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38课):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38课):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4:3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评价
2、掌握薄加丘、艺坛三杰、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认
识文艺复兴的背景
第37课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
本课结构
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古希腊哲学诞生的背景
(二)、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表现
1、自然哲学
2、智者学派
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小结古希腊先哲精神
二、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及条件、实质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4、英国的文艺复兴
5、评价文艺复兴
6、小结文艺复兴
希腊神话中的神灵
美神维纳斯
智慧女神雅典娜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相传宙斯是古希腊神系中的主神,掌管雷电,是人类的主宰。
众神之主宙斯
中国的神像
宙斯和赫拉的爱情神话故事
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木偶仙女结婚,他给木偶仙女穿上美丽的衣服,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
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
古希腊的神:人神同形同性, 人格化、人性化。
古代东方的神:崇高性、神圣性、是道德楷模性。
古代东方的神:神兽同体,神力无边;森严凛威,是道德楷模,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
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诸神:相貌俊美、举止娴雅、体魄健壮、与人同形同性。同样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在神灵身上,既有忠诚勇敢的美德,又有奸诈、嫉妒等人性的弱点,所以宙斯也偷情,赫拉也嫉妒。希腊虽也有宗教,宗教的世俗味很浓。
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古希腊哲学诞生的背景
“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 “热爱智慧” ,哲学家即“热爱智慧的人”。哲学在古代希腊被视作是知识的总汇。现代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产生: 大约在公元前7—前5世纪,古希腊产生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人们尝试从自然界本身去解析自然现象,产生了自然哲学。(即对自然本身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为什么希腊成为哲学的故乡?
1、地理条件: 海洋文明→与外界接触多,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2、经济、政治:古希腊奴隶制工商发达→工商业阶层壮大。
3、思想: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公民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法制观念、自由思想。
4、个人: 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传承和发展。
(二)、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1、自然哲学(最早流派)
代表: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
观点:“水是万物的本原”
评价:该哲学命题,是希腊人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在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泰勒斯用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从而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自然哲学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存在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里特
毕达哥拉斯提出:抽象的数乃万物之本,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他强调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数量关系。
2、智者学派简介
(1)、“智者”:意为哲人,指非常聪明的人物。智者就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专职教师。
(2)、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工商业发展。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活跃,促进
了智者学派的产生;民主政治的发展。
(3)、研究领域: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4)、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普罗塔哥拉
(约前481—前411),智者学派最重要代表人物,著名政治活动家。著有《论神》《论真理》等。
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他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人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
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二)、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积极方面:
把人看作是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强调了人的主体意义,否认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尊重人性,促进思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智者学派简介
消极方面: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容易形成诡辩。
(二)、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引领希腊哲学新方向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斐多篇》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1)“认识你自己”: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理性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
所具有的尊严,应该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知德合一”。
(3)他认为人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
(二)、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副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最后因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而被判处死刑。有的弟子劝他借机逃走;有弟子和朋友愿意代他赎罪,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表示:为了维护城邦“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他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殉难。
评价苏格拉底
(1)、对哲学: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开创新方向)。
(2)、对思想:崇尚知识、崇尚理性和法制精神。
(3)、对教育:美德的培养,自由探索、谈话式教学法等。
柏拉图雕像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辩论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
他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
主要思想:(1)真理高于一切。
(2)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3)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4)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评价亚里士多德:
他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为现代许多科学家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把希腊哲学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包罗宏富的精神财富。
古希腊人文精神觉醒的知识归纳
代表人物
哲学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泰勒斯
自然哲学
万物皆由水生成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之父”
普罗塔哥拉
认识社会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苏格拉底
认识自己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
思维形式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文艺复兴(14—17世纪)
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及条件:
(1)社会原因: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2)兴起的条件:
文化: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
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
(3)直接原因:黑死病流行促使人们活在当下。
形式:借助古文化宣传新思想。
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知识拓展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皮柯(1463—1494)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
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二:人文主义者阿尔伯(1404—1472)说:“大多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自己。”
材料三: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材料四:彼特拉克说:“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内涵: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评价:积极:
局限: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14C—16C)
前三杰
薄伽丘和《十日谈》
但丁
彼特拉克
后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最后的晚餐
油画,1495—1498年,420×910厘米,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蒙娜丽莎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出现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的肖像与她周围梦的世界,是达·芬奇的天才创造,这幅画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一肖像画。
油画 1503—1506年,77×53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大卫》
大卫
《大卫》以《圣经》中杀死巨人哥利亚的英雄为原型,最早于1504年9月在佛罗伦萨亮相,后来历经沧桑,幸运地保存下来,现存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艺术画廊中。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
是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
这幅画是教皇送给西斯廷教堂的礼物,故有《西斯廷圣母》之名。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趴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
4、英国的文艺复兴概况
开始时间:16世纪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作品: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白克》
喜剧
《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历史地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莎士比亚于1564年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与社会各阶层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雷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后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年逝世。
5、评价文艺复兴
性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对文艺:
对天文学:
对思想:
对经济、社会文明:
小结:文艺复兴
英国
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
文艺复兴
前期
薄伽丘
彼特拉克
但丁
后期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练习
1、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A
2、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
A
3、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A
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D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评价
2、掌握薄加丘、艺坛三杰、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
复兴的背景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