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0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0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4: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理解英国民主政治确立背景和过程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39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基本常识
1、君主制——共和制
2、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受限
3、政体——国体
光荣属于希腊(民主)
伟大属于罗马(法制)
本课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1、背景:
2、确立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内阁制
2、两党制
三、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发展:
1、1832年议会改革
2、其它:工人运动,改革,斗争
本课主题:制度创新
本课核心:君主立宪制
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1、背景:
(1)历史传统:限制王权的《大宪章》:(解决国王与贵族的矛盾)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壮大
(3)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成功(1640—1688)
(斗争实质:封建与资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
2、形成的标志:《权利法案》
内容 (1) (2)
3、君宪制确立的意义:(对英国、对世界)
国王
议会
议会: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资产阶级新贵族力量日益增长,要求取得更大的政治、经济权利。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君主。
矛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明朝崇祯皇帝
英国查理一世
1644年,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
1649年,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1640~1688)
过程
革命爆发(1640年)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1649年)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光荣革命完成
时间
“进口”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君宪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条款: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2、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4、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5、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集会权
选举权
限制国王权力
确认议会主权
君主立宪制建立
《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什么思想? 同时又有何发展?
吸取:限制王权;
发展:明确了王权受议会限制;
由国王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人治到法治)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政体下,一切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
权,须遵循法律,立法权则归议会。
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句话诠释了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中也可以对抗国王的权威。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
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沃波尔
运作机制(原则):
2、两党制(大党组阁)
19C中期形成
乔治一世(1714-1727)
内阁定义:内阁(政府)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探究
内阁:英国与明朝的区别?
英国
中国
权力如何?
产生方式?
君主的权力?
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而对议会负责
选举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
亲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两党制—政党政治深入人心
保守党(托利党)和自由党(辉格党)
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
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要么是一名“小托利”。
议会
首相
内阁
国王
下院大选中获胜
的多数党领袖
对议会负责
形式任命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组织
监督
对议会集体负责
(立法权)
国家元首
(行政权)
统而不治
国家权力中心
掌握国家大权
问题: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首相
议会
内阁
共进退
内阁下台
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解散议会
假如你是一个普通的英国公民,你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有一天成为英国首相,根据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你该如何规划你的蓝图?
第一步:入党—工党或保守党
第二步:被选为议员
第三步:成为你的政党的领袖
第四步:领导你的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
最后:形式上经国王的任命
三、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发展
1、1832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
内容:
意义:
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并且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2、其他:改革,工人运动,斗争争取
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年女子的普选权,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取得的。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光荣革命后:大贵族议会,议员有大地产
2、工业革命(1832):新兴工业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入议会
3、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4、20世纪(1918):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妇女获选举权
5、20世纪(1969):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有权参加选举
小结:英国政治制度发展进程中的特点(笔记)
1、过程:继承(延续)与创新结合:
继承: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例如从《大宪章》
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
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2、方式:温和渐进性: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权力转移:立法权:国王→议会
行政权:国王→内阁
国家政治权力:封建贵族→ 商业\工业资产阶级→公民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
国王:世袭、是国家元首,但平时只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国王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虚君)。。
内阁:由首相提名并对首相和议会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并对议会负责,是最高行政首长,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
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权力中心:议会(下院)
核心:责任内阁制
政治基础:代议制
思考:君主立宪制对社会进步产生什么影响?
稳定与发展
英国政体特点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君主保留,但议会掌权;
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
4、国王临朝不理政,是民族团结纽带和国家统一象征。
建筑—物化的历史
女王—白金汉宫
唐宁街10号
议会—议会大厦
练习
1、(2015 北京海淀期末考)1215年,伦敦25名贵族强迫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该宪章( )
A.保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D.初步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
C
2、(2016 福建厦门期末)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英国人赋予这次政变以“光荣革命”之名,予以高度肯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以不流血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 B.建立起对王权的法律约束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使国王居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A
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B
4、(2016 浙江湖州期末)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该法案(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 D.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
B
B
5、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议会有其显著特点,包括( )
①议会的权力大于王权 ②议会掌握国家行政管理权
③下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④议会享有立法权和财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6、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D
B
7、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提到的英国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D
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D
9、(2016 江苏宿迁期末)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 )
A.中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业无产阶级 D.新贵族
B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理解英国民主政治确立背景和过程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