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八: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43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两次)
本课结构
一、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拓展: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中英展品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过程
(二)、原因、条件
(三)、影响
一、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前提:
条件:
民主制度
劳动力
资源
资本
技术知识
市场
可能性
必要性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利织布机 骡机
行业
棉纺织业
冶金业
采矿业
交通运输业
突破性成就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焦煤炼铁法
蒸汽抽水机、安全灯
碎石路开凿运河疏浚河道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
蒸汽机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探究】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①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
②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③蒸汽动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英国早期火车
富尔顿的汽船
工业革命:蒸汽机广泛应用使用在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蒸汽时代;
蒸汽动力的使用,加快了工业的发展;
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时代;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冲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小结)
1、生产力的革命:极大地提高。
(蒸汽机→工厂→工业城市。)
(蒸汽时代、中小企业时代)
自由主义政策。
2、社会关系的革命: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自由主义改革;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
3、对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铁路和汽轮)
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
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殖民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
传播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殖民扩张带来的积极影响)
4、世界格局:欧洲主导、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万国博览会)
大洋网讯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和上海图书馆经过资料发掘和考证,最近确认:中国人最早在1851年就已经参与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自己经营的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加伦敦世博会,引起轰动并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英国展厅:?
中国展厅:?
认识: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下半叶,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出现
标志:电力: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技术;合成化工;通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部门及特色:重工业:电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技术合成化工为标志。
2、发明的推力: 科技
来自科学家(非技术工人),有系统科研机构(非阁楼或工场), 直接来自实验室(非经验积累)。
3、范围: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而非只是英国。
4、有些主要资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生产力跳跃式发展(比如俄国、日本、德国)。
(二)、“二工”主要发明
部门
交通领域
化学领域
钢铁部门
通讯领域
表现
内燃机、汽车、飞机
有机化肥、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多种炼钢法
电话、无线电报
爱迪生(1847~1931):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矿业、建筑业、化工等方面都有发明和贡献。爱迪生一生共有约2000项创造发明,在专利局正式登记的有1300种左右。有人作过统计: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1881年是他发明的最高纪录年。这一年,他申请立案的发明就有141种,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发明。
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要干,一直干到底,不成功绝不罢休,要有毅力才行。”
巨大的成就,出于艰苦的劳动。
“一工”的推动经济组织变化
手工工场
工厂
小企业时代
大企业时代
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有何优缺点?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时期
企业规模
所有权与经营权
信奉的理念
与政府的关系
代表企业
工业时代早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中小企业占多数
不分离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政府不加干涉
瓦特的蒸
汽机工厂
大企业时代
到来
分离,高级专业
人才管理
联合
合作
摩根、洛克
菲勒、三井、
西门子等
自由竞争
垄断贸易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达到目的。
原因:生产力发展、竞争加剧、生产与资本集中
评价: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积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局限: 只是局部调整、竞争过程中的暴力等
垄断组织的影响:
美国人嘴里,能被称为王朝的,只有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家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不过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布什家族“占领”了国会议员、中央情报局局长、副总统、总统、州长等高层职位。这还不算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布什曾当过总统顾问。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布什家族的政治成就自然离不开他们家厚厚的钱袋子。但因为家族的政治名声太大,现在已经无人有兴趣或认为有必要去搞清楚布什家族究竟有多少钱了。人们只需设想一下,布什的曾祖父就是制造业大亨,布什的祖母出身于金融巨头之家,布什家族的产业已遍及石油、银行、军工企业乃至体育项目,就可以为布什家族的财富规模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三、世界市场形成
1、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的殖民扩张(雏形)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拓展)
2、推助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及原因
材料一 :1870年~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
(1)、国际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2)、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图(世界市场)
材料解析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
世界工厂
材料二:英国海外投资(资本输出)图
人口的自由流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这些国际移民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单位:亿英镑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资本和人口的流通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条件
客观: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实力、我能)
主观: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质(我想)
工业革命
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的改进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逼迫
经济政策变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末20C初)
3、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国家:
①经济:促快速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市场、原料、资金、劳务、资本输出。垄断)。
②政治:资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资本家利益的代表者;(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剧—一战。
(2)对亚非拉国家:双重:
①侵略—灾难、贫困、落后。
②客观的进步: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近代化等。
(3)对世界联系:国际贸易发展,世界联系加强;
但是不公平、南北差距拉大;
加剧经济风险性。
(4)对生态、环境、价值观、文艺风格等的影响(略)
补充知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知识拓展:不同史观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世界市场形成(交通、通讯的发明)
2、文明史观: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点。
3、近代化史观:推动全球近代化(经济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科学化、生活文明化。)
4、社会史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暴增)、特
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的生活保障问题、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5、生态史观: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影响可持续发展。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条件
政治、资本、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
市场、自然科学
时间
18世纪60—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70—20世纪初
发起国
英
英法美德等资义国家
主要行业
棉纺织业、采矿、冶金、交通运输、机器制造业
电力、化学、石油化工、汽车
最重要发明
改良蒸汽机
电力
动力机器
改良蒸汽机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
交通通讯
火车、汽轮
飞机、汽车、电话
能源
煤炭
石油、电力
工业结构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主导
特点
发起国、发明者
发起国、发明者、科技与发明的关系
影响
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世界市场
练习
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B
3、2016高考历史)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4、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D
5、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坍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激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D
6、右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
C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