彼此的联系:自、外、洋(官)、民企
实业群英榜
张謇-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
荣宗敬--棉纱大王
荣德生—面粉大王
练习
1、(2016年全国III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
2、(2016年全国II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D
3.(2014,年全国Ⅰ卷,30题)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2、(2016年全国II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C
C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简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3、探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