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1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1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4: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理解“1787宪法内容和权力结构”
2、比较英国美国政体有的异同
第40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新体制含义
新体制含义: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简称:民主共和制
本课结构
一、新体制的维护:战争与修宪
二、新体制进一步成熟:两党制
史料阅读—思考:体现什么精神?
五月花号公约: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之后,一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的大帆船向美洲陆地靠近。船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公约内容: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签约之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帝恩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契约精神,荣誉的增进,吾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一、北美大陆新体制(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历史传统:
契约精神(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移民大陆);
自治传统(英国近代模式的移植);
未经历过封建社会 ,受传统旧习俗影响较小。
政治前提:独立战争胜利(1775-1783)。美国诞生(1776)
现实困境:邦联制,松散,内外交困
2、现实条件:经济: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壮大
思想: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美利坚民族形成
3、外部环境:相对宽松(远离封建势力强大的欧洲)
政治领袖达成共识:由邦联改为联邦(学养、妥协、平衡)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来克星顿枪声1775
《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
萨拉托加战役(1777)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3)
材料一:美国独立后,没有英国舰队的护航,美国的商船队经常遭受海盗的袭击,损失惨重。
1786年,美国爆发谢司起义,州际联盟束手无策。
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行政机构的无权。
材料说明当时面临什么问题?
邦联制
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拥有独立国家主权的国家,为实现其共同的国家利益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集中行使的政府权力十分有限。
联邦制
是指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州、省、邦等)联合而成的联邦国家。联邦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权力主体,在整个联邦内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而联邦的各成员单位(州、省、邦等)也有在自己单位范围内行使的权力。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段话,麦迪逊用意何在?
提示:人都是自私的,所以需政府来管理,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政府由人组成,所以政府也需外来的和内在的监督,防止个人或某个集团专制。
用意:加强政府权力。
二、新体制确立的标志:1787宪法
1、宪法内容: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结合
2、评价:对美国:地位:
积极:
局限:
对世界:
分权与制衡:
人民主权:
三原则
原则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各州自治结合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区别
邦联制
联邦制
中央政府
几乎无权
地方各州
权力很大
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有限自治权
联邦制原则
原则2—分权与制衡
总统内阁
行 政
参众两院
立 法
联邦法院
司 法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弹劾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难以置信
1995年11月,美国国会与总统在“平衡预算”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国会迟迟不批准政府预算,致使大多数政府机构由于没有经费而关门七天。当时正值圣诞节, 克林顿总统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付白宫的电费,才让美国第一圣诞树的灯光没有熄灭。
国会不批钱,政府要关门
原则3—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
国会大厦
最高法院
美国联邦政府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对谁负责?体现了美国1787宪法的什么原则?
选举制,任期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总统对选民负责,对宪法负责。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
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制度,这是一种间接选举,即先由选民在本州投票选举总统选举人,然后由各州的总统选举人再投票选举总统,由参议院议长开拆选票获票最多者当选,但需为选举人总数的过半数票。
宪法第一条第二、三款:
众议员按各州纳税人口的比例选出,任期2年,期满全部改选,但黑人只按人口五分之三计算;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
1787年宪法内容:
核心: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分权:
联邦政府的内部分权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
横向制衡
纵向制衡
(三权分立)民主制
(中央集权和各州自治结合)联邦制
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联邦制原则
民主原则
总统制(总统由选民选出,直接对选民负责)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材料一:1787年宪法,它把美国从一个受制于英国商业限制的殖民地经济体制,转变成一个可以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指黑人) ,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地位:
进步性:
局部性:
根本大法,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创立一个新的政体—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2、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美国社会经济发展
保留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妇女地位低下;州权较大有分离危险
有人说:美国政体设计充满着妥协。如何理解?
1、中央—地方:联邦制
2、中央政府内部:三权分立与制衡
3、大州—小州:参议员与众议院的产生方式
4、南方—北方:保留黑奴制,但是黑奴3\5
5、执政党—在野党:交替执政
6、国会内部:两院制
州权主义:南北战争前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政治思潮与现象。与联邦主义相对,以州权至上反对联邦至上。州权主义者认为,任何一州都有权宣布联邦国会的某项法律、法案无效,甚至可以脱离合众国,并对其开战。美国内战爆发就是州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二、新体制的维护:2个方式
1、南北战争:背景:①政治:州权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②经济:南北经济制度的对立(根本)
过程:林肯为统一而战
结果:局部废奴,维护统一
2、修宪:全国废奴
进一步肯定联邦法律至上
(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
三、新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两党制
1、时间:19世纪50年代以来、民主党共和党 
2、运作特点:轮流执政、分权和制衡
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南北战争后,两党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见书
共和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反对扩大政府在经济、社会事物方面的预想开支,主张扩大国防预算开支。
民主党赞成政府采取更积极行动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
没有硝烟的战争
希拉里(民主党)
特郎普(共和党)
两党有无根本区别呢?
提示:没有区别,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只是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存在不同(驴象本一家)。
评价两党制:
积极:(1)防贪腐,提效率。互相监督,限制执政党滥用权利。
(2)推进民主进程;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群众可以利用两党之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局限:操纵政治生活;党争;动荡;贿选;游戏化;程序化。
实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统治工具。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是谁
产生方式
有无任期
有无实权
政府
首脑是谁
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国王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比较
选举
世袭



总统
首相
选民选举
议会产生
总统
议会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比较
体制
不同点
相同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①君主:即国家元首,世袭。统而不治。 ②首相:即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①总统: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选举产生,总揽行政权力;统领全国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不对议会负责而对选民负责。
②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
(1)国体:都是资级专政,(代表资级的利益和要求)
(2)有较广泛的民主
英国(君宪制)美国(共和制)走上不同政体道路的原因和作用的探讨?启示?
1、历史原因:英国:君主制、受限制、尚中庸
美国:略
现实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程度差异
政治:资产阶级势力大小差异
思想:启蒙(略)
2、作用:各有利弊
3、启示:从原因看:国情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必然性;不可替代性。
从作用看:无有劣之分,文明多样性;多元化。
中西对比:


性质不同
目的不同
官员产生的方式不同
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三省”也体现出了分权制衡的特点,那么唐朝的“三省”分权和美国的三权分立有何不同?(思维角度:从目的、性质、官员产生方式等方面去比较)
属于封建专制制度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避免独裁,维护民主
三省长官均由皇帝任命
总统和议会的议员都由选民选出
练习
1、(2012安徽高考)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 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 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利
B
2、(2012海南高考)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A
3、(2012江苏高考)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4、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A
C
5、(2009全国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D
6、(2010全国2)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A
7、(2009全国2)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利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B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理解“1787宪法内容和权力结构”
2、比较英国美国政体有的异同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