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2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42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4: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宪法》
2、比较德法政体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41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8世纪的欧洲大陆
法兰西
德意志
朕即国家,
生前享尽荣华富贵,
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路易十四
统一的德国,
纯系一个鬼话。
——梅特涅
路易十四
一、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过程:曲折反复
法国大革命,共和制初步确立:1792
共和制正式确立:1875宪法
共和制的维护和巩固:工业革命后
(1)1792一共;1804 一帝;1814(1815) 波旁;1830 七月;1848 二共;1852二帝;1870(1875)三共;
1940维希;1944;(1946四共1958);1959五共—至今
(2)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更迭频繁
1789 1792 1804 1830 1848 1852 1870 (年)
(政体)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帝制
封建专制
波旁王朝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复辟王朝
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
焦点: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
君主制与共和制的长期斗争
法兰西第一帝国 复辟王朝 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认识:表面上是君主制与共和制,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就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2、过程"曲折、艰难"原因:
①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工业化进程缓慢;
政治:封建专制守旧势力强大;
思想:小农意识,皇权思想浓厚。
②复辟王朝的政策保守
③国际斗争激烈:如:反法联盟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干涉,等等。
3、总体趋势:走向共和:(向前)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
阶级:资产阶级壮大;
思想:启蒙运动影响。
②国际:美国独立战争和民主政治的影响。
③其它:法国政治革命的持续开展,斗争争取;
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
扫荡皇权思想;
修改宪法,堵塞君主复辟之路。
4、法国1875年宪法:权力结构及特征:(见书,略 )
1875年宪法:
1、国民议会:由参(间选)众(普选)两院构成,参有权否决众的提案。(立法权)
2、总统:由两院选出(绝对多数),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内阁各部部长 (需经众议院同意)和一切军
政要员。但是总统的命令需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经参议院同意)
3、内阁总理: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统总理共同拥有行政权。
4、政治权力中心:议会(议会制共和国)
议会制共和国(立法权制约行政权)
1959年戴高乐修改宪法:
原因:议会处于政治权力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替频繁;
修改内容:总统有权任命总理,解散议会;
影响:总统权力大涨,有助于政局稳定。
①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②1789年5月法王召开“三级会议”
④1789.8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③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
⑤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
⑥共和国历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1、确立背景:
(1)背景:封建割据阻碍经济发展→统一呼声高涨
(2)政治前提: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建立帝国(1870)
看书:哪三次战争?
为什么会以自上而下方式?
为什么由普鲁士领导? 有何影响?
2、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结构,特点)
3、评价:
王朝战争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1、1864年普奥对丹麦
2、1866年普奥战争
3、1870年普法战争
情景设置
看油画《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从画中人物的服饰、表情等方面分析此画体现出的历史信息
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德意志帝国宪法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特点?
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首相主持帝国政府,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掌握立法权。这一宪法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实质上德意志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皇帝
首相
联邦议会和
帝国议会
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能力,权力较小。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2、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结构、特点)
宪法内容:
(1)皇帝:终身制、世袭制、掌握行政权、军权、主宰议会(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
(2)议会:两院制,联邦议会由各君主国国君指派,其议长由首相担任;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对政府无监督权;
(3)政治中心:皇帝、首相。
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 ——威廉?李卜克内西
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说明军队在德意志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德意志帝国具有很强的军国主义色彩,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影响深刻,最终导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3、评价
特点: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
积极:巩固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策动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德国
英国
国家元首
是谁
有无实权
政府
首脑
产生
对谁负责
权力中心
皇帝
国王


首相
首相
皇帝任命
议会选举产生
皇帝
皇帝
议会
议会
德国君主立宪制是用法律来保障君主的权利,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用法律来限制君主的权利。
比较:法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法国议会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是谁
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
国王
选举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总理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法国民主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选举总统并监督政府
皇帝御用工具
立法与行政的关系
立法权制约行政权
行政权制约立法权
相同点
(1)国体: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表资级利益与要求。
(2)对资义发展的作用:推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1、德意志在统一后,其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2、始终贯穿并深刻影响这一发展历程的是什么?
3、说明了什么?
1、君主立宪制—共和政体—法西斯专政
2、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3、在德国这样的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思考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原因探讨?
英法美:民主型——俄德日:专制型
1、历史原因:
(1)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差异
对旧势力的铲除程度差异
人民的参政意识的强弱差异
(2)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民主传统,契约精神
2、现实原因:经、政、思的发展程度差异
一、英、美、法、德的政体比较: 元首、政府、议会、权力中心。(列表,略)
二、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代议制
1、含义:
2、基本特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原则:三权分立或权力制衡
多实行政党政治
3、各国特点: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总统制共和国
法:议会制共和国 德:不彻底不完善的君主立宪制(2元制)
4、作用:积极:民主—稳定,发展;
局限:党争,动荡。
小结: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
小结: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
三、关于民主政治的一般性规律:
1、从原因看:都是资义经、政、思发展的必然产物。(必然性、时代性)
2、从实质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
3、过程:曲折反复
4、呈现方式:法律形式
5、发展趋势:民主化、法制化(手段)、制度化(规范化)
6、从作用看:推动经政思发展;
国情不同,选择道路不同,无有劣之分,不可替代性,无可比性
练习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总统没有创议法律之权
C
2、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C
3、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4、世界近代史上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B
5、5.18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曾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德意志在哪里?后来,推动解决这个历史性问题的主要动力是( )
A.德意志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 B.铁血首相俾斯麦的领导
C.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统一的需要 D.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 
C
6、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C
7、某国的宪法中有以下一些条文:“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颁布该宪法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B
8、“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是‘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半部分史实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立
C
10、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的相同点是( )
A.议会都是两院制 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A
9、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B
12、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对代议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B.代议制是没有阶级性的
C.代议制都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
A
11、马克思这样评论近代德国的政体:“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而有人这样评论近代英国的政体:“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近代德、英两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 )
A.国家元首的名称不同 B.政府首脑的权限不同
C.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D.议会组织结构不同
C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宪法》
2、比较德法政体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